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22

第22章 “众里寻它千百度”——蜜蜂与“集体智慧”

小问号

我们都知道蜜蜂的巢是六角形的,这种六角形所排列而成的结构叫做蜂窝结构。因这种结构非常坚固、节省材料等,而被人类广泛地模仿运用。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蜜蜂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能建造出这样鬼斧神工的建筑。不过,科学家经过长期的不懈研究,终于发现蜜蜂为了建筑蜂巢,曾费尽心思,“众里寻它千百度”,而且得益于“民主决策”和“集体智慧”……

在昆虫世界,蜜蜂无疑是大名鼎鼎的。它从比人类历史更悠久的过去一直生存至今、繁衍生息,为我们带来了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以及蜂蜡等许许多多的恩惠。更为重要的是,从它的身上人类还发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生存智慧。

据《新科学家》介绍,每年春暖花开的日子,随着蜜蜂家族成员的增多,健康的蜂群就会分出一半“另立门户”。不过,它们在建造新的家园上是非常慎重、民主、智慧的。首先,离巢的蜂群在树干上聚成一团暂时栖身,为建一个新家做些准备;然后,派几百只工蜂去寻找可能的建巢地点,每个侦察蜂都要花费约30分钟左右的时间,收集洞穴的大小、朝向以及有无蚁害等情报;接着,侦察蜂通过绕蜂群飞行以及爬行的圈数来传递信息,绕圈数越多表示对该地点的评价越高,平均圈数是150个;最后,每个侦察蜂招募一两个同伴再次访问该地点,让同伴做出评价,如果喜欢则以同样的方式绕圈,再吸引更多的同伴回访,当某地点回访的“人数”超过“法定人数”,整个蜂群就会做出迁到该地点营建新巢的决定,相反,招募不到同伴的地点就会被无情淘汰。

蜂群择居的“智慧”对人类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人类在研究中发现,蜜蜂的这种决定过程,与人类大脑作决定的过程类似。大脑神经元的活跃程度,相当于回巢的侦察蜂绕圈的数目,活跃程度高,就有更多的神经元参加进来。二是蜂群择居的“民主决策”已被人们用于市场开发,成为一些新产品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智慧”元素:侦察市场——打开市场——占领市场。

“小档案”

蜂巢,是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处所,由巢脾构成。各巢脾在蜂巢内的空间相互平行悬挂,并与地面垂直,巢脾间距为7~10毫米,称为蜂路。每张巢脾由数千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组成,是工蜂用自身的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的。大小六角形的巢房,分别为培育雄蜂和工蜂,底面为3个菱形面。培育蜂王用的巢房,称为王台,形状似下垂的花生,是蜂群在分蜂前临时修筑的,多在巢脾下部和边角上。在雄蜂房和工蜂房之间,以及巢脾与巢框的连接处,出现有不规则的过渡型巢房,用于贮存蜂蜜和加固巢脾。工蜂在巢房中哺育幼虫,贮藏蜂蜜和花粉。巢中被封盖的是自然成熟的蜂蜜,红褐色的是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