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10677600000004

第4章 生死之交——努尔哈赤与额亦都

独木难成林,成就大事业的英雄们无一例外地都有着忠诚誓死的帮助。努尔哈赤打下辽东,离不开他身边大名鼎鼎的五虎臣,即额亦都、安费扬古、索尔果的儿子费英东、扈拉瑚的儿子扈尔汉和何和里,他们帮助努尔哈赤成就了大业,而五虎臣当中最为忠心、最早跟随努尔哈赤的,也是战功最为显赫的就是额亦都。

额亦都:

(1562~1621年),世居长白山英锷峪(现辽宁省清原县英额门),姓钮祜禄氏,隶满洲镶黄旗。为清开国五大功臣之一。以赀雄乡里。祖阿陵阿拜颜,移居英锷峪。父都陵阿巴图鲁。岁壬戌,额亦都生。康熙重臣遏必隆父亲,孝昭仁皇后祖父。努尔哈赤御册额亦都性情刚烈,疾恶如仇,他原本是英锷峪人,幼年时,父母便被仇人杀死,年仅13岁的额亦都寻机亲手杀死了仇家。大仇虽报,可额亦都在英锷峪却住不下了,于是他去了住在嘉禾湖寨的亲姑姑那里。努尔哈赤在浪迹辽东的时候,路过嘉禾湖寨,在寨长穆通阿家与额亦都相遇。城府极深,不善言语,也不善交际的努尔哈赤周身散发的那种英雄般的非凡气质,像磁石一般深深吸引了额亦都。自古英雄惜英雄,两个性情中人一见如故,攀谈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额亦都便不顾姑母的反对,跟随当时还没有什么地位和财产的努尔哈赤一起去开疆拓土。那一年,努尔哈赤22岁,额亦都19岁,从此以后,额亦都忠心耿耿地跟随努尔哈赤,出生入死近40余年。额亦都在少年时就以勇猛而闻名,他力大无穷,能挽十矢强弓,跟随努尔哈赤后,成为努尔哈赤开疆拓土的有力助手,与努尔哈赤结成了战场上的生死之交,每逢征战,他总是率先攻城,敢于独挡强敌,以少胜多。一次,努尔哈赤率兵攻打一个城寨,久攻不下,额亦都就率先冲了上去,他坐在对方的城墙上,指挥大家攻城。战场上的流箭射中了他的大腿,他只是大吼一声,挥刀断矢,作战反而愈加猛烈。在这一战中,他身上大小负伤差不多50余处,攻下了城寨,努尔哈赤授予他“巴图鲁”的称号。

“巴图鲁”:

乃满语baturu的译音。《五体清文鉴》译为“勇”,《清文汇书》译为勇强之勇,勇冠三军之勇,勇为之勇。勇将即baturu haha。但作为赐号之巴图鲁,乃为勇将,能干之意。也可转译为“英雄”。和额亦都的勇敢一样令人感叹的是他对努尔哈赤的绝对忠诚,因为额亦都对朝廷的功绩,额亦都的二儿子达启自幼被努尔哈赤养在宫中,成年之后又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富贵至极。然而达启却由此养成了骄纵的性格。他为人傲慢无礼,甚至对努尔哈赤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大汗也十分不礼貌,努尔哈赤没说什么,但额亦都却十分生气,几次对达启教诲都没什么效果。一天,额亦都把几个儿子都召集到家中喝酒,酒过三巡之后,额亦都站起身来,走到达启的面前说:“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从没有父母杀孩子的。但你为人傲慢无礼,日后必会危害国家,我今天要管一管你。”说完,把达启带入内室,举刀杀了达启,这件事传到努尔哈赤耳中,一方面他感到十分震惊,另一方面,也被额亦都对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所感动。额亦都的子孙们也继续保持着先祖对努尔哈赤的忠诚,他的儿子遏必隆就是康熙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像乃父一样辅佑着清朝皇权。

“士为知己者死”,额亦都对努尔哈赤不仅仅是单纯的忠诚,更多的是一种对知遇之恩的报答,是对生死之交誓言的守卫,他死后,顺治在他的墓碑石上刻了“忠勇忘身,有始有率,开拓疆土,成功懋焉”来歌颂他。

人们做任何事情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决心起兵反明,他为自己找了七个理由,即“射天之志”的七大恨:

第一恨:我的父亲、祖父在明朝的边疆安分守己,从不做违法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对边疆有过一草一木的骚扰,你们却故意在边疆挑衅生事,杀了我的父亲、祖父,此仇不可不报。

第二恨:明朝虽杀害了我父亲和祖父,但我们仍以和为贵,希望保持和平状态,我们竖立了石碑,上面刻着:“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许越过明朝与后金(即努尔哈赤所建政权)共同划定的边界。如果有敢越界者,发现的人,有权把他杀了。如果发现的人不杀他,那么发现的人也有罪,可是明朝却违反盟约,派兵越过边界帮助叶赫部(努尔哈赤的死敌)。

第三恨:明朝每年都有人越过边界到我后金的土地上掠夺财物,我们依照盟约,把越境的人杀了,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事,可明朝却责怪我杀错了人,把我们的使者扣押,威胁我献出10名满族人到边境杀掉,来祭奠被杀的明朝人,明朝这是仗势欺人。

第四恨:我与叶赫部的女子东哥本有婚约,但明军介入此事,让东哥转嫁给了蒙古,此乃是不共戴天的夺妻之恨。

第五恨:柴河、三贫、抚安三个地方,是我们满洲人世代生息的地方,如今明军却把我们的人民从那里赶走,强夺他们辛苦一年种下的粮食。

第六恨:我们与叶赫不合,是因为叶赫不义,我们攻打叶赫是替天行道,而明朝却听信叶赫的一派胡言,派使者用肮脏的话来侮辱我,这是对我们国家尊严的挑衅。

第七恨:哈达也是我们的敌人之一,因为从前他帮助叶赫攻打过我们,后来在上天的帮助下,我们打败了哈达部,但明朝却干涉我们国家的内政,威逼我把哈达部的人放了。结果,他们又回到了叶赫部的身边。这是什么样的道理呀!有在战争中被杀的人死而复活的吗?有将敌人抓住又放了的吗?明军故意偏袒叶赫,压制我们。

这“七大恨”字字血泪,有个人的杀父夺妻之恨,也有国家的受辱之耻,激起了满人的反抗明朝民族压迫的心理,也成为努尔哈赤的第一个政治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