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139

第139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植物与环境监测

小问号

在大自然中,对我们来说,植物世界总是默默无语,听不到美妙的语言,也看不到它们的喜怒哀乐,一切都是那么淡然、宁静,即使遭遇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甚至冰雪的打击,云雾的裹锁,它们都会悄悄地隐忍着,一旦重新沐浴着日光月辉又会恢复常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其实,“一枝一叶总关情”,植物世界也并非无波无澜,它们对周边的环境,不论是土壤的变化,还是大气变化,都了然于心。虽然它们不言不语,可是对生态环境是敏感的,而且远远胜过人类的耳目。那么,植物与环境监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早在20世纪初,生态学家就在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几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多成就,如:根据植物受害症状确定大气污染物,根据叶片的含污量估测环境污染程度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也开展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研究工作,在测定木本植物叶片中的硫、氯、氟化物和铅、镉等含量以了解大气污染状况,筛选指示植物,建立植物受害“症状学”,利用多种植物含污量和生长量综合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取得进展。我们还发现,空气中有了污染,轻的,植物叶子上面会出现伤斑,绿色变成淡黄;重的,叶绿素很快被破坏掉,叶子变黄、枯萎、脱落,随之整株植物都死掉。可见,环境对植物的生命多么重要。

在植物中,苔藓和地衣植物对空气污染反应十分灵敏。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构造最简单的一类。世界上约有2.3万种,我国已知的约有2800种,体型较小,呈叶状体或略有茎、叶分化,有假根,一般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苔藓植物分布很广,一般在阴湿的地方都能找到。如森林下的土壤表面,树干和树枝上,沼泽和溪边,墙脚湿地以及云雾笼罩的山地等。苔藓植物,最高的10厘米,最矮的仅有10几微米,大多数种类的构造很简单,叶片一般是单层细胞,没有保护层,外界气体很容易直接侵入细胞里,空气中只要有一点二氧化硫,它的浓度只要超过千万分之五,墙壁、石头或树杆上的苔藓、地衣就会枯死。苔藓植物时刻在为人类站岗、放哨,在监测环境污染中,是一种天然的大气污染监测仪。

在绿化树种中,雪松是我们最喜爱的,它不仅树姿优美,而且常年碧绿。可是有一年,在南京的一个地方,人们发现春季新长出的树梢和枝叶发黄、焦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关科技人员经过调查发现,是由附近化工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和氟化氢引起的。雪松对这种气体十分敏感,伤害首先在它们的叶子上和嫩梢上表现出来。因此,雪松出现了上述症状。如果不是雪松报警,周边的居民受到了伤害还不知道呢。

女贞树是一种称职的汞污染的“监测兵”。女贞对剧毒的汞蒸汽反应相当敏感,一旦被熏,叶、茎、花冠、花梗以及幼蕾会变成棕色或黑色,严重时就会掉叶和脱蕾。如果我们担心汞污染,种上几株女贞树就可以放心了。另外,女贞还能吸收毒性很强的氟化物、二氧化硫和氯气,成了净化环境的“排头兵”。

水韭虽然与韭菜相似,但是它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叶子都分很多叉,而它的叶子却是直条的。它很娇气,虽然生长在河里,但水不流动或略有污染,便不再生长,或者死亡。而在山间无污染的小溪中却长得很好。因此,水韭成为水污染的“监测员”。

生物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苹果树、棉花、紫茉莉对二氧化硫很敏感,伤