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10673400000016

第16章 一、掩护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

由于工党在1924年10月的大选中失败,保守党以413席的绝对优势占居议会下院,鲍尔温组成保守党内阁。从1924年10月至1929年6月,麦克唐纳作为反对党的领袖,度过了四年多的在野时期。这一时期,麦克唐纳利用议会讲坛,宣传自已的社会主义主张,与资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维护工人群众的利益。同时,他在工党内部的斗争中,更加明确地阐明了自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段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麦克唐纳对英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态度在坎贝尔和“红信”事件中已有显现。如果总结一下,可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中,他坚决反对英共的理论和主张,并且为了保持工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不同意英共加入工党。另一方面,在对保守党人的斗争中,在劳资斗争实践中,他又坚定地站在共产党人一边,充分利用民主的武器,掩护共产党人的斗争,揭露资产阶级迫害共产党人的倒行逆施。一言以蔽之,他不失为共产党人的一个盟友,当然是一个相当有个性的盟友。

1.在组织上排斥英共加入工党的因由

麦克唐纳对英共的排斥态度有一个过程。当英共成立前夕,许多具有共产党政治立场的人还作为工党党员存在的时候,麦克唐纳并不排斥这些被称为“极端分子”的人。1920年4月,当劳合-乔治鼓动反对工党中的极端分子时,麦克唐纳驳斥了他的说法,针锋相对地指出:“我并不怕我们的极端分子。从国家的角度看,我与其说怕极端分子,还不如说怕劳合-乔治本人。我们的极端分子……不过比大多数人看得更远一点。……他们正是使我们活泼有生气的人。我常常不赞成他们,但我同时想从他们的思想和贡献中得到好处。”可见这个时期,他并不对亲苏的左派分子持反对态度,而是持相容的态度。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英共的成立,发生了许多变化,致使麦克唐纳坚定了排斥英共的立场。他与英共的主要分歧在于:第一,英共在成立宣言中公开宣布自己为“第三国际共产党”,“采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不仅在理论上与麦克唐纳对立,而且在组织上加入第三国际更为麦克唐纳所不容。因为,第三国阮已与麦克唐纳领导的第二国际尖锐对立。关于成立第三国际一事,麦克唐纳与列宁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英共作为第三国际一个支部,当然为麦克唐纳所不容。第二,英共绝对服从第三国际的指挥,引起了国内舆论的不满和不信任。当时,英共一切行动听命于莫斯科报纸,如坎贝尔编辑的鼓动军队的文章,对麦克唐纳漫骂的报纸专号,都是执行了第三国际的决定和命令。这引起许多工党党员的反感。第三,英共在国内政治中,由于片面强调对工党的斗争和批判,没有有效地联合,在实践中形成了两党的对立情绪。这种对立的事件不断发生,形成工党广大党员对英共的排斥态度。1921年,英共参加了保守党围攻麦克唐纳的斗争,使他在伍尔威齐的竞选中遭到惨败。这使工党许多人耿耿于怀。英共在坎贝尔事件中的挑衅态度也使工党领导人忌恨。第四,英共采取了渗入独立工党的政策,左右该党在工党内部的政策,威胁到工党的团结和统一。从1924年初,英共的压力促使独立工党内部分歧尖锐化,出现了支持政府的“好派”和批评政府的“糟派”。英共经常激烈抨击独立工党没有批判工党的进一步行动,没有采取投反对票的坚决措施。另外,英共还渗入独立工党各地方支部,干扰工党大会投票,煽起“左翼运动”。严重冲击了工党统一。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工党对英共的排斥态度。后来,英共又听从第三国际的指挥棒,1928年指斥工党议会党团和工会领导人都是“社会法西斯分子”,1935年又转换调门,要与工党左翼联合反对法西斯。这更使工党坚定了排斥它的态度。

工党和麦克唐纳对英国共产党的徘斥态度经历了几个高潮,越来越坚决。在英共刚成立时,工党就以英共“党章、原则和纲领”与工党不一致为由,拒绝英共加入工党。1924年大选失败后,工党于10月7日至10日在伦敦召开大会,通过了排斥英共的决议。决议有三条:第一,反对共产党与工党合并;第二,在议会及地方政府选举中,不选举共产党员为候选人;第三,不承认共产党员为工党党员。这些决议,都以绝对的多数通过,表明以上的工党党员赞成上述三项决议。这是工党大会对英共第一次排斥行动。

