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66

第66章 亿万年前的“礼物”——恐龙与钻头

小问号

恐龙是繁盛于中生代的一类爬行动物,与传说中的“龙”无关。它的种类繁多,大小也各不相同。一般是体大头小,大的长约数十米,重可达四五十吨,小的却不到一米,生活于陆上或水中。解放后我国发现了很多完整的恐龙化石,如青岛龙、马门溪龙等。最凶残的恐龙是霸王龙,最大的恐龙要算“梁龙”,最重的恐龙要算腕龙。不幸的是,中生代后恐龙家族全部灭绝,结束了在地球上横行霸道的历史。不过,人们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意外地得到了一件“礼物”……

恐龙在地球上曾经生活了1亿3千多万年,种类繁多,是当时地球的统治者。现在,恐龙已经绝了种,人们只能从恐龙的一些遗迹,如化石等了解它的情况。

恐龙是史前巨型爬行动物,为了维持生命,这种庞然大物每天至少得吃好几吨的食物,但是,它却长着一张小嘴。大家不禁要问:这个大型动物是怎样解决摄食问题的呢?鸭嘴龙是恐龙的一种,科学家在研究它的化石后发现,鸭嘴龙头骨前部和下颌骨向前延长,从而形成了扁阔的嘴,同鸭嘴非常相似,因此而得名。鸭嘴龙的嘴巴里长着很多牙齿,牙齿的结构非常特殊,一排排的,在牙床上重叠地长着,大约有400~600颗。这一排排的牙齿,可以在水中铲食植物。这种特殊的器官,是它长期对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有趣的是,如果上面的牙齿磨去,下面的牙齿依次递补上去。鸭嘴龙的一生中至少要消耗掉上千颗牙齿。更有趣的是,为了防止牙齿磨损后无法吃东西,它的牙齿还是双层的。外层的牙齿不能使用了,内层的牙齿就自动递补上去,照常使用。

这种牙齿结构真是举世无双!人们受到鸭嘴龙牙齿结构的启示后,模仿鸭嘴龙牙齿的排列形状,设计制造了一种恐龙钻头。这种钻头装成两层,内层的齿嵌在较软的材料上,当外层的齿磨坏了不能使用时,钻头继续旋转,就会将这层软材料磨掉,露出内层的齿,于是钻头又可以继续钻进了,不需要经常调换钻头可以继续钻探,钻进的速度是一般钻头的1.5~2倍。

真想不到,史前生物鸭嘴龙也能为现代科学技术做出贡献,或者说,亿万年前的恐龙家族成员给现代人送来了一件价值不可估量的“礼物”。

“小档案”

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晋朝时代,四川省五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举世公认的恐龙化石发现年代是19世纪,是一条禽龙。1822年3月的一天,法国医生曼特尔的夫人在一条新修的公路旁,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动物化石。曼特尔先生看到这么大的牙齿化石惊呆了。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鉴定。居维叶根据他掌握的动物学知识,判断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后来,曼特尔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认为这些化石属于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