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总统家训
10671600000031

第31章 用魄力和胆识为自我开创天地

战争给了格兰特人生最大的机会。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格兰特再次应征,加入伊利诺伊志愿军团,任上校,不久即被任命为准将。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对参加战斗的感受完全不同于我们教科书对于英雄的描述:

晚上,我们就在路上宿营,第二天一早继续赶路。哈里斯(敌方将领)在河边低地扎营,因为那里靠近水源。小’河两边都是山丘, 山丘的高度可能有一百多英尺。当我们快爬到山顶时,我们可能会从山顶上看到哈里斯的营地,并可能发现他的士兵早巳列队迎接我们了。一想到这些,我的心跳就会不断加速,好像心已经被提到了嗓子眼。要是此时让我回伊利诺伊,我愿付出任何代价。可是,我可没有那样的勇气,我怎么好意思停下来想想该怎么办呢?还是继续向前走吧!

我们爬到山顶,向下望去,整个山谷尽收眼底。这时,我们停了下来。哈里斯几天前扎营的地方就在眼前,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刚刚宿营过的痕迹,但部队已经撤走。直到此时,我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地。

这时,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我害怕哈里斯,哈里斯也一直在害怕我。这个问题我以前还从来没考虑过。从那一刻起,我再也没有忘记过这个道理。一直到战争结束,每当我面对敌人时,尽管我或多或少地感到有点儿焦虑,但再也没有经历过任何恐慌。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如果说我害怕他的部队,那他同样也害怕我的部队。这个道理,我一直铭记在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胆识、魅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从格兰特这个故事看来,原来他最初也是有着胆怯的心的,只是他明白÷个道理:我们害怕别人,别人也同样害怕我们。换而言之,只要我们比对手更勇敢、更有魄力,我们就会战胜对手。

明白这个道理的格兰特,在整个南北战争期间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政治胆识。

他意识到废奴和黑人武装的重要,善于整体把握战争,指挥坚决果断,不惜代价地采取主动进攻来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破坏了敌方的战争潜力。他为北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终,凭借自己的军威,格兰特于1868年当选为总统。

现在,有些家长特别迷恋“天才”,他们通过各种测试去检验自己的孩子是否拥有超群的智力天才。但是孩子要成才并不能智力超群,同时需要勤奋,是努力,是有洞察能力、有胆实、有魄力,能抓住机会的人。有时,这些因素甚至比智力因素更重要。

现在有的孩子胆子小,做事唯唯诺诺,遇到事情没有魄力,想法就像墙头上的草——随风倒。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孩子听话的表现,还引以为荣。其实不然,试想一下,在将来,当孩子走入社会,当他要面对一些突出奇来的遭遇时,只会六神无主,不知道如何去做了。想一想孩子的未来,还会认为胆子小是件好事吗?

没有胆识,孩子不敢上台表演,不敢和别人交流……在现代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胆子小没有魄力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其实,缺乏勇气的人最大的心理障碍在于自卑,有这种心理的人,万事开头总是“我不行”“我恐怕干不了”“如果弄糟了多丢人”……结果无数次良机默默错过。其实,世界上没有生下来就样样都行的神童。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人的才能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干出来的,勇敢的品质也是在行动中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信心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需要家长正确地引导和耐心地鼓励。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而不总是要无意地伤害他的自尊心。家长不能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能用别人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要滥施权威,使孩子产生自卑感,而丧失自信心。我们要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比如:家长带着孩子去逛公园,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孩子竟然提出要自己骑着小三轮车,沿着人行便道回家。看着孩子热切的目光,家长犹豫了,孩子这么小,路又那么远,万一累坏了这棵“独苗苗”……每到这时候,家长会怎样做呢?其实,家长可以走在孩子身边,保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应该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闯一闯,增加自己的信心。在孩子骑车回家的路上,他破除万难,完成了自己的“小长征”,会很有成就感。

另外,家长不要忽视孩子坚强意志的锻炼。勇敢的品质不是一天、一个月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不懈地努力,历经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才能得到。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后退、不低头,而是挺胸抬头,坚持向前走。比如: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工作精确、细致。他写字十分工整,像印刷出来的一样。要知道在他年轻时,他为了写一手工整的好字,花了多少时间,吃了多少苦呀?其实,这就是在锻炼自己。

孩子意志的锻炼需要家长有坚持的恒心,家长的鼓励和监督都是孩子前进最好的动力。总之,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胆识和魄力,有胆识、有魄力会给孩子的人生道路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