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小盲点大危害
10669700000030

第30章 4、婴幼儿培育

小儿可长期服维生素A

维生素A是防治夜盲症的良药,近年研究认为,它还对预防小儿反复“上感”效果显著。但长期大量服用,就会出现毛发干枯或脱落,皮肤干燥瘙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四肢疼痛,贫血,眼球突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

久抱婴儿防啼哭

有些年轻父母把宝宝抱在怀里为了不让宝宝哭,其实,这样反而对婴儿不利。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上口贲门松驰,胃下口幽门肌紧张,若喂奶后立即抱起,会引起吐奶,而且婴儿发育快,可塑性强,终日怀抱不离,势必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盛夏剃光幼婴头

我们常常看到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凉快,把孩子带到街上的理发店剃光头。这样做对孩子有害无益。如果把头发剃光,身体的大部分热量散发不出去,极易使婴幼儿中暑。因为人的头发好比是暖气的散热片,人体的热量有一半以上是从头部散发的。所以,作家长的不要给婴幼儿剃光头。

婴儿适宜喂米糊

许多年轻父母喜欢给才几个月的婴儿喂些米糊,其实,这样做不好。三个月内的婴儿,体内淀粉酶活性较低,米糊中的主要成分淀粉中的植酸还会阻碍铁的吸收,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另外,米糊的饱腹感很强,进食后易产生“已饱”的感觉,从而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许多体重达不到标准的婴儿,许多是由此而引起的。

坐着不哭好婴儿

只要孩子不哭闹,有些母亲和保育人员喜欢让孩子坐在车上或床上,一坐就是半天。婴儿的骨骼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压迫受力时易弯曲变形。因此,让婴儿过早学坐或长时间地坐,就可能导致脊柱变形、脱肛等。另外,婴儿久坐,会变得呆板、迟钝,有碍于智力发展,这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

笑声不绝婴儿好

有的人看见又白又胖的婴儿,总喜欢逗他,使他笑声不断,这种逗法,其实是有害的。对婴儿的逗笑过多,可能导致婴儿瞬时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的脑贫血。倘若经常过多逗婴儿笑,不仅有碍婴儿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口吃和痴笑的不良习惯。所以,不论父母或旁人,在逗婴儿笑时,应该适可而止,以防造成病患。

婴儿拍照用闪光

相机的闪光灯,会给婴儿健康造成危害。一位眼科专家在世界眼科医学会上指出:“初生婴儿的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哪怕是1/500秒的电子闪光灯的光束,也会伤害眼球中对光异常敏感的视网膜。”闪光灯距离越近,对视网膜的伤害越严重。所以,给半岁内婴儿拍照时,切不可使用闪光灯。

摇晃婴儿好入睡

有些父母喜欢抱着婴儿不停地摇晃使婴儿入睡,这种习惯不好,有可能引起“摇动婴儿综合症”。这是因为婴儿的大脑组织正处于发育阶段,固定性及对震动的耐受能力都很差。美国一位儿童专家说,常摇晃婴儿,会使婴儿智力减弱、脑子受伤、变得迟钝。情况严重时,婴儿可受到终身性脑损伤,甚至会危及生命。在摇晃中,大脑组织荡击着颅骨内部,引起大脑皮层膨胀,组织受到挤压,大脑缺血,从而导致脑损伤。因此,人们应该改掉摇晃婴儿的不良习惯。

婴儿洗澡能过频

婴儿洗澡过频,也有其弊端,如果洗澡次数过频,或洗澡时使用药皂及碱性强的肥皂,会因皮肤表面油脂去除而降低皮肤防御功能。因此,婴儿洗澡不宜过频,一般冬季每周2次,夏季每周3次也就足够了。

亲吻幼婴保健康

不少人见到活泼可爱的婴幼儿,总爱抱起来亲吻几下,这样做很不科学,对婴幼儿的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即使是健康人的口、鼻、呼吸道等部位,同样存在各种病菌病毒,照样会传染,据科学家研究证明,亲吻时,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传播,能给幼儿传染上10多种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百日咳及各种皮肤病等。幼儿的各部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抗御病毒的能力很弱,故而很容易感染疾病。

