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19

第19章 触角 口须=鼻子——昆虫与气味灭虫法

小问号

人的嗅觉器官是鼻子,长在脸部,不论什么人种,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可是,昆虫不一样,它的嗅觉器官是:触角 口须=鼻子。而且,各种昆虫的触角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细长的,像一对鞭子;有的生着许多分枝,像2把刷子;有的非常短,下面是1个柄,上面膨大,2只触角像2把短锤。在昆虫的口部下面,还有2对短小的口须。这触角和口须的模样和高等动物的鼻子完全不同,它们却能够和鼻子一样,起着闻气味的作用。因为触角和口须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洞,有些孔洞里藏着能够感受气味的细胞。当昆虫遇到带着气味的空气时,靠着这种特殊的构造,就能使它们辨别气味。那么,气味灭虫法是怎么一回事?与昆虫的鼻子有什么关系?

气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闻的气味,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甚至能提高工作效率;芬芳四溢的花香,还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臭味、腥味等异味,令人作呕……当然,我们人类肯定喜欢闻花香味。有趣的是,不仅人类爱闻花香,许多昆虫也特别爱闻花香,像蜜蜂、蝴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可是,蜜蜂和蝴蝶的鼻子长在哪儿呢?它们是怎么样闻到花香的呢?原来,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传粉,也是靠它的鼻子——触角来完成的。蜜蜂小小的触角,凸凹不平,在凹面有嗅神经的末梢。当花香刺激了嗅神经末梢的时候,蜜蜂就闻到了香味。蜜蜂的嗅觉有着惊人的辨别能力,它能闻出40多种花的香味。

对于蜜蜂来说,闻花香就是找食物。可是,蚂蚁不同,它还可以根据嗅觉来辨认自己的同伴。如果在一个蚂蚁窝里放几只另一窝里的蚂蚁,这几只外来的蚂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咬死。有趣的是,当一只蚂蚁受到伤害或将丧命时,会立即向同伴发出一种叫“警戒素”的传息素,以警告同伴赶快转移或奋起自卫。更有趣的是,有的蚂蚁死了,也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同伴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把它抬出去埋掉。如果把这种传息素涂在其他蚂蚁的身上,那么,同伴也会毫不客气地把它抬出去埋掉。昆虫既然有嗅觉,所以也能避开各种它所不喜欢的气味。

人类根据昆虫能闻气味的特性,发明了气味灭虫法,研究制造出了许多有气味的药品,像驱蚊香,蚊子不爱闻这种蚊香燃烧所发出的气味,所以点燃蚊香,能够避开蚊子的侵扰;像樟脑丸,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怪气味,许多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嗅到这种气味马上逃之夭夭。另外,人类还制造能散发特殊气味的药品引诱害虫前来,然后将它们一网打尽。现在,人类研制出了一种小型、快速、灵敏的嗅敏仪,能“嗅”出丙酮、氯仿等40多种气体,嗅苯比人的鼻子还灵,也能发现人鼻子嗅不出来的一氧化碳,这种仪器已经被用于煤气管、氢气管和冷冻机等的检漏。

“小档案”

动物的嗅觉器官非常灵敏。例如,稀释至十万亿分之一的苯乙酸钾能把鱼吓跑,在3500立方千米的湖水中加入1克酒精,鳗鱼仍能嗅出酒精的气味。相比较,人的嗅觉器官也不差。化学工作者在实验室里分析了个把月的复杂化合物,有时用鼻子一嗅就能够分辨出来。人感受物质的气味是由上鼻道的粘膜部分来实现的。这个区域只有5平方厘米大小,却含有5百万个嗅觉细胞,并以其淡黄色区别于鼻腔的其余部门。关于嗅觉的原理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有的认为,物质的气味来自分子内的振动;有的认为,嗅觉与某些化学过程有关,是由气味物质的结构及其他性质确定的;有的认为,颜色视觉是由红、绿、蓝等三种基本色构成,在味觉中,也有甜、咸、酸、苦等四种基本味觉成分……等等,约有30种不同的学说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