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小盲点大危害
10669700000022

第22章 5、心理保健

身体健康心理必然健康

这是对健康的一种典型误解。身体健康是指一个人无躯体疾病,但这并不等于是健康。国际卫生组织1981年就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不健康品德有问题

心理上的问题容易引发品德问题,但心里不健康道德未必就有问题,德育需要以良好的心育为前提,离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是很难成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德育。学校德育多从政治、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角度,规范学生的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社会学、心理卫生学的角度,以人为本,探讨人的内心世界,通常采用交友、倾听、接纳、参与、鼓励、辅导、训练等方式,注重在“自律”的基础上,悟出做人的道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个性在自觉意识中日趋完美。因此,不要把不同性质的行为问题简单归结为品德、纪律或心理问题。

心理有问题定有精神病

不少人认为,只要一有心理问题就意味着自己得了精神病,把心理问题看成洪水猛兽,相当一部分人有了心理问题不敢找老师,更不敢找心理医生,闷在肚里,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及时疏导,对一个人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如因对某事一时想不明白或遭到某种失败、打击而导致的困惑、苦闷与迷惘等,而精神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心理与行为上都属于异常的范畴,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低下,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已部分或大部分丧失,基本上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心理有问题只是少数人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经常发生,因而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4亿,其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约3000万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患病率为12.9%,表现为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等,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大学生则有16%~25.4%,而存在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几乎人人都有。可见,心理问题就像伤风感冒人人都会得一样,它具有全民性。

心理病必须请心理医生

心理问题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遇到的,一般的心理问题只要自我调适是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在能力,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解决的主要方法有放松疗法、自我暗示法、自我娱乐法、自我安慰法、运动疗法、宣泄疗法等。另外,还可以在聊天、购物、外出旅游、听音乐等生活方式中进行自我调适。就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教育活动而言,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自己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而不是替其解决。

不竞争可避免心理疾病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外部竞争和人们内心冲突必然会日益激烈,这就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更多的心理问题。那种认为少学习,少活动,少接触社会,就避免产生心理问题的想法,不仅不利于心理健康反而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相反,在各种活动中,人们刻苦训练,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压力,比学赶帮,提高能力,发展特长,开阔视野,会增强心理适应力和抗挫折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不变态心理就一定健康

心理变态其实是心理不健康的极端表现,心理健康是有一定标准的,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展与年龄增长相适应,能够正确、有效、独立地认识事物,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努力解决和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2.情感饱满稳定。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愉快欢乐的情绪,待人处世热情,较少有憎恨、沮丧、焦虑等心理;情感稳定而持久,不喜怒无常,不犯“冷热病”。

3.意志坚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根据目标自觉地采取行动。在行动中,不是三心二意,随风摇摆,勇于克服困难,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能分析原因,改进方法,继续坚持下去。

4.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受到打击时能保持镇静。由于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因而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

有心理问题的人很可笑

有人对心理问题十分过敏,同时又不屑一顾,喜欢用这个词取笑别人,其实,所有的人几乎都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心理困惑,困惑不排除则会演变成为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再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则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人际交往的烦恼,生活上的琐事等等,总会污染人们的心灵,所以,有一些心理困惑也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什么值得可笑的。

作心理咨询很见不得人

许多人觉得作心理咨询很难为情,总是要躲躲闪闪的,生怕别人看见,更有甚者反复犹豫是否去心理咨询,结果是旧病未了,又添新病。其实心理咨询决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解它的人不太多,能接受它的人就更少了。

作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

许多人对心理咨询的期望值非常高,总是希望通过一次心理咨询解决存在的所有问题。其实,心理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当然也不是一次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同时心理咨询需要咨访双方的互动以及来访人对心理咨询所得的对策的实践。所以说心理咨询往往需要多次咨询来解决问题,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需要多次咨询,有些简单的问题一次也就足够了。

生活博士:

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女性在事业上比较容易失败,其心理因素占了很大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不少女性内心都潜伏着心理误区。因此,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女性,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健康。

焦虑、抑郁不是病

偶尔因突发事件导致短暂的焦虑、抑郁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恐惧中,会引起失眠、浑身乏力、食欲不振、思维迟钝等,严重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双手冰凉、体虚多汗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焦虑、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仍得不到治疗,血压就会依赖性地升高,如果还有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就会发展成病态,导致肝癌、哮喘、高血压、心脏病等。

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

大家通常认为的“精神病”、“疯子”其实是重性精神病人,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它与一般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事实上,一般心理问题通过治疗很快就能恢复,但一些人往往不去治疗,结果越来越严重,甚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心病只需心药医

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非常排斥药物治疗,他们认为心理疾病是心病,需要“心药”进行抚慰和疏导,而身体并无疾患,因此不必使用药物。

事实上,焦虑、抑郁等症状不严重时,通过严格的行为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是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必须使用药物,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双管齐下疗效更好。

逃避竞争可以避免心理疾病

竞争必然会带来各种冲突,也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因此有些人害怕竞争,千方百计逃避竞争。殊不知,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外部竞争和人们内心冲突必然会日益激烈,这就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更多的心理问题。那种认为少学习,少活动,少接触社会,避免产生心理问题的想法,不仅不利于心理健康,反而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反,在各种活动中,人们刻苦训练,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压力,比学赶帮,提高能力,发展特长,开阔视野,会增强心理适应力和抗挫折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患精神疾病都是受刺激引起

一部分精神病患者发病前确实受到一定的精神刺激,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并没有受到精神刺激。精神刺激是外因,它要通过患者的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就是人对某种疾病的“易感素质”,包括遗传、大脑神经递质的分布等。

中药可以根治精神疾病

目前关于精神疾病的病因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所以就无从谈起根治。的确,中药在治疗精神疾病中有一定的作用,但许多宣传夸大了中药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作用。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还主要依靠西药,可同时辅以中药治疗,尚未有系统的研究证实中药可以根治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只能出现后治疗

其实心理健康问题是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调适的,对心理健康问题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精神药物会使患者变得痴呆

应当承认使用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副作用,但药物本身不会引起患者痴呆,有些病(如精神分裂症)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最终真得可能会成为痴呆。

做人就应该追求完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被别人拒绝或否定。为了避免不完美,他们不惜多花许多时间、气力去做事情,结果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效能,甚至使人际关系很僵,被周围的人冷落,使内心更加孤独。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摒除追求完美的误区。

成人磨牙很正常的误区

很多成年人睡眠中会磨牙,在排除生理疾病引起的磨牙后,应注意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分析,磨牙是心理受挫的一种表现,原因有二:当人为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在梦中或睡眠中会磨牙;当生气、焦虑、愤恨、悲观时,通常会磨牙,代表一种受挫和不满意的心理状况。成人磨牙是心理疲劳的一种特征,应当注意休息和调整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的时间太长,则可能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

过于羞涩显得很矜持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拒绝结交新的朋友,对自己薄弱的社会交际产生孤独、忧愁的情绪。这种情况心理学家称为“社会焦虑症”。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自信心,学会向他人微笑,只要坦然地认识病情,并且应用正确的方法,剖析自我,了解是什么样的情境、地方、人最令自己害羞,彻底康复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微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抑郁症总是和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无趣、无助、行动迟缓等词联系起来,很少人将抑郁症患者与微笑联系起来,这是不正确的。很多抑郁症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笑对旁人,这种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而违心地强作欢颜。甚至有自杀企图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痛苦体验而强作欢颜,以此逃避家人朋友的注意,为自杀创造条件。这些抑郁症患者,笑过后会陷入更深的孤独、寂寞和极端的抑郁境地。因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美容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