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努尔哈赤全传
10668500000002

第2章 神鹊后裔与移兰豆漫

佛库伦吞朱果的满族神话,除了反映满族先世同样经过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和以鹊为神、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外,还蕴含着一个启示: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的广阔地域,是努尔哈赤先世历史久远、气势磅礴的历史活动舞台。

在女真各部互争雄长、社会激荡的动乱岁月里,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塔克世和额穆齐的长子努尔哈赤,在明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诞生了。

在叙述努尔哈赤的先世家族之前,如果先从女真人中广泛流传的一个发生于白山黑水间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说起,那么对女真的了解不仅会清晰亲切,而且会饶有兴味。

祖国东北最高山脉长白山,它的主峰白头山插向天际,时而隐没入浩茫的云海,时而显露出洁白的峰巅。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峰,海拔二千七百九十四米,峰顶四时积雪,一片白皑,云雾朦胧。长白之山,山顶有池,称为天池。长白山天池为图们、鸭绿和松花三江之源。从长白山发源的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条大江,图们江向东流入日本海,鸭绿江向南流进西朝鲜湾,松花江在依兰西北会牡丹江、又在同江与黑龙江合流后,注入鄂霍次克海。

在天池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布勒瑚里湖,“池深而圆,形如荷盖”。布勒瑚里湖,清水粼粼,景色迷人。长白山和布勒瑚里湖以它奇伟秀丽的景色和神话般的迷人魅力,吸引着勤劳智慧的女真人。在女真人中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

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一泊名布尔湖里。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古伦,浴毕上岸,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色甚鲜妍。佛古伦爱之,不忍释手,遂衔口中,甫着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姊曰:“吾觉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姊曰:“吾等曾服丹药,谅无死理;此乃天意,俟尔身轻,上升未晚。”遂别去。(《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

后来佛库伦(佛古伦)生下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氏,名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长大成人,举止非凡,相貌奇伟。佛库伦给他一条船,让他乘船顺牡丹江而下,穿过丛林峡谷,到了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的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南)地方。以后仙女佛库伦升天去了。这个仙女所生的布库里雍顺,就成为满洲的始祖。

神话故事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自然现象常和社会现象发生联系,因此在神话里常常是表现了加工过的自然界,也表现了加工过的社会现象。

佛库伦吞朱果的满族神话,在汉族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殷商的始祖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的故事。满族的神话与汉族的神话,如出一源,极为相似——既有奇异多彩的幻想,又有历史事实的影子。它除了反映满族先世同样经过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和以鹊为神、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历史以外,还表明了满族人民对他们共同祖先的崇敬心情。这个神话故事蕴含着一个启示: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的广阔地域,是努尔哈赤先世历史久远、气势磅礴的历史活动的舞台。

努尔哈赤的直系祖先,史料最早的记载是元末的猛哥帖木儿。《燕山君日记》记载:“斡朵里乃大金支裔也。”(《燕山君日记》第50卷)可见猛哥帖木儿乃是大金的后裔。元朝在后世称为建州女真的地区,设置五个万户府,任命五个万户……猛哥帖木儿曾是元末的五个万户中的一个万户。到了明初,居住在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附近有五个万户中的三个万户,就是胡里改万户古论·阿哈出、斡朵里万户夹温·猛哥帖木儿和托温万户高·卜儿阏。朝鲜《龙飞御天歌》记载:

如女真,则斡朵里、豆漫、夹温·猛哥贴木儿,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托温、豆漫、高·卜儿阏。

这里的斡朵里、火儿阿、托温,为地名,分别是三城。豆漫的汉译是万户,为元代职官,所说的就是斡朵里、火儿阿、托温三个万户。夹温·猛哥帖木儿、古论·阿哈出、高·卜儿阏,其中的夹温、古论、高分别是姓,猛哥帖木儿、阿哈出、卜儿阏分别是人名,这三个万户,分领其地,分统部众。

猛哥帖木儿的驻地斡朵里城,曾是辽、金、元三朝的北方重镇。在这个地区环居的女真三部,夹温·猛哥帖木儿的斡朵里部、古论·阿哈出的胡里改部和高·卜儿阏的托温部,习称为“移兰豆漫”。“移兰”为满语ilan的对音,意为三;“豆漫”为满语tumen的对音,意为万,引申为万户。“移兰豆漫”即三个万户府。万户的官职是世代相袭的。猛哥帖木儿的祖辈世袭为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统领所属女真军民,为元朝政府,耕猎纳贡,镇抚北边。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东北地区成为明朝疆土,东北民众成为明朝臣民。

在洪武朝,猛哥帖木儿仍任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但是,由于故元势力的掠扰,兀狄哈人的侵扰,社会秩序的失衡,民族之间的纷争,部族之间的攻战,明初的东北地区,社会呈现混乱局面。猛哥帖木儿遂率领斡朵里女真部民,溯牡丹江避乱流徙,几经辗转,饱历艰辛,先移居凤州(今吉林省海龙县地带),又南迁到珲春河流域居住。约在洪武九年(1376)至十七年(1384)之间,猛哥帖木儿又率部众,离开珲春河畔,南渡豆满江(即图们江),进入朝鲜东北庆源、镜城一带居住。洪武二十一年(1388),再南移到图们江下游斡木河(今朝鲜会宁)一带地方居住。猛哥帖木儿在斡木河地带,既农耕植谷,也打围放牧。

时朱棣为燕王,北征故元势力,曾兵至斡朵里城地带。据朝鲜史书记载,朱棣“为燕王时,纳于虚出女”(朝鲜《李朝太宗大王实录》第8卷)。于虚出即阿哈出。后率胡里改部迁至松花江支游辉发河的凤州地区。

