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0668300000009

第9章 要不断激励学生前进

教师要想让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潜能都得到充分而生动地挖掘,就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技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将学生的潜在能力开发出来,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由之前的消极的“要我学习”积极地转化成主动的“我要学习”。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一种能够将人的动力激发出来,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激励也是心理学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行为科学的实验也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她的能力仅能发挥到20%到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到90%,这充分说明运用激励机制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

英国教育部门对优秀教师评比中,就有激励技巧这一条标准。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认为:激励技巧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技巧之一,教师只有善于激励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成功和进步。

教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都得到充分地发掘,那么就一定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技巧,将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由消极的“要我学习”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学习”。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教师在身边的不断激励,特别是当学生面对挫折失败亦或是成功喜悦的时候,更需要给予学生安慰亦或是鼓励,这时的学生更加希望教师能给予自己公正的评价亦或是十分积极的肯定。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多地运用激励的工具,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

从教师的口中说出“很好,再试一试”“你用词非常正确”“很好,你有独立的见解”“你的动手能力很强”等语句,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却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表扬,是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

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出一种情景,让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进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特长和闪光之处,减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感,教师要竭尽所能地多给予学生赞扬以及肯定,从而令学生们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自信,激发学生对于成功更高的追求。

有人说:“一个个爱迪生就是在教师的批评、责怪声中消失的。”那么,身为教师的你是否对学生有过责怪和谩骂呢?是否曾有过类似过激的举动呢?

请你仔细回想一下自己上课时的情境,是不是时常会走下那个庄严的三尺讲台,让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并且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答对问题时,你会经常轻轻拍他们的肩或头以示鼓励吗?当学生打瞌睡或是“走神儿”时,你会给予及时、善意的提醒吗?

教师给予的激励,能够成为学生们不断奋发图强的极大动力,也能够成为学生们树立自己前行的坚定的目标。作为教师,你一定要切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促进他们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

教育激励是激发学生努力的动机,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的时候正确行动的一种教育的过程。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并非只用某一种模式,有时是交互使用的。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概括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模式。

(1)目标激励模式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吸引学生努力的将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一种激励的模式。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对小学生设置的目标尤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远,只能是近期的,有时甚至就是当时能实现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可以将目标定得更远一点了。对于青少年来说,激励目标的高远一般与其年龄成正比例关系。因此,目标有远近之分、高低之分、个体的与集体的之分(比如争创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就是集体争取实现的目标)。目标激励的模式还能够分很多种。一是信仰目标激励。信仰涉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信仰目标激励似乎比较抽象,对少儿来说要使其具体化。二是道德目标激励。道德目标是分层次的,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要激励学生对成就感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绩都给予充分地鼓舞和肯定,要激励学生们不断去追求更新的成就,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定要多加鼓励。比如对很少回答问题的小孩,即使答错了,也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成就目标很多,大的比如考上名校、竞赛获奖、争当三好学生,小的如争取习作发表、小制作参展、在晚会上演出、书画作品展出、回答问题得到表扬等。

(2)典型激励模式

所谓典型激励,也就是运用突出的、的典型的人或者是时间对学生进行激励的一种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所以,教师主要运用先进的典型来对学生进行激励的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落后的典型反面鞭策学生,让学生们引以为戒。用典型激励学生时,既要注重以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科学家、爱国人士的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也要通过讲雷锋、赖宁等人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学生。特别是还要多利用学生身边一些活生生的先进的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各种类型的典型很多,有爱国将士、革命英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模式典型,也有科学精英、发明大王、文学巨匠、艺术大师、企业大腕、技术能手、体育明星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典型,还有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教师用先进的典型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中发现、培养、树立各种先进典型,这样既是对各种先进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此激励其他学生,使他们向标杆式的同学看齐,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

(3)信任激励模式

所谓信任激励,是激励的主体运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以及关怀的一系列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励的一种行为模式。信任激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激励可分为多种:

①工作信任。教师可以将某一项工作交给学生负责或者处理,依靠这样来培养学生工作的能力。如让学生负责班组工作、团队工作、文体工作、科代表工作等,学生会很负责任地去完成老师和同学交给的任务。有的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这种方法很好,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在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

②人格信任。能够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将所谓的“师道尊严”废除掉,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们的尊严,教师要讲求民主,崇尚平等,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十分充分地发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以及主人翁的意识,对自己提出要求,努力将各项工作以及自己的学习搞好。

③成就信任。信任能够使学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取得成就。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充分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无动于衷,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成就感。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一般甚至是比较落后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懂得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不能总是用老眼光来看自己的学生,也不能总是盯着学生不足的地方。要多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支持、关心、鼓励、理解、宽慰等,使学生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

⑤友谊信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教师要让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感受是亲切、和蔼、温暖、可亲可敬的,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建立友谊,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加倍的努力,教师的激励也才能收获到成效。

卡耐基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从而进步向上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