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73

第73章 举着大刀的“祈祷者”——螳螂与速度计

小问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说苑·正谏》里讲的故事。意思是螳螂正要捕捉蝉作为美餐,想不到黄雀在后面正想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看见眼前有利可图,不知祸害就在后面。不容置疑,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中,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不过,螳螂非常有“能耐”,是一位“举着大刀的祈祷者”,让无数小昆虫望而生畏。那么,它的“大刀”为什么挥得又准又快,秘密在哪里?

螳螂悄悄地隐蔽在植物丛中,当面前有苍蝇出现的时候,它转动着头,眼睛瞄准着,然后挥动刀钩,迅速扑击。速度之快,实在惊人,前后只有0.05秒钟,苍蝇还没有丝毫察觉到情况,就命丧黄泉了。那么,螳螂为什么能这么准确、迅捷地击倒灵敏万分的苍蝇呢?我们都知道,把行动敏捷的苍蝇作为腹中美食那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论功劳,不仅是因为螳螂有一对大剪刀似的前爪,关键是它还有一对非常特别的藏着“速度计”的眼睛。

原来,螳螂的眼睛是由几千个小眼组成的“复眼”。它能清楚地感觉到苍蝇飞过的每个连续动作,所以做到弹无虚发,“刀”起“头”落。螳螂的双眼虽然不会转动,但头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眼观六路。当它跟踪猎物时,头的转动压缩颈前的感觉丛毛,一边的感觉丛毛受到压力,丛毛便被压弯,一边压力减少了,丛毛又伸直了。这些刺激、变化,立即由毛茎部的感觉细胞传到大脑,从而指挥它发出一系列的动作,指挥举在胸前的两把锯刀般的大前足迅速出击,而且是一击致命,小昆虫根本来不及“躲闪”就成了它的猎物。可以说,螳螂的眼睛配上头上的感觉绒毛所组成的发现和瞄准系统,比成吨重的现代电子跟踪系统还要灵敏百倍!

受此启发,人们给导弹装上了模仿螳螂复眼的虫眼速度计,它能迅速地测定导弹与目标间的相对速度,并指示导弹不断调整方向与速度,一举将目标击毁。它还可装在飞机上,用来测量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飞机有了这种“眼睛”,在着陆时就能随时测知它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既不会飞得太慢而耽误时间,也不会飞得太快而飞过了头。

“小档案”

象鼻虫是昆虫王国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已达600多种之多,仅在我国台湾产的象鼻虫至少有141种。看到这类昆虫令人不由得想起大象的长鼻子,因为它们的口吻很长,所以这类昆虫被人们称为象鼻虫。象鼻虫是一种甲虫,也能根据眼睛测量的“数据”,算出自身相对于地面的飞行的速度。它的着陆动作总是十分完美,不会飞得太慢而失速,也不至于飞得太快而飞得过头。科学家根据象鼻虫的速度计,可以测量出火箭攻击各种目标的相对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