伦敦大会的决议虽然坚决,但仍留下了英共在工党内活动的空隙。许多共产党员利用自已的工会会员身份,照样从集体党员的那条渠道出席工党大会。而各地工会又有自由决定吸收会员的权力。所以,1924年的决议实际上并没有阻止英共党员在工党内的活动。这期间,英共掀起的“左翼运动”波及到工党各地支部,控制了许多工党的地方组织,带领他们反对工党的全国执委会领导。有鉴于此,1925年在利物浦召开的工党大会作了进一步的限制。会上,当一位与会代表提议反驳工党执委会关于不提名共产党人为工会大会和地方组织的代表时,大会以287万票对32万票的多数否决了这一提议。工党执委会关于禁止共产党员为工会代表的决议案,也在大会上被269万票对48万票的多数通过。麦克唐纳领导下的利物浦大会的决议在工党内获得一片赞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党排斥英共的情绪。格拉斯哥的工党党员凯尔(G。Kerr)报导说:“格拉斯哥所有的地方、所有关心党的尊严和稳健的人都对您在利物浦大会上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感到无比振奋。您在全国范围内挽救了党。”威尔士的工党议员詹金斯(W。Jenkins)致信麦克唐纳,写道:“对于您利物浦大会上的立场深感欣慰。它提高了您原有的良好声誉。阿伯拉文地区也处于高度兴奋中。”一向对麦克唐纳十分刻薄的韦伯夫人也认为麦克唐纳“干得漂亮”,“重振了他的领导权”。这可以说是麦克唐纳领导下的工党第二次排斥英共的高潮。此后,英共在工党内部失去立足之地,转为单独活动了。

后来,1928年的工党伯明翰大会,更加严密地规定了防范英共渗入的措施。它规定:第一,在公众选举中,站在工党对立面的候选人,工党不予以信任;第二,工党所反对的代表和非工党的代表不许出席工党大会和地方支部会议;第三,在工党地方支部和所属工会讲坛上,不允许非工党人员发言。可见,工党对英共保持了清哳的界限,严防他们进入工党内部活动。这样,也就使英共与广大工人群众脱节,其组织逐步萎缩,其影响日益微弱,再也无法与工党抗衡了。

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工党坚决排斥英共加入,不利于无产阶级的联合奋斗,但是,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工党排斥英共,实质上是排斥了当时第三国际强加于人的左倾教条主义,排斥了指挥别人、控制别人的“老子党”、“领导党”的干预,排斥了第三国际当时错误宣扬并一再坚持的“世界革命”,即在西欧推行暴力革命模式的错误思想。这种排斥,对于保持英国工人运动本身的实力,从本国国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抵制极左倾向的侵袭,有一些积极意义。这对目前善于反思国际共运经验教训的人也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英国当时正是这种情况。在一个不具备暴力革命条件的国度,把暴力革命这一正确的原理重复千百次也是无益的。所以,在工党排斥英共问题上,我认为不能只谴责麦克唐纳的工党,还要从苏联和英共当时的作法进行反思。

2.在政治上挺身掩护共产党人

麦克唐纳在组织上排斥英共,并不等于把共产党人看做敌人。恰恰相反,在资产阶级反动势力面前,麦克唐纳是坚定不移地站在进步人民一边,勇于向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战士。他在这种斗争中,不愧为共产党人的坚强同盟者。

1925年11月底,保守党反动政府派警察突然袭击英国共产党总部,进行搜捕,将12名英共主要领导人逮捕。保守党政府还对他们进行公开审判。这是保守党长期以来蓄谋捏造“赤色危险”,精心策划迫害共产党人的一起严重反动事件。保守党政府发言人指责英共文件中有宣传鼓动的目的,并毫无根据地诬蔑他们拿了苏联的金钱,吃了俄国人的土豆烧牛肉。在秘密审判中,他们质问被捕的共产党领导人:“你们是否将退出该党?”其中七个人回笞:“不!当然不!”他们便被关进了监狱。在这一事件面前,一向号称维护自由的英国激进自由党人劳合-乔治等人,默不作声,暗中支持政府的倒行逆施。只有麦克唐纳在议会下院的辩论中挺身而出,揭露了保守党政府的丑行,保卫共产党人的合法权利。

