书城励志震撼心灵的感悟
10679200000113

第113章 不掺杂利害的友情是脆弱的

没有掺杂利害的友情很珍贵,但也很脆弱,因为它很难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徐先生和许先生二人是大学同学,感情不错。毕业后,两人甚至在同一部队服役。两年后退伍,徐先生先找到工作,许先生则不甚顺利,到处碰壁。徐先生伸出道义与友谊之手,把许先生拉进自己的公司,成为同事。

过了一年,徐先生离职创业,许先生也到别的公司任职。

徐先生的创业,成绩并不理想,很多朋友替徐先生担忧,并且认为许先生应拉徐先生一把。

碰巧许先生公司有一不错的职位出缺,很合适徐先生,许先生问了徐先生的意愿,徐先生很高兴自己的危机有了转机,答应去许先生的公司上班。

谁知等了一个月,消息毫无,徐先生按捺不住,打电话找许先生,原来……许先生自己坐上了那位子……

许先生的“解释”是:“我本来不要,也推荐了你,可是上面坚持要我……”

隔了半年,徐先生才在一偶然机会中,从许先生同事口中知道,当初许先生根本没有把徐先生的个人资料往上报。

有人说,大学时期建立起来的友情最珍贵,也最不易变质。

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大学时期彼此没有利害纠葛,往往能坦诚相见,所以比较“知心”,友情也比较长久;所以很多人的“老朋友”都是大学同学,反而踏入社会后才认识的“老朋友”比较少,这是因为踏入社会后才认识的很多是事业上的朋友、利益上的朋友,这种朋友较难“知心”,要成为“老朋友”不容易。但这话也有“不对”之处,道理在于,求学时期因为彼此没有利害上的考验,固然双方可“交心”、但却缺乏免疫力,因此一踏入社会,面对利害——一有的友情反而更坚固,有的却脆弱得应声崩碎。

这个故事中徐先生和许先生的“友情”就是属于后面的那种,许先生显然经不起利益的考验。

其实人们也没有必要对许先生苛责,因为他的选择固然违反了朋友间的道义,却符合了生存的最高原则——自私。

我并不是说所有自私的行为都是可以谅解的,而是强调“自私”是我们对人性应有的理解,若对人性抱持一厢情愿的乐观期待,自己将不免大失所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友情不是“海誓山盟”,她是经过风雨的彩虹。

上面的故事应不是特例,而应是通象,也就是说,面对利益时,人的任何感情都在接受考验,连亲情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有一个认知——人心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也唯有抓这“不变”的真理,才能适然面对人心的“多变”,也就不会因为人心的变异而生苦恼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