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阅读经典:丁玲散文
10670300000014

第14章 我的自传

我有这样一个看法,我顽固地认为,一个写文章的人,只须要写文章。写各种各样的人、事、心灵、感情,写尘世的纠纷,人间的情意,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兴衰;写壮烈的、哀婉的、动人心弦的,使人哭,使人笑,使人奋起,令人叹息,安慰人或鼓舞人的文章。总之,什么样的文章都可以写,只是不要絮絮叨叨地在读者面前表白自己,这是很乏味的。因此我拒绝过许多人,留下了一些使人不快的影子。但这次徐州师范学院的教师们为了编辑《作家传略》而对我提出了殷切的要求,使我没有办法推辞,只得试一为之。这原不合我的本意,而时间又紧迫,写得不能如愿,请编者、读者共谅之。

我生于一九O四年,今年七十六岁。

我是湖南人,出生在临澧县,长在常德。我父亲的家庭属官僚地主。但我幼年丧父,四岁便跟着贫困的当小学教员、后来当校长的寡母辗转漂流。我本人成分是学生,我的家庭出身应该是自由职业者。

一九三O年在上海,我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编左联的机关杂志《北斗》月刊;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左联党团书记和书记处书记。

我一生当过编辑,编辑过党报副刊,文艺杂志,基层单位的黑板报、墙报、油印的小报;领导过培养青年作家的中央文学研究所。也当过生产队的扫盲教员,夜校教员,辅导职工家属学文化、学政治;当饲养员,喂鸡、喂猪、种地;还当过短时期的红军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当过八路军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主任;一九三六年冬,担任苏区成立的中国文艺协会主席,担任过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全国解放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和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妇女联合会理事。作为中国作家的代表,妇女的代表,争取世界和平运动的代表,我参加过一些国际性的会议和活动,接待来华访问的国际友人。但我主要的工作是写文章,是一个写书匠,或者叫作家。

一九二七年我开始写作。先是写短篇小说,后来写中篇、长篇、剧本、散文、报导、杂文等。五十二年来,除最近二十多年写作上的空白外,共发表了二百六、七十篇长短文章,约一百六十万字,但还没有写出一部理想的作品,作为一个专业写作者采看,量和质都是不够的。

在这五十二年间坐过两次牢监。第一次是一九三三年在二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随即押到南京囚禁三年多。在这期间没有刍首叛变,没有在国民党刊物上写过文章,没有给敌人做过一点事。直到一九三六年秋,在党的帮助下逃出南京,奔向苏区。第二次是在一九七0年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代,关押五年多,得有时间通读了马恩全集和其它的经典著作,一九七五年无罪释放。

解放前出版过七、八种集子,一九三三年全部被国民党查封,禁止出售。全国解放后出过五、六本集子,一九五八年在反右扩大化中又遭到查禁,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纸版全部销毁。

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长印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久即将发行出售。预计今年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选集、散文集、杂文集,三十年代写的中篇小说《母亲》和、《韦护》;四川人民出版社将出版抗战前后写的短文《到前线去》和一本《丁玲近作》。

目前我正在从事一部搁笔中断了二十多年的长篇小说的写作。

一九八O年元月

(原载《中国观代作家传略》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