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阿哈出在朱棣“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不久,到应天(南京)“朝贡”。明廷在胡里改部诏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命阿哈出为指挥使,继续招抚女真各部。明成祖朱棣在招抚女真诸部的敕谕中说:

今朕即大位,天下太平,四海内外,皆同一家。恐尔等不知,不相统属,强凌弱,众暴寡,何有宁息之时?今听朕言,给与印信,自相统属,打围放牧,各安生业,经商买卖,从便往来,共享太平之福。(朝鲜《李朝太宗大王实录》第7卷)

明永乐帝派钦差千户王教化等持谕前往斡木河,招抚猛哥帖木儿,表彰他“能恭敬朕命,归心朝廷,朕甚嘉之”。

猛哥帖木儿受谕后,随钦差千户王教化等,于永乐三年(1405)底到南京入朝。明成祖“授猛哥贴木〔儿〕建州卫都指挥使,赐印信、鈒花金带,赐其妻幞卓、衣服、金银、绮帛”(朝鲜《李朝太宗大王实录》第11卷)。

猛哥帖木儿受明廷招抚后,于永乐九年(1411)四月,率部众前往凤州,与建州卫阿哈出同住一地。猛哥帖木儿迁到凤州后,更加密切了同明廷的关系。永乐十年(1412),猛哥帖木儿入京朝贡述职,明廷考虑到他和阿哈出原来皆为元朝的万户,现在却是建州卫管辖的部属,显然不妥。因此,增设建州左卫,命猛哥帖木儿领其卫,任指挥使。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猛哥帖木儿是明成祖的亲戚。猛哥帖木儿以皇妃“骨肉之亲”和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双重身份,于永乐二十年(1422),被征调率领部属随从永乐帝反击鞑靼部阿鲁台纵兵“劫掠”的漠北亲征。战争结束后,猛哥帖木儿到了北京。时辽东地区屡受鞑靼和兀良哈铁骑的蹂躏,猛哥帖木儿担心再罹骚扰,请求迁回斡木河。同年九月,永乐帝敕准猛哥帖木儿复还朝鲜斡木河地面居住。

永乐二十一年(1423),猛哥帖木儿“率正军一千名,妇人小儿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分批返回斡木河“旧居耕农”(朝鲜《李朝世宗大王实录》第20卷)。他迁住斡木河之后,仍同明朝政府保持密切的臣属关系,并为明廷悉心任事。如在五年之间,猛哥帖木儿曾三次到北京“朝贡”。

永乐十一年(1413)十月甲戌(二十八日):

建州等卫都指挥李显忠、指挥使猛哥帖木儿等来朝,贡马及方物,特厚赉之。(《明太宗实录》第144卷)

永乐十四年(1416)二月壬午(十九日):

赐建州左卫指挥猛哥帖木儿等宴。(《明太宗实录》第173卷)

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己巳(十二日):

建州左卫指挥猛哥帖木儿奏举其头目卜颜帖木儿、速哥等,堪任以职,命为指挥千百户。(《明太宗实录》第185卷)

永乐帝在位二十二年,死后子朱高炽继位,年号洪熙,是为洪熙帝,继位八个月死去,孙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德帝。宣德元年(1426)正月,猛哥帖木儿受到朝廷封赐:

命建州左卫指挥佥事猛哥帖木儿为都督佥事,赐冠带。(《明宣宗实录》第13卷)

宣德八年(1433)二月“朝贡”时,猛哥帖木儿又被封为右都督、都指挥佥事。在这次“朝贡”之后,猛哥帖木儿和弟凡察、长子权豆(阿古),并随同明辽东都指挥佥事裴俊等一起返回斡木河,协助明廷管束杨木答兀的人马,引发斡木河之变。

杨木答兀为辽东女真豪族,在开原任千户。他在不受管束、屠城剽掠后,“挈家逃窜”至斡木河。宣德八年(1433)六月,明辽东都指挥同知裴俊奉旨,率领官军一百六十一名,赍(jī,带着)敕前往斡木河,收取杨木答兀所掠人口。裴俊一行于八月二十七日,到斡木河地带下营。猛哥帖木儿率弟凡察、子权豆及兵马往会裴俊一行。闰八月十五日,杨木答兀伙同古州女真部(即“七姓野人”)阿答兀等三百余人马,群骑冲突,前来抢杀。猛哥帖木儿及弟都指挥凡察、子指挥权豆等,奋力保卫裴俊一行。经过激战,杨木答兀等势绌力穷,夺路而逃。但是,凡察、权豆及明军四人受伤,所载赍赐物品及马二十八匹被杨木答兀抢去。猛哥帖木儿同裴俊追赶杨木答兀至河的北岸。后杨木答兀纠合八百余人马,披挂明甲,气焰汹汹,到猛哥帖木儿、凡察、权豆等住家和裴俊营寨,攻破栅墙,包围房舍,放火焚烧,肆行抢掠,致“猛哥帖木儿、阿谷等男子俱被杀死,妇女尽行抢去”(朝鲜《李朝世宗大王实录》第62卷)。猛哥帖木儿次子董山(童仓)被掳走,弟凡察负伤出逃。建州左卫受到了重创,寨破人亡,劫难空前。

猛哥帖木儿生前曾受明廷封赐印信、衣袭、绮帛、金带,并曾先后多次到京“朝贡”。猛哥帖木儿“归心朝廷”的诚耿忠心,对他的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后裔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