婴幼儿食用蜂蜜

蜂蜜不宜用它来喂养一岁以内的婴幼儿。自然界中到处都有肉毒杆菌的芽孢存在,芽孢耐低温也耐高温,甚至能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6~10小时。蜂蜜尤其容易受到该种芽孢的污染,成年人抵抗力强,食用此类蜂蜜后也不致于发病,但一岁内的婴幼儿抵抗力弱,吃了污染蜂蜜就可能引起中毒。

生活博士:

生活中,常见有些父母捏着幼儿的鼻子喂药,这样做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捏鼻喂药,很可能使药物呛进气管,使幼儿发生呛咳、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如药物较多,幼儿可因几分钟内缺氧而致死。其次,孩子有时会被水呛着,特别是患肺炎的幼儿被呛后会加重病情。

播放音乐益婴儿

有些年轻的家长在室内经常大声播放乐曲,其实这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特别是婴幼儿正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都很敏感、娇嫩,如果长时间在过量的音响环境中生活和休息,会使婴幼儿烦躁不安、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过量的音响既会伤害人的听力,又会引起内分泌、心血管和神经中枢系统面的疾病。现代医学表明,经常承受高音刺激,还会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要盲目扩大音乐的音量。

婴儿过早学坐好

一些年轻的父母让几个月的婴儿过早学坐,这样做会影响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让孩子勉强学坐,脊柱发育就容易变形,背部肌肉也会变得松驰,日后坐站就会无力。因为婴儿的骨骼含钙盐和其他盐类较少,脊柱柔韧,没有成人的特有弯曲。6个月以前的婴儿,脊柱和背部的肌肉缺乏支撑能力,因此,必须待婴儿七八个月时,在大人帮助下婴儿方可学坐。

儿童应常吃泡泡糖

有人认为多吃泡泡糖对牙齿有好处。其实儿童常吃泡泡糖有害无益。因为泡泡糖的主要添加剂是橡胶和增塑剂,虽然它的毒性较低,但长期食用,对儿童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儿童经常边吃泡泡糖边用手玩,这样还可造成一种不卫生的习惯。

孩子喝酒无大碍

有些家长常以喝少量酒来逗引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健康带来危害。因为孩子对酒的耐受性差,如饮酒过量,容易醉酒。儿童醉酒轻则影响健康,重则造成残废或死亡。醉酒时常表现为昏睡、全身抽搐,并易造成低血糖。儿童醉酒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所以应注意不要给孩子饮酒。

多吃葡萄糖有益

不少父母长期给子女食用葡萄糖。其实,这样做是不妥的,白糖先要在胃肠内经过消化酶的水解作用,然后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食用葡萄糖则可以免去转化的过程。但长期食用葡萄糖,就会造成胃消化酶分泌功能下降,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因此,长期给子女服用葡萄糖是有害处的。

细嚼慢咽不太好

有些人认为细嚼慢咽是浪费时间。其实,吃饭慢有其好处。进食时细嚼慢咽可延缓面部肌肉的衰老。实验表明,人们连续细嚼慢咽3~5个星期后,面部皱纹开始减少,面色逐渐红润。不少演员变的年轻除了音乐对神经系统的良好刺激作用外,还与面部肌肉因唱歌而常常有节律的活动密切相关。

乳牙有病不要紧

有的家长认为乳牙有病也不要紧,这是不对的。如果过早地拔除有病的乳牙,不仅影响咀嚼、发音,更重要的是缺失后邻牙倾斜,颅骨缺少生理性刺激,可造成牙颌畸形。因为乳牙的疾病不仅减少了咀嚼面积,而且还可影响其下的恒牙胚,甚至造成颌骨,颜面部疾病。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乳牙的保护和治疗,使孩子健康成长。

