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总统家训
10671600000064

第64章 用对方法,不要做无用功

约翰逊干劲之足。他总是在行动着。他走路的方式很出名,人称“约翰逊小跑”。他曾说道:“我不想作为一个无能的人而遗臭万年。”

约翰逊有着惊人的旺盛精力。在1964年竞选总统期间,有一次,他在一天之内发表了不下22次演说。1967年12月,他只用了4天15小时48分钟的时间,绕地球转了一圈,访问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告别白宫前夕,他夸口说自己创造了一个总统在白宫接待了201位外国来宾的最高纪录。他说:“无所事事比艰苦工作、更容易让人精疲力尽。”

约翰逊是个严厉的领导,部下们达不到他的工作要求时,他就大发雷霆。即使达到了要求,他也要不断地挪榆几句,有时甚至很刻薄。尽管约翰逊无情而刻薄,但仍不失为一个善良慷慨之士。他总记得自己班子里人们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常给住院的病人送去鲜花和简短的慰问信,甚至还会解囊相助遇到困难的新闻记者。

无论在哪一个方面,我们都不难发现,约翰逊总是用最有效的办法做更多的事。他用自己的言行,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们。

生活中,有些孩子只是一味地努力,而成效不大,因为他们做的都是无用功。比如:有的孩子整天埋在书本里,自己累得昏天暗地,可成绩却提高不上来;相反,有的孩子一边学习一边不耽误玩,成绩反而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后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效率。

学习有学习的方法,记忆有记忆的方法,写作有写作的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找到做事情的捷径,更好地完成工作。

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这种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 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了。当周围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如果仍然习惯于原有的“惯性思维”,则会给创新设置重大的障碍。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打破思维定式,敢于幻想,勇于尝试,敢于怀疑一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里,有一种“随大流”思想,许多孩子也形成了一种人云亦云的习惯,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敢否定权威,这就是缺少创新意识的表现。而有些孩子有敢为人先的个性,敢于跳出原有的圈子,对一些疑难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这些孩子才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针对一个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德国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在高斯10岁那年,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让他们全班解答一道习题:计算出1 2 3 4 5 … 100=?这个题目在今天已经差不多人人皆知了。可在那个时候,那个场合,对于一群小学生来说,还真不容易。孩子们都想争取第一个算出来,立刻在纸上演算起来。只有高斯还没有动手,他在想,难道一定要经过这么复杂的计算过程吗?这时候,老师看见了他,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演算。

高斯说:“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是5050.”老师十分诧异,问他是如何得到答案的。他告诉老师,他通过观察发现这一组数字中1 100=101,2 99=101,3 98=101……这样的算式总共有50个,因此这道题可以化简为101 x50=5050.

这就是高斯的创新思维发挥了作用。养成良好的思维意识,有利于孩子对书本知识有选择地吸收,可以防止“死读书,读死书”,也可以不断激发孩子灵感,促使孩子新发现、新见解。

当孩子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鼓励孩子从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当孩子想得到他想要的一件东西时,家长就可以帮他寻求解决的多种途径,并从中筛选出最佳途径。对孩子富有创意的思维要给予赞扬和鼓励。比如说,孩子要打开卧室的灯,他会找爸爸、妈妈来帮忙。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一段时间,孩子会开动脑筋想办法。但是如果孩子想不到办法,家长可以提示孩子:“可以找件东西借助啊!”孩子就会想到,搬来小凳放在脚下,打开灯。这样做会培养孩子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让孩子知道,只要开动脑筋、永不放弃,一定能成功。

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不受拘束的思维方式。对于小孩子,从点滴小事上注意训练思维,会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