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读懂孩子“说明书”:如何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10673700000009

第9章 怎样运用规定的反结果

对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你的规定告诉了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规定是一种期望,期望指导孩子的决定,在你建立希望或制定规则时要考虑到这个因素。期望必须是明确简单的,合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期望明确简单是指孩子能一看就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大多数父母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每星期打扫一次卧室,这样的要求就不是明确的,明确的要求是在每个星期天的中午,将卧室打扫干净。

检查单

所有的脏衣服,床单要放进洗衣篮中。

所有的家具上的灰尘掸净并擦一遍。

吸完地毯。

换好新床单。

所有的玩具装进玩具盒里。

收拾好所有干净的衣服。

注意,你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这些"希望","收拾你的屋子"就是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对孩子来说这项任务看上去可能很难,而列张检查表则可以一次性告知你的孩子做事的确切步骤。

此外,父母的期望必须是合情合理的,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你的要求,或能否遵守你的规定?上面的检查单只是针对一定年龄的孩子,但如果将它放在一个三岁的孩子身上就不适合,你可以要求小孩子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和玩具,但别再过分地要求他吸地毯,换床单。

父母的要求与规定必须具有约束力。

你能看出来何时孩子的卧室被收拾干净了,这时所列的检查表才有约束力。然而许多父母的要求并没有约束力,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有十四五岁孩子的人家里。"我可告诉你,你不能再与尼克来往。"这样的规定没什么效力。你又不能成天跟着女儿去上学,不能掌握女儿与尼克接触的所有地方。而如果你禁止尼克到家做客往往会起到一定的约束力。"你不能邀请尼克来我们家!"

一些常用的,并经过长期积累的要求相对好些。列出一系列规则,再列出一系列合作的规则,第一次先听听别人的经验或指导,制定一个早晚的规则,规则可以帮助你坚持不懈,帮助你注意孩子的各种行为。

如何看效果做决定

孩子如果遵守规则,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不遵守规则,那么父母的要求还会起到负作用。良好的效果可以教孩子如何做决定,良好的效果会进一步促进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负面效应则会让孩子一错再错,效果可以告知孩子"循环"的意义,告知他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就会获得什么样的结局。

所以教育的效果也必须是特定、合理、并且有约束力的。能让孩子确切地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才是特定的"如果我这么做了,结果就是。。。。。。"孩子会在心里这么想着,当父母的要求说得过去时,效果就该是合理的,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只有在他们心平气和时才是通情达理的。

效果必须有约束力,选择那些你可以控制自如的效果。

一位医生曾向我征求过建议,他答应自己12岁的孩子"如果你在学校榜上有名,那么你要什么,爸爸就给你什么。"结果孩子真的一发不可收拾,抢据学校的排行榜首位,然后他就跑到爸爸那儿要求买辆汽车。我对这位父亲说万事应从小事做起,包括教育孩子,千万别将自己搞得很被动,儿子或许会向你要更高级的东西,千万别做激起了孩子的欲望,你却又无力办到的事儿!

另一位母亲讲述了她与自己十四五岁孩子的故事。"孩子的爸爸答应女儿如果她在学习上有进步他就给孩子买辆小汽车"。结果女儿不但没有被这种昂贵的礼物所吸引,反而受到了自尊心的伤害:"我就这么又坏又懒,而爸爸只有送给我轿车我才会表现的好点吗?"女孩的爸爸本是好意,却绝对没有收到好的效果,答应给孩子买辆轿车的允诺过于让孩子感到沉重了,这反到让孩子感觉更糟,更别提鼓励她了。

你自己拿主意吧,宝贝

用规定和只看结果的方式教育孩子时,有关孩子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任的问题应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决定结果的好坏是他自己而不是你。

"斯蒂芬,我希望你每天5点钟准时到家吃晚饭,我相信你能做到,最近几天你就表现得不错吗,有对家的责任心,其实这是向爸爸妈妈证明你已经长大了的好机会。"一位母亲用这种方式暗示了孩子斯蒂芬应准时回家,"如果准时回家,你还可以多赚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留在第二天出去玩。"这位母亲紧接着又将惩罚的条件提了出来:"如果你选择晚回家呢,你就必须按时睡觉,第二天也不能出去,不过主意吗,还需你自己拿"。斯蒂芬于是选择了按时回家。

当斯蒂芬真的按时回到家,做妈妈的可不应该吝啬表扬,而且要履行自己的诺言,让孩子有半个小时自由活动的时间;如果斯蒂芬没有按时回家,做妈妈的也不要估息迁就,你可以说:"真遗憾,斯蒂芬,你没能按时到家,今天你可没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了,也看不成你最喜欢的电视剧了,我是多么想让你看呀;可是,你没有做好自己的选择,这些就必须取消了。。。。。。"

注意想想这种计划是怎样让孩子逐步意识到什么是责任呢?这一切又都不是母亲强迫斯蒂芬做的,是斯蒂芬自己在选择,在她选择了晚回家的同时,也就选择了早早上床睡觉。做父母的如果一旦将期望与预期的结果定好,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注意不要等到孩子做错了许多事后才提出要求,并且设立规定要灵活机动。

实际的结果

在第六章中,我们已经谈过了采用预见的结果与各种活动的效果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方法,许多实际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拒绝吃饭最终要饿,孩子拒绝洗澡最终身上会散发一种异味,当同学们开始捂着鼻子指指点点时,小家伙自然就会主动要求洗澡了。实际的结果往往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孩子通过勤奋学习会获得优秀的成绩,孩子做家务会挣到一份奖金,男孩子经常锻炼会拥有一个健硕的身体。实际而又现实的结果教会了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坚持不懈地负责下去,并教会他自己去拿主意、做决定,因为真实的世界让孩子从中受益非浅,所以做父母的要尽可能的采用这种"效果方式"去教育孩子。

小结

所有杰出非凡的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父母的期望太难于达到时,孩子会很泄气。别要求你的孩子太完美;而期望太简单,又会让孩子有可乘之机,只有适当的期望和要求才会让孩子竭力争取和遵从而不感困惑。

行动其实是一种选择,告诉孩子你对他们的期望,同时辅以适当的要求,并坚持到底,贯彻始终,你的孩子则会做出较好的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