生活博士: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看法。一般儿童每天吃250克主食,再吃点豆类、鱼、蛋、肉等副食品,蛋白质即可满足需要。蛋白质吃得过多,会增加孩子肝脏、胃肠负担。时间久了会引起肝、肾受累,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等。

零食必然减食欲

有不少父母在两顿正餐间不给孩子零食吃,认为会减弱孩子的食欲,这种看法未必正确。通常,儿童每天会产生5~6次饥饿感。家长没有必要在两餐之间拒绝给孩子吃零食,事实上,许多营养专家提倡儿童每天吃份量较小的6餐。当然,如零食是油炸类等垃圾食品,那确实不好。但如是酸奶、水果、蔬菜制品等,儿童就会从中吸取营养,这样即使正餐时孩子食欲不高,父母也大可不必担心。

低脂肪饮食有益

脂肪对小孩是必需的。幼儿在两周岁前比以后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脂肪。对于幼儿来说,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奶或奶制品,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需要脂肪的供应,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需要依赖充足的热能。因此,婴儿在10~12个月之前,应尽量喂人奶。这之后可喂全脂奶粉,不要喂脱脂或低脂奶粉。

矿物质可增智商

许多人认为,给儿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提高智商,此说无根据。英国专家给一组儿童服用特制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补充剂,另一组儿童服安慰剂,服药后做智力检查。结果发现两组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没有显著差异。所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不能提高儿童智商。

多吃赖氨酸聪明

不少父母以为赖氨酸会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虽说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之一,摄入过多,它的代谢物在体内可产生有害物质,积聚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使儿童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儿童食物中只要有一定量的乳制品、蛋、肉,即可满足其对赖氨酸的需要。

鱼肝油防佝偻病

许多年轻父母常给孩子服鱼肝油,认为这样可以防佝偻病,这是欠妥的。经常服鱼肝油会产生维生素A或D的积蓄,发生中毒现象,影响小孩的健康和发育。如吃四滴,虽可满足维生素D需要,但同时也摄入了5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大大超过了儿童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维生素A中毒多发生在1~2岁小孩,表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和奇痒、饮食差、烦躁、口角破裂、肝脾肿大及骨骼发育异常。因此,长期给孩子服鱼肝油没有多大好处,可选用维生素D浓缩制剂来防治佝偻病。

小儿腹泻补鸡汤

婴幼儿腹泻时,一些父母喂孩子鸡汤,其实,这是不适宜的。给腹泻的小儿喂鸡汤,不仅不能增加营养,还可能造成小儿高钠血症。而人体每合成一克蛋白质即需0.55毫克当量的钾,人体为维持平衡,钠也大量进入血液和细胞液中,因而易患高钠血症。因此,小儿腹泻时不宜喝鸡汤。

小儿病愈应多补

小儿刚病愈,有些父母就不厌其烦地让孩子大量吃东西。这样会导致分泌的消化酶不足,消化和吸收能力低。孩子病愈时,虽体温正常了,但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小儿病愈初期吃些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慢慢的再增加其他营养。

多吃水果无害处

水果适量食用对身体发育确有好处,但是吃很多水果,并不正确。从生理角度上讲,进食过多水果,就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而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另外有些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酸类或发酵糖类,对牙齿有腐蚀性,易造成龋齿。因此,给孩子吃水果一定要适量。

生活博士:

一些家长往往喜欢给孩子吃含人参的食品,认为有滋补作用,这是错误的。祖国医学从不用人参给儿童治病,因为人参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吃了可能发生性早熟,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目前,加入人参的“保健食品”已成为热门货,如有人参糖、人参麦乳精、人参可乐等,家长不宜买含人参的食品给儿童吃。

儿童发烧吃鸡蛋

当孩子发烧时,父母总爱给孩子吃鸡蛋,其实,这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做法。据医学家研究,当鸡蛋进入机体分解后,会产生一定量的额外热量,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特殊动力效应在各种物质中,数蛋白的效应最大,它的额外增热量可高达30%左右。发烧的儿童吃了鸡蛋后,并不利于儿童退烧和恢复健康。

