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总统家训
10671600000044

第44章 从小开始练习优秀

塔夫脱小时候是一个爱开玩笑、活泼机灵、举止得体的孩子,在运动方面,他热衷于打棒球,是位优秀的二垒手和击球手,还很喜欢游泳和溜冰;在学习方面,他是一个好学生,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他甚至每周还去上两次舞蹈课,尽管身体笨重,但他的舞步却很轻快。

1870~1874年,塔夫脱在伍德沃德中学学习,上完了大学预科的全部课程。四年中,他的平均学分为91.5分,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二,而平常他在班里的成绩经常都,是第一名。在中学生活中,他的个头更高更大了,健壮的身体使他在摔跤场和拳击场上饶有名气。

1874年,塔夫脱考进耶鲁大学。他的成绩仍旧很出色, 同时他仍旧热爱体育运动。上大一时,他代表一年级学生参加校内摔跤比赛中,赢了二年级的对手库克。三年级时,塔夫脱还加入了智能和体格学会,并当选为三年级学生演讲员。他在三年级时获过一次数学奖,在四年级时又数次获得作文奖。1878年在耶鲁大学毕业的132名学生中,塔夫脱以名列第二的成绩完成学业。

之后,塔夫脱又在辛辛那提大学法学院学习了两年。这期间,他用部分时间担任(辛辛那提商报)的法院记者。1880年,他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在毕业前夕,他被律师公会接纳,具备了当律师的资格。

从塔夫脱成长经历看来,他爱好广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在运动、写作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当惊人的天赋。但塔夫脱没有像很多的“天才少年”一样,少时表现惊人,长大了却乏善可陈。这其中离不开塔夫脱父母的引导以及他的勤奋。

塔夫脱说他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力坚强、很有本领的女人,她“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铁路公司董事长”。母亲在塔夫脱成长的过程中,给了他很多合理的引导和教育。

在我国,著名的儿童天才方仲永5岁能见物作诗,但由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科学、适当的教育,结果泯然众人。其实,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只是极少数。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孩子能勤奋读书,学而不厌,并非是先天的,而是靠后天的一点一滴地教育形成的。邓小平曾说过:“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就像有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做事忙忙乱乱、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上学总是忘带学习用具,做作业马马虎虎。这种现实,有的家长容易忽视,有的家长却无可奈何。但无论怎样,家长们都应该意识到,孩子将来要适应繁杂的社会性事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必须从小养成生活的条理性、计划性,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性,拥有良好的习惯。

我们要培养孩子对目标坚韧不拔的精神,应从容易培养的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慢慢的才能达到持之以恒,比如:孩子每天晚上的预习,家长要监督孩子准时准点完成,家长要给孩子创造“雷打不动”’的条件,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坚持。

有的父母认为毅力是天生的,是没有办法培养的。其实,毅力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的,而培养习惯正是增强毅力的最佳途径,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毅力会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产生、增强;逐步产生、增强的毅力反过来又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如此。家长们要想让孩子独立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要善于发现孩子所具有的能力。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家长要做到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

也许,孩子第一次自己准备文具时会忘这忘那,但家长不要提醒他。当第二天,孩子因为没有准备齐全,而遇到了困难,他就会牢记准备文具的重要性。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为了孩子的独立性,父母不要把孩子照顾得太过于无微不至。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操心、做主,要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千万不要用“你还小,什么也不懂”之类的话敷衍孩子。跟孩子有关的事,要让他们自己思考决定,我们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在家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亍立即加以鼓励。家长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我们不妨偶尔扮一扮弱,向孩子求助,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