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青年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对为人处世之道也很精通,尤其善于给别人戴“高帽子”,而且每一次都是“百发百中”。
这位青年后来被国王任命为地方官。赴任之前,他特地去向老师拜别。
老师说:“地方官不容易当,你要小心谨慎为好。”
青年说:“老师放心,我准备了高帽一百顶,逢人便送一顶,这样,恐怕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师听了很生气,当场训斥他:“从政为官,不可搞邪门歪道,哪有像你这样办事的?”
青年说:“老师这话很对,不过当今这个世界上,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个?”
老师听了,转怒为喜,点点头说:“你这一句话倒也说得很对!”
青年从老师那里辞别出来后,笑着对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如今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人们通常把当面说奉承话叫做“戴高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人不但爱好美食、美色,也爱好美言。好听的话,有谁不愿意听呢?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别人如此,我们自己也如此。
当然,对于戴“高帽子”必须掌握好一定的度,而且要用辩证的眼光看。既要善于适度地利用戴“高帽子”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喜爱,也要避免陷入阿谀奉承、一味溜须拍马的露骨境地;既要善于给别人戴“高帽子”,也要善于鉴别人家给自己送的“高帽子”,尤其要提防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但掌握不好尺度,则会流于下流、卑鄙。一位哲人说:“拍马屁绝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空口说白话地喊几声‘万岁’或‘伟大的上帝’就算得了数的;除了聪明才智会窥探‘上头’的意向,还非要有具体表现不可。而那表现有时简直非常血腥,和你的骨肉相连,肢体相连,人性人格相连。不能牺牲这些,就不算真正拍了马屁,也就未必能真正得到‘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