儿童不宜喝清茶

有些文章宣传儿童不宜喝茶,理由是儿童易患贫血,喝茶会加重贫血,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儿童贫血多为缺铁,只是在服用铁剂时不宜喝茶,因铁与茶中的酸化合生成铁盐,对胃有刺激作用,并妨碍对铁的吸收。不服铁剂药物,则不必禁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儿童每天喝1~2杯绿茶,可补充身体每天对维生素需要量的一半。茶叶中还含有许多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儿童喝茶,不但可获得许多养分,而且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营养越多身体好

不少年轻的父母常给孩子服用各种高级营养品,其实,孩子营养过剩并非好事,营养过剩的儿童,成年后体质、智力等各方面功能都会大大下降,因为,7~19岁是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期,如果此时营养过剩,免疫细胞就会过早发育,从而使人体内自身免疫力相对增高。因此,孩子并不是营养越多越好。

牙齿不好吃钙片

许多父母在孩子牙齿不好时,给孩子吃钙片,其实,这是没有用的。小儿出生时,乳牙的钙化基本完成,4~5岁时,恒牙的钙化也已基本完成,牙齿的大小、形态、结构都已定型。一旦孩子患牙病,吃钙片不会有任何疗效。

多喝糖浆好得快

小儿止咳糖浆已成为家庭的常备药。其实,喝得过多,是有害的。国内生产的小儿止咳糖浆多数含有盐酸麻黄素、氯化铵、苯巴比妥等药物成分,而盐酸麻黄素服用过多,会引起中毒,使小儿出现头昏、呕吐、血压上升、甚至休克等情况。因此,不能让孩子过多服用小儿止咳糖浆,而应按规定剂量服用。

孩子发烧要捂严

有些家长往往把高烧的孩子包得又厚又严,其实,这样做不利于病儿退烧。无论吃药、打针还是冷敷,目的是要使热有出路,退烧要遵循物理学的散热原理。因此,孩子发烧千万不要捂得太严。

儿童不患消化病

一般人都以为,消化性溃疡不会发生于儿童,这种观点不正确,如吃饭过晚,饮食过饱等都会引起溃疡。此外,有些儿童边吃边玩,有的儿童早起晚了,为上课而顾不上吃早饭都容易引起溃疡病。所以儿童患溃疡病主要与饮食无规律或无节制有关。

驱蛔虫药要忌油

许多父母在给小孩服驱蛔虫药时,都交代小孩要忌油,其实,这是误解。而现在山道年(过去的驱蛔药)已被淘汰,使用的驱蛔药是甲苯眯唑、丙硫咪唑,这些药物不会被油溶解,因此无需忌油。

长期补锌是上策

有些父母长期给孩子补锌,但是,这样做是不明智的。长期服用补锌药物,可能抑制其他元素,补充锌过量,会加重铜的缺乏,导致儿童贫血,过多补锌还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使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

孩子打喷嚏有病

很多家长,一遇孩子打喷嚏,就认为是患了感冒,其实,不必这么惊慌。每遇外界物质,如刺激性气体、刺激鼻粘膜时,正常人就会出现防御反射,这就是喷嚏。婴儿也一样,冷空气刺激鼻腔,也会引起喷嚏。喷嚏是作为人体的正常防御反射出现的,决不意味着感冒。因此,不必因喷嚏而惊慌。

生活博士:

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孩子在量体温时不小心将水银吞到了肚子里。这时,大人为防止发生水银中毒,立即给孩子洗胃或注射特效解毒剂,其实,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水银一般不溶解于水,也不与稀酸和各种碱发生反应,几乎不被人体吸收。口服金属水银是不容易引起中毒的,误服水银后,几乎全部从粪便中排出。

