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24

第24章 完美不是全部,缺陷不可或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父母不分场合地批评自己的孩子,或者拿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然后下一些结论性的评价。其实大人们都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这些草率的做法当然不能弥补自己孩子的不足,也不可能使自己的孩子拥有别人孩子的长处,反而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么为什么不改变观念,正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呢?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生了五个儿子,他们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各有不同。眼看五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两人开始考虑让儿子们学点手艺,以便将来能自立。

老大头脑不太灵活,但是他身体结实,个性憨厚,能吃苦耐劳,于是父母就让他学种地,培养他当农民。

老二身体并不健壮,但从小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精明能干,于是父母让他学习经商,培养他当个商人。

老三有点驼背,但是他心思细腻,父母就教他学织布,因为驼背不影响干这种活。

老四是个盲人,两眼看不见,但是他推理能力好,于是父母让他学算卦,因为算卦不用眼睛。

老五是个残疾人,腿瘸,父母就让他学纺线,这样即使腿脚不方便也可以坐着干活。

五个儿子每个人都学会了一种谋生的技能,从事不同的职业,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夫妻两人放心多了。

这五个各有缺陷的孩子在现在的父母看来,必定觉得他们很让人操心。但是这对夫妻懂得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努力扬长避短,把缺陷埋藏在优点背后,这种教育思想是十分明智的。如果这对夫妻抱着虚荣心,盲目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一定要让孩子去念书,恐怕这只是满足了父母的“补偿心理”,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真正需要,从而有可能导致有的儿子学习不到对他们来说更实用的生活能力。所以,父母要正视孩子的缺陷,更要让孩子知道完美不是全部,缺陷是不可或缺的。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要求过严,希望孩子“十全十美”,这是一种错误的“完美主义”教育,其结果往往会走向父母愿望的反面。

第一招:积极肯定孩子的优点,切忌抓住缺点不放。

事物的发展总有其两面性,父母的目光不能总停留在负面,而应该敏锐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些父母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且翻来覆去地唠叨,以为这样有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行为,然而却出现了相反的效果。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十分着急,希望孩子改掉坏习惯,于是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更会加剧他们的缺点,甚至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有位父母看了孩子同班同学的图画作品,觉得都很不错,但是发现自己孩子的画画得乱七八糟,但是这位父母却满怀惊叹地说:“孩子,你的画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来数一数。”然后,父母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每一种颜色所表达的意思。这位父母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前提下调动了孩子画画的积极性。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缺点时要注意: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但更需要父母尊重他的人格。

教子成才应该按照“宽宽松松、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原则,面对现实,切合实际,循序渐进。

对于孩子的过失,应当采取适度的宽容,耐心给予帮助。对于孩子与父母“对着干”,甚至出现攻击行为,父母也要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与自己过不去?孩子是否有痛苦?是否委屈了孩子?只有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招:适当利用比较的教育方法,表扬和批评都要分场合、分时候。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正常的事情,但不正常的是,有些父母不能对比较的结果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只看到别人孩子的长处,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辄批评、指责孩子。常常听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看人家小朋友多有礼貌,你为什么就不爱讲话”,“看人家小朋友多干净,你怎么就不讲卫生”这类的结论性评价,这样往往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感、嫉妒心理,并会渐渐地丧失自信心。所以,父母要客观分析孩子的不足,努力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一步步地改正缺点,通过适时的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指导孩子扬长避短。

表扬和批评要适时。孩子的行为不考虑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具有无意性,而且他们大多会在行为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所以父母应该在愉快的气氛中,在双方心情平静的时候和适宜的地方进行表扬和批评,从而加深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此外,表扬和批评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是不宜表扬或批评孩子的。比如,孩子在专注于某个活动时、学习用脑时,父母不必评价,以免打扰孩子。

表扬和批评要有针对性。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所以父母在表扬孩子时应具体问题具体说。比如,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把地擦得干干净净,那么这时父母应该说“你把地擦得真干净”,而不应该说“你真棒!”

表扬和批评要与其他的教育方法结合。表扬和批评要和说服、教育相结合,让孩子既了解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明白应该如何去做。这样的效果才会好。

第三招:评价孩子要谨慎,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缺点。

每个孩子身体或性格上难免带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缺点,但这些缺点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缺点也能产生美。如何让孩子辨别优点与缺点呢?那就是通过父母的评价。父母的各种评价通常都会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科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是父母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通过努力把劣势转化成优势的重要方式。

评价要慎重。在评价孩子前,父母应该了解事情的原委,慎重思考,考虑成熟后,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孩子加以评价。这样,才能让评价发挥良好的导向和暗示作用。

评价要客观。评价孩子带有过浓的感情色彩是许多父母的不良习惯,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有的父母则相反。所以在评价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用“最”、“一般一般”这些形容词,而应该用具体的形容词。

评价要有肯定也要有否定。评价不能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

家庭成员间的评价要达成一致。在有的家庭,成员间对孩子的评价不一致,甚至出现几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这是极为有害的。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或学会左右逢源,或学会说谎,或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