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31

第31章 架在绿叶上的“拱桥”——尺蠖与坦克

小问号

尺蠖,也叫“尺蛾”,属于昆虫,全世界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43种,它的幼虫危害果树、茶树、桑树、棉花和林木等,严重时能把树木的叶片啃得光秃秃的。然而,它太善于伪装了,伸直身体的时候,紧紧地贴在树枝上,成枝状,让你的眼睛真假难辨,是“拟态”的典型代表;爬行时,它那细长的躯体一屈一伸,像“架在绿叶上的拱桥”,样子还是挺可爱的……那么,人类是怎样模仿尺蠖的爬行制造坦克履带的?这两者间相似点在哪儿?

尺蠖的食量大、暴发性强,能在1~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静止时,它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树枝,使虫体向前斜伸,颇像一个枯枝,受惊吓或者想寻找新的食物时,又吐丝下垂,像在空中荡秋千一样,借风力转到其他树上继续为害,不仅对树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而且对过往行人造成极大的威胁。这种常见的毛毛虫,令胆小的人作呕、恐慌,不过胆大的人,特别是孩子,看见它慢慢蠕动爬行的样子,往往会认为很有趣呢。

那么,尺蠖为什么会这样爬行呢?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尺蠖缺少中间的一对足,所以要以“丈量”或“屈伸”的模样来移动躯体;先弯曲身子,等到尾部往前挪动以后,头再向前伸,就这样一曲一伸,完成它们的“征程”。这也是俗称“弓腰虫”的来历。尺蠖爬行的样子在动物世界里真是独树一帜!

坦克设计专家受尺蠖爬行的启发,在坦克履带包裹的底盘上设计了两对特殊的大滚子,滚子成对地排列在两个大梁的末端,大梁折叠的时候,后滚子前进,然后,后滚子不动,大梁伸展,前滚子运动,这一屈一伸,颇像尺蠖的爬行,而坦克正是这么前进的。

尺蠖,一伸一缩,一步一挪,辗转爬行的样子,看上去很艰难,可是它乐此不疲,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坦克的履带,也正是因为模仿它的样子前行,才能在沟沟壑壑间如履平地。

“小档案”

著名论断“尺蠖效应”的意思是说,尺蠖一会儿收缩,一会儿放直,可是无论收与放都只朝着一个方向——有人用它来比喻房地产商人,不论宏观调控房地产业的政策收也好、放也好,收收放放中,产生的结果都是“尺蠖效应”,那就是爽了利益共同体,获取利润这一方向总是不会变的。通俗地讲,“尺蠖效应”也很像这句俗语:“一个萝卜两头切,左右都是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