孩子出疹要忌口

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孩子出麻疹时要“忌口”,这种说法是切不可信的。因为孩子生病时抵抗力很差。若长期忌油,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造成维生素A缺乏,从而引起黑眼仁混浊、软化或溃疡。不保证足够的营养,不仅影响麻疹的痊愈,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小儿在患麻疹期间,一定要注意营养和合理饮食。

孩子弱视不要紧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患弱视不要紧,这是错误的观点。立体视觉是高级动物独具的高级精细视觉功能,是两眼从不同角度扫描、配合的结果。所以,弱视对儿童的危害不仅仅是造成视力低下不易矫正,而且更有害的是使孩子丧失立体视觉功能。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的人,不能从事需要精细分辨能力的科研工作,不能当外科医生。所以,家长应及时治疗孩子的弱视。

夜间磨牙有蛔虫

有些孩子入睡后常磨牙,家长怀疑是蛔虫作怪,其实,磨牙未必是蛔虫引起。除肠道寄生虫外,还有肠蛲虫病,植物神经紊乱,睡前吃的多,精神因素,如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由于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可见,夜间磨牙是有多种因素的。只有祛除了上述各种病因,磨牙才会逐渐好转。

外伤要打伤风针

儿童外伤后,父母总认为应该打破伤风针,其实未必如此。如果受伤儿童已经接受过正规全程的白(白喉)、百(百日咳)、破(破伤风)三联疫苗的免疫接种,那么,机体内已产生了足够的抗体,能有效地保护机体。这时,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仅疼痛、浪费,还因抗毒素为异种(通常是马)蛋白血清,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儿童外伤后是否打破伤风针要看具体情况。

睡觉打鼾很正常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睡觉打鼾是睡得深,其实,小孩睡觉打鼾是鼻咽腔增殖体过度肥大的结果。在孩子入睡时,被迫从口中呼气,引起打鼾。由于各种炎症导致增殖体过度肥大后,堵塞鼻后孔,使呼吸道变得狭窄不通畅。打鼾久了,会引起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精神萎靡以及渗出性中耳炎等疾病。因此,孩子打鼾要引起重视。

智商高定能成才

有人认为智商高的儿童将来就会成为人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智商是作为心理学家测试儿童智力发育情况的一种判据,有其局限性。它只能对被测者的记忆能力有所评价,并不能对其他能力作全面评价。同时,一个人能否成才,还与机遇和其他外部条件有关,至于坚毅、刻苦、热情、百折不挠等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是否能成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智商高不一定成才,现实生活中许多成才的人反而智商平平。

孩子越胖越结实

有些年轻的父母误以为自己的小宝宝越胖越结实。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随着皮下脂肪的增加,孩子呼吸幅度缩小,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供氧不足,总感到喘不过气来,使得体内各器官功能下降,影响智力。过胖还可使孩子在儿童期或成年后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病等。因此,必须预防孩子过胖。

出麻疹是正常的

有人认为,麻疹人人都要出,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提出“2000年人人健康”的目标,向全世界儿童提供包括麻疹在内的六种传染病疫苗,只要打好预防针,就可以不患麻疹。所以人的一生是可以避免出麻疹的。

生活博士:

一些年轻的父母,把小孩向上抛起又接住。其实,这种做法既危险又有害孩子的健康。高抛孩子有三点害处:1.可能失手坠落造成意外事故;2.会使孩子的头部受到震动,造成颈椎的损伤,甚至还可造成突然死亡;3.过度兴奋,从而常会出现夜里惊哭、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纠正儿童左撇子

对一些孩子用左手做事情,许多家长、教师常竭力纠正。科研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成熟程度不平衡,其中较发达的为“优势半球”,较不发达的为“弱势半球”。常人多为“右撇子”,即左脑呈“优势半球”,少数右脑呈“优势半球”的人为“左撇子”。因此,左与右偏用,只要形成“优势”,都是正常的。

