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子商务概论
10669600000030

第30章 1 网络支付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支付、资金流如何在网上实现流转以及网上银行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体目标如下:

1.理解网络支付的功能,网络支付体系的构成。

2.了解网络银行运行的机制。

3.掌握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概念及支付的流程。

4.了解移动支付以及手机钱包。

5.掌握网上常见的几种支付工具。

商务活动中的支付活动是整个交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支付环节之前,交易处于意向阶段,而一旦实现安全、正确的支付,则往往意味着交易成功。

在线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本质特征,如何安全、正确、快捷、低成本地在线完成支付过程,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实现了安全、快捷的网上支付,电子商务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6.1.1 网络支付及其特征

网络支付,也称网上支付,英文可定义为Net Payment,就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各种电子货币为媒介,通过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以电子信息传递的形式实现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功能。可以看出,网络支付带有很强的Internet烙印。

从电子支付与网络支付的发展及概念可以看出,网络支付可以认为是电子支付的一个最新发展阶段,或者说,网络支付是基于Internet并适合电子商务的电子支付。网络支付比现在流行的信用卡、ATM存取款、POS支付结算等电子支付方式更新、更先进一些,将是21世纪网络时代里的主要电子支付方式。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较,网络支付具有如下特征:

(1)数字化的传输方式。网络支付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其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款项支付;而传统的支付方式则是通过现金的流转、票据的转让及银行的汇兑等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完成款项支付。

(2)开放的支付平台。网络支付的工作环境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如互联网);而传统支付则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作。

(3)网络化的环境。网络支付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如Internet、Extranet,而传统支付使用的则是传统的通信媒介。网络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如联网的微机、相关的软件及其他一些配套设施,而传统支付则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4)结算过程的虚拟化。由于网络支付是依靠网络的信息传递来完成,结算过程是无形的,并不需要像传统的支付和结算过程中有明确的参与主体,通过印章、签字等方式来进行。这就需要通过密码保护,软、硬件的加密、解密系统技术来确保在虚拟网络化结算过程中的安全和正确。

(5)网络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和经济的优势。用户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微机,足不出户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成本仅相当于传统支付方法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6.1.2 网络支付的基本功能

虽然网络支付体系的基本构成和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不尽相同,但安全、有效、方便、快捷是所有网络支付方式或工具追求的共同目标。对于一个实用的网络支付与结算系统而言,它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基本功能:

(1)认证交易双方、防止支付欺诈。能够使用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实现对网上商务各方的认证,以防止支付欺诈。为实现网上交易与支付的安全性,对参与网上贸易的各方身份的有效性进行认证,通过认证机构或注册机构向参与各方发放数字证书,以证实其身份的合法性。

(2)加密信息流。能够使用加密技术,对相关支付信息流进行加密。可以采用单密钥体制或双密钥体制进行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可采用数字信封、数字签名等技术加强数据传输的保密性与完整性,防止未被授权的第三者获取信息的真正含义。例如,防止网上信用卡密码被黑客破译窃取。

(3)确认支付电子信息的真伪性。为了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者建立、嵌入、删除、篡改、重放等,完整无缺地到达接收者一方,可以使用数字摘要技术,防止伪造假冒等欺骗行为。

(4)保证交易行为和业务的不可抵赖性。当网上交易双方出现纠纷,特别是有关支付结算的纠纷时,网络支付系统必须在交易的过程中生成或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迅速辨别纠纷中的是非,系统能够保证对相关行为或业务的不可抵赖性。

(5)处理网上贸易业务的多边支付问题。支付结算涉及客户、商家和银行等多方,传送的购货信息与支付指令信息还必须连接在一起,因为商家只有确认了某些支付信息后才会继续交易,银行也只有确认支付指令后才会提供支付。为保证安全,商家不能读取客户的支付指令,银行不能读取商家的购货信息,这种多边支付的关系能够借用系统提供的诸如通过双重数字签名等技术来实现。

(6)提高支付效率。整个网络支付结算过程对网上贸易各方,特别对客户来讲,应该是方便易用的,手续与过程不能太繁琐。应该让商家与客户感到快捷,这样才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效率,发挥网络支付结算的优点。

6.1.3 网络支付体系的构成

网上支付几乎要涉及电子商务活动的所有实体,它的实现需要一个有网络连接的所有实体所组成的复杂体系的支持,网络支付与结算的过程要涉及电子商务活动参与的主体(由客户、商家、银行和认证中心四个部分组成),网络支付与结算体系也相应地由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主体、支付方式以及遵循的支付协议等几个部分组成。而支付功能的实现要通过在线商用电子化机制以及Internet中的交易信息来体现。网上支付的交易安全保证则通过网络交全认证机构的全过程认证以及互联网本身的防火墙、信息加密措施以及对恶意攻击和欺诈的实时跟踪检测防卫措施来实现。

(1)交易主体:网上支付系统的交易主体首先应该包括买(消费者或用户)卖(商家或企业)双方。

(2)安全协议:网络支付系统应有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或安全套接层协议等,这些涉及安全的协议构成了网上交易可靠的技术支撑环境。

(3)金融机构:包括网络金融服务机构(含第三方支付)、商家银行和用户银行。

(4)认证体系:公开、安全的第三方认证体系可以在商家和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时为其颁发电子证书,在交易行为发生时对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5)网络基础设施:电子支付建立在网络平台之上,包括Internet、企业内联网,要求运行可靠,接入速度快、安全等。

(6)法律和诚信体系:法律体系属于网上支付与结算的外部环境,是由国家及国际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实现的。另外,还要依赖于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

(7)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可靠的电子商务网站以及网上支付工具(电子货币,如数字现金、电子支票、信用卡、电子现金)等。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体系的基本构成即为电子商务活动参与各方与网络支付工具、支付通信协议以及外部环境的结合体。

6.1.4 网络支付的基本流程

目前,互联网利用网络支付的技术已较为成熟,虽然不同支付系统的支付流程的具体过程会有些差异,但是基本的流程都是一致的,下面是基于Internet平台的网络支付基本流程:

(1)客户接入Internet,通过浏览器在网上浏览商品,选择货物,填写网络订单,选择应用的网络支付结算工具,并且得到银行的授权使用,如银行卡、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电子支票或网络银行账号等。

(2)客户机对相关订单信息,如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在网上提交订单。

(3)商家服务器对客户的订购信息进行检查、确认,并把相关的、经过加密的客户支付信息转发给支付网关,直到银行专用网络的银行后台业务服务器确认,以期从银行等电子货币发行机构验证得到支付资金的授权。

(4)银行验证确认后,通过建立起来的,经由支付网关的加密通信通道,给商家服务器回送确认及支付结算信息,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给客户回送支付授权请求(也可没有)。

(5)银行得到客户传来的进一步授权结算信息后,把资金从客户账号上转拨至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银行账号上,借助金融专用网进行结算,并分别给商家、客户发送支付结算成功信息。

(6)商家服务器收到银行发来的结算成功信息后,给客户发送网络付款成功信息和发货通知。至此,一次典型的网络支付的结算流程结束。商家和客户可以分别借助网络查询自己的资金余额信息,以进一步核对。

以上网络支付的一般流程只是对目前各种网络支付结算方式应用流程的普遍归纳,并不表示各种网络支付方式的应用流程完全相同,但大致遵守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