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总统家训
10671600000072

第72章 宽容有巨大的魔力

1974年9月8日福特特赦尼克松——无条件和完全赦免尼克松在当总统期间犯的“水门事件”之罪。在对全国的电视广播中福特说他觉得这个特赦对国家利益来说是最好的, 因为尼克松家庭的情况是“我们所有人都参与的美国悲剧,它永无止境,除非有人在上面写上一个结尾。我认识到只有我能做这件事,假如我能够的话,那么我必须做这件事。”

美国民众对尼克松的特赦产生了很强的争论。批评者嘲笑这个特赦为两人之间的“腐败交易”。他们说福特以此换取了尼克松的辞职,本人成为总统。不过至今为止并没有发现任何共谋的迹象。福特本人坚持他在此前和此后从未与尼克松讨论过这件事。最后关于特赦的争论消失了,今天民众普遍认为福特重建了美国公众对其政治系统的信任。

2001年福特因有勇气特赦尼克松,从而将美国从其麻痹状态中解放出来而被授予“肯尼迪勇敢人物奖章。”

福特为了国家背了“腐败交易”的黑锅,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这全是因为他有着一颗宽容的心,而福特性格的养成同样与他继父从小对福特这个继子无私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

格林一家本是非常幸福和谐的,格林和他的大大均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体面的工作,他们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有一次,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到意大利旅游,不幸遭劫匪袭击。7岁的儿子死于劫匪的枪下,格林立即作出决定, 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4小时后,儿子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肌畸形的14岁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亟须救治的6个意大利人。

“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

格林——这位来自美洲大陆的旅游者说。格林一家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和宽容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羞愧和感动。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也要有宽容的态度,家长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受欺负,而把他们“保护”起来。宽容的品性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

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但是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家长还可以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友爱、互相宽容、不争不抢,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步形成宽容、忍让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从小受到不良影响,将会影响他今后的与人相处。父母女口果心胸狭窄,总是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或得理不让人,孩子又怎么会学会宽容呢?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自己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才会重现在孩子身上。

家长要利用儿歌、图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宽容。像负荆请罪这个故事: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廉颇听到,被蔺相如宽容、大度感动,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故事等给孩子学习,还可把生活中体现理解、关心、友爱、宽容等内容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遇到宽容的好事例,要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更快接受教育。

教育孩子无小事,每一时、每一刻发生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事,我们都应该谨慎对待,在这些小事中教孩子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宽容别人、学会关爱别人,使孩子健康成长。

(总统任期:1977年1月20日~1981年1月20日)

詹姆斯。厄尔。卡特是美国的第三十九任总统,被称为“读书最勤、品行端庄、诚实无欺的总统”。1971年卡特开始任乔治亚州的州长,在任州长期间,他曾因办事富有实效,积极消除种族 歧视而赢得声誉。卸任总统后,卡特仍然热心于国际事务,频繁造访世界各地,到处倡导民主和人权事业。

卡特于1990年7月4日获“费城自由勋章”;于1995年1月10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1997年11月获得由印度英?甘地纪念基金会授予的“1997年度英?甘地奖”;于1998年12月10日,获“1998年度联合国人权奖”;并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