顽皮孩子很聪明

常常听到人们说,顽皮的孩子一定比较聪明,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对875名8岁的顽皮儿童进行了长达22年跟踪和研究。结果证明,在8岁时他们刚刚开始显得顽皮,智商和同龄人不相上下,到了30岁,他们的智商却普遍低于同龄人。这显然是由于他们将过多的精力花在玩耍上,忽视了学习的结果。

打孩子后背后脑

家长往往顺手使劲打孩子的后背或后脑,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用力拍打孩子的脑顶、后脑和后背,由于局部压强和震动过大,很容易挫伤其中的神经系统,同时,对孩子的自尊心也是极大的损伤,因为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脑和后背的脊椎骨中。因此,做家长的还是要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不要一发火就打孩子。

孩子夹在父母中间睡

不少年轻父母晚上睡觉时,总喜欢把孩子放在中间,其实,这对孩子健康是不利的。孩子越小,脑耗氧量所占的比例越大,婴幼儿可高达1/2,人体中,以脑的耗氧量为最大。成人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5左右,而睡在父母中间的孩子,由于父母排出的“废气”对孩子双管齐下,就会使孩子面部形成一个供氧不足的环境。所以,婴幼儿最好单独睡。

硬枕睡觉更健康

有些地方习惯给孩子用装着小米甚至砂子的枕头,认为这样可使孩子头骨长得结实。其实,这不仅没有好处,对孩子的健康发育还十分有害。因为婴幼儿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不会翻身的婴儿,如果老是用硬枕头,更会导致婴儿颅骨变形,因此,孩子睡觉以不用枕头或用低软枕头为好。

孩子睡电热毯好

一些年轻的母亲让小孩也睡在电热毯上,其实,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害。由于被子温度升高,而居室的温度依然如故,里热外寒,使冷空气对小孩娇嫩的呼吸道粘膜加强刺激后,易引起粘膜干燥,出现口干咽痛。所以,给小孩睡电热毯是造成反复感冒的一个诱因。

孩子过早学走路

不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学会走路,其实,这并不好。爬行可使上肢得到锻炼,使大脑和心脏的位置降低,改善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循环,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所以爬行是人的身体各系统统一协调的动作。所以,当孩子6~7个月以后,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爬行,而不要急于教刚爬行的孩子站立练步。

发烧会烧坏脑子

发烧过度可以把脑烧坏,这是错误的看法。有些小儿在高烧数天后,变成了白痴,但这是他们患了脑膜炎的缘故。如果病不在脑部,无论如何烧,脑子都不会坏掉。所以,发烧是疾病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发烧不过是生病时的一种生理反应而已。

直腰端坐坐姿好

长时间以来,学校多要求学生直腰挺胸,双手背后,端坐听课,认为这样能防止驼背和认真听课。而事实上却并无充分的科学根据。发现直腰坐姿不利于腰椎间盘营养代谢,这样做反而增加了椎间关节和椎间盘后半纤维的压力,而这些恰是腰椎结构损伤和退行性变化的原因,进而导致腰痛、腰间盘突出等病,屈腰坐姿则恰好相反,有利减轻上述因素,对人体腰椎起保护作用。

考试前吃健脑药

临考前,吃补脑药来增强脑力,加强记忆力,其实,这样做未必有效果。健脑药不外以下几大类:精神兴奋药,参与脑代谢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兼具以上几类药物的作用的药物。除精神兴奋外其他作用均缓慢,大多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吃精神兴奋药虽可提高精神兴奋度,但会导致心跳、呼吸过快、还会有失眠、食欲下降等反应,不利于脑力消耗后的恢复。因此,临考前还是不要乱服健脑药为好。

生活博士:

许多父母很早就教孩子学写字,这对孩子的发育不利。这时的幼儿,肌肉发育还很不完善,会影响手指肌肉发育,三四岁幼儿控制能力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往往手不听大脑指挥,硬让幼儿一笔一划写字,会使他处在紧张的受压抑的状态中,还会影响幼儿运动中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