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印证了赏识教育法中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因为小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原因和奥秘在哪里呢?
赏识教育法的实践者们说:“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然而许多做父母的,根本不懂得自己的职责。他们不是以孩子为镜子,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寻找自己的素质与管教艺术的问题,而是一味抱怨这不好那也不行,对子女进行百害而无一益的摧残,把一个个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有这样一位父亲,大学毕业,还从事教育工作。孩子非常聪明、可爱、活泼。可叹的是这位爸爸有个致命的弱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潜在的能力,稍不遂他之意,孩子就要经受打、骂、训。更要命的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天生不是成材的料。”结果弄得孩子失去了信心。幼小的心灵抵不过世俗的“咒语”,最终成为一个庸才。
而后,他更像个得胜的预言家,每日摇头晃脑,口中仍是振振有词:“说对了吧!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似乎,只要心安理得地认为“早有预见”,一切责任就都归于孩子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类父亲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自卑的爸爸都望子成才,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自己与子女都毁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不会成材的。除了缺乏良好的赏识心态外,另一个方面也与我们对教育的目的和成功、失败的真正含义缺乏了解有关。
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因为“成功”往往与人生理想联系在一起,所以,具有不同人生理想的人会用不同的意义来解释成功。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家长、教师喜欢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具有一定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等视为“成功”。认为只有获得这样的成功,孩子将来才能有人生幸福。那么,在上学阶段,就要不惜一切取得好成绩,因为取得好成绩才能上名牌大学,进而获得“高学历”或“高职称”等等。
对这部分家长和教师来说,好的学习成绩几乎等于孩子的成功,反之,就是失败。
这样的观念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因为成功是可以选择的,这部分家长只不过选择了“高学历”或“职称”等作为成功。但是,中国现行的教育淘汰性的特点,决定了每年仅有50%的学生能考上大学,但却有92.8%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19.3%的家长还希望孩子读博士,教育也几乎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这样淘汰性的教育必然是一种导致儿童失败的教育,而期望过高的父母们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难免抱怨四起,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悲剧现象出现。
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界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变革,而“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赏识教育意义上的成功,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宽泛得多。如一位司机,他觉得他担任这个工作是发挥了他的潜能,并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得到一种胜任感,获得了生活的乐趣,那么他就是成功的。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是否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只要他有这种状态,就可以看做是成功的。
同样,对于孩子而言,成功的评价标准也是多方面的。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学习无疑是最主要的活动,所以人们容易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成功。就孩子个人而言,如果他的成绩与别人比并不高,但他真的感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比如与自己比获得很大进步),对所学功课有一种胜任感,并因此得到心理满足,他就是成功的;相反,也许有的孩子比这个孩子成绩高许多,但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只觉得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活动,他就是不成功的。
有了这样的成败观,我们就会多些赏识,少些抱怨,相应的,也就多些成功,少些失败了。
作为父母,不妨试着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当我们换了一种心态,以欣赏的目光激励孩子时,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