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48

第48章 长翅膀的“渔翁”——食鱼蝠与反潜机

小问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被美誉为“海底蛟龙”横空出世,直至20年后才遇上克星“猎潜艇”。到了20世纪60年代,核潜艇又诞生了,而且这种潜水艇动力大、速度快、续潜时间长,并可以携带多枚水下发射的中、远程导弹,令敌手闻之胆寒,于是在大海里称雄一时。后来,反潜机的发明使它在水下活动不得不悄然收敛许多。那么,善于仿生的科学家是怎样发明反潜机的,又是模仿哪种生物来完成这一重要发明的?

核潜艇在水下高速行驶,简直是来无影去无踪,海面上的舰船根本无法跟踪。那么,高空飞行的飞机又怎么样才能发现几百米深的海水里藏有潜艇呢?科学家受食鱼蝠的启发,终于发明出反潜机才总算让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了一些眉目。

蝙蝠的食性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蝙蝠以捕捉小昆虫为生。在遥远的南美洲,还有一种特别奇怪的蝙蝠,常常在水面上飞翔,一旦发现水里有鱼,那粗壮的后肢和弯曲的尖爪,立即向水里伸出,把鱼抓起来边飞边吃。人们称这种蝙蝠为“食鱼蝠”。

原来,食鱼蝠在飞掠水面时,向水里发射出超声波,并能收听到回波,探测水中游动的鱼类活动情况。因为鱼体90%以上是水,几乎不反射水下的声波,但充满空气的鱼鳔对声波却是“不透明”的屏。超声从鱼鳔上反射回来,回声到达空中的蝙蝠时,声音的能量会损失掉99.9%;如果声音垂直射入水面,也只有0.12%能够反射回来。据测算,食鱼蝠遇到的回声,只是普通蝙蝠探测昆虫时得到的回声的1/4.尽管声波非常微弱,可是人们发现,食鱼蝠的耳朵还是一个共振器,能将极弱的回声信号增强。它的耳廓也能活动,以便在回声最强的方向上收集信号。于是,食鱼蝠凭借灵敏的耳朵,仍然能准确地判断水面下游鱼所处的位置,然后迅速出击,抓到活蹦乱跳的猎物。因此,当地人称这种食鱼蝠是长翅膀的“渔翁”。

食鱼蝠依靠声波捕鱼的特技,终于引起了军事科研人员的注意。武器专家受此启发,制造发明了一种功率很大的超声波发射机,把它安装在直升机上,并且配备非常精密、灵敏的回波接受装置,能把微弱的声波信号放大和增强,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这种配备有机载雷达的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反潜机,它能够边飞边探测水下目标,像食鱼蝠捕鱼那样,能够迅速、准确地搜索到水下快速行动的核潜艇,使骄横一时的核潜艇不得不有所收敛,威力也大大减少。

海域那么大,核潜艇藏身其中,不是反潜机一出现就万事大吉的,但是反潜机的发明还是让核潜艇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这一点上看,食鱼蝠的贡献还是让爱好和平的人们忘不了的。

“小档案”

在蝙蝠家族中,也有的蝙蝠爱吃植物果实,这种蝙蝠叫食果蝠。它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里,特别喜欢摘食一种类似荔枝的红毛丹果。食果蝠在热带丛林中飞来飞去,在觅食水果时,依靠的就是微弱的超声波。它的外耳特别大,而且内耳也很发达,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反射回来的声波。所以,即使在茂密的丛林里快速飞行,也能巧妙地避开树林的枝枝叶叶,不会发生碰伤或撞死的意外。有时,食果蝠的口中会含着食物飞行,同样能发射出超声波,成功地避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障碍物,化险为夷,这身绝技让鸟类或其他动物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