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总统家训
10671600000041

第41章 对弱小动物的爱,是世间大爱

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动画形象“泰迪熊”吧!它的来历据说就跟罗斯福有关。

那是1902年秋天,这位喜欢狩猎的总统在密西西比河一带猎黑熊,却一直毫无收获。主办者留意到这个情形,于是将捕获的一只小黑熊绑在树上让总统射杀,但被罗斯福断然拒绝了。 当时这个传闻被画成漫画刊登于《华盛顿邮报》上。在纽约开杂货水果铺的俄裔人米德姆夫妇看到漫画中那只惹人怜爱的小熊后,兴起了缝制熊玩偶的念头,也就是泰迪熊的前身。由于他们制作的熊玩偶深受好评,后来便创立了创意玩具公司。

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福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总统。罗斯福的这种品质与他那位被称作“专职慈善家”的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罗斯福的父亲不是公职人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业,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在家里,父亲教孩子们如何爬树、骑马和划船,怎样来欣赏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正如罗斯福的弟弟曾说的:“父亲给予孩子们的礼物是同情心,是‘阳光普照’般的伟大爱心。”

还记得那个“大学生伤熊”事件吗?在这里我们不是谴责当事人,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长期以来缺少爱护动物、爱护生命的教育,人不会与动物友好相处,不懂得热爱自然,这才是这起悲剧最重要的社会原因。

培养孩子从小爱护小动物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心、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咱们家养只小狗吧!”这个要求可能有很多孩子都提出过,可大部分家长都会用“以后再说”等借口来推辞。其实,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而不知道该怎样去关心他人。他们拥有的东西太多了,让他们学会去关心自身以外的东西是很有益处的。饲养动物恰恰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更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完善和发展。

宠物不是玩具娃娃,它们是有生命的,有它们的生活与感情。有小动物相伴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动物可以教会孩子生命科学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将一些自然常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孩子们,让孩子在无意之中受到生动的教育,比如:生命是如何诞生、成长、繁衍等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小动物的各种行为、表情的意义等动物行为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和小动物的玩耍嬉戏、对小动物的喂养、训练和护理,可以让孩子逐渐了解生命的辛苦与美丽,并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好习惯。

不过,有些家庭虽然把小动物带回家了,但对于如何让它融人家庭生活、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却并不上心。

要想让孩子与宠物有一个良好的关系,从把宠物带回家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注意建立与宠物的和谐关系。比如:狗的等级观念是很强的,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对狗会有一些粗鲁,特别是3~6岁的孩子,调皮爱玩,觉得狗狗不听话时,会打骂狗。这时要教导孩子,不能打骂。家长也不在宠物面前骂孩子,当着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这样做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伤自尊,甚至失去自信。另外,当狗做错事时,要让孩子学会管教,但不是用武力对待狗,同时家长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来惩罚它,否则它可能会迁怒于孩子。

如果你决定让孩子和宠物一起成长,就要让孩子了解宠物的习性,教会孩子正确地和宠物相处、交流。在小动物面前,家长的举止要从容,因为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比如刺耳的尖叫、兴奋的猛跑、突然的推拉等都可能造成小动物因受惊而自卫,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有可能导致孩子受伤。

养宠物的家庭,家长要让孩子参与养育过程。目前有些孩子在与宠物的相处过程中,只承担陪伴宠物玩耍的责任,家长要让孩子参与养育过程,如:带着孩子找资料、看书,购买宠物所需食物用品,带孩子布置宠物新家,与孩子一起讨论动物的习性,让孩子一起学习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