1925年12月1日,麦克唐纳在下院提出了一个决议案,认为:“政府对那些共产党人进行控告,这是对英国传统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权利的侵犯。”之后,麦克唐纳在一片反对声中慷慨陈词,舌战群儒,有力地揭露了保守党政府迫害共产党人的实质,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使保守党人威信扫地,维护了共产党人的权利。他这篇演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了抨击:

首先,他批判保守党破坏民主、践踏自甶,认为共产党人有权利发表自已的主张而不受干涉。表克唐纳揭露说:由于保守党的丑行,“英国宪法早被现代托利党人撕成碎片了。他们当了权,要管一切他们能伸手涉及的事。从情书到死亡判决,也许还有家具、椅子、各类文件、书籍,他们都要管。”保守党骂共产党人的观点是“胡说八道”,麦克唐纳则反唇相讥:“托利主义只不过也是这样的胡说八道。假如阁下诸位因坚持托利主义的主张落到这样一个受审的不幸日子,那时我将以今天对待共产党人的态度来对待托利党人。”“我们应该丢掉自己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是非标准,放弃党派偏见。我希望,本院最极端的派别,极右派或极左派,在名义上要互相容忍:任何人发表意见、坚持意见、把自己的主张公之于众,在法律范围内,都应不受约束。”这席话讲在反动派当权的日子,确实起了打击保守党人支援共产党人的作用。麦克唐纳反对保守党把共产党打成“非法组织”的反动企图,强调自由,特别是共产党人的自由:“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表明我的立场,我认为,一个不列颠人有宣传鼓动的权利,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伟大的很本性的变革肯定要触动社会;资本主义必定完蛋;如果一个人认为(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在那场环境改造中,一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事件,他完全有权利这样去说。……他完全有权利说,当今社会状况只能被阶级战争的手术清除,所有的政治乎术和政治必须采取阶级斗争来指导和鼓舞。我再次声明,我并不相信这些主张,但如果人们相信它,他们完全有权利这样去说。”这些有力的论证,起到了为共产党人宣传权利、作辩护的作用。

其次,麦克唐纳通过对比保守党政府对待共产党和对待法西斯组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揭露了保守党政府庇护法西斯、镇压共产党的本质。他揭露:“在政治上和在哲学上一样,存在相对性的学说。在我国,有一个团体治前确实毫不犹豫地武装起来了。然而这并不是共产党。”他提出人所共睹的事实:法西斯分子在大街上公开戴着徽章,公开宣布自己的目的就是掀起暴乱,在公共场所集合并亮出武器,在公民中散发小册子和书籍,参加了许多威胁社会的叛乱阴谋,“这伙人的原则和实践得到了国务大臣的极大同情。”

再次,麦克唐纳指出了保守党靠反共过日子的本性,因而认为这次审判是一次卑鄙的政治审判。他说:“我从内心反对政府的这一勾当。我认为这是一次政治审判,是由政府方面鼓动起来的。它肯定要吓坏那些年迈的老太太,而年轻的托利党人则趁机可以当选。”这就揭穿了保守党制造“赤色危机”舆论,镇压共产党人,妄图长期把持政权的丑恶目的。因此,麦克唐纳尖锐地嘲弄保守党人说:“对于托利党人来说,共产党真是一个不可失去的宝贝。没有共产党你们就无法活!”这无情地揭露了保守党靠反共过日子的本性,客观上掩护了共产党人的活动。

当然,麦克唐纳并不同意当时的第三国际宣传的、英共接受的共产主义学说。他大呼:“不要共产主义!不要托利党政府!”但麦克唐纳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尽管不同意共产主义学说,但却在阶级斗争中援助共产党人,制止反动行为。这说明他没有脱离工人阶级,没有背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也是他在反对党时期的重要实践。

综观麦克唐纳对国内共产党人的态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在组织上排斥英共加入工党,是为了保持工党的统一行动,抵制来自第三国际和苏共领导的干涉;他反对保守党镇压英共,是把英共当作可以并存的另一支无产阶级力量。实际上这是一个主张共存、竞赛的道路,也是互不干涉内务的平等相处的政策。只不过有时作得激烈些,有时作得缓和些罢了。这不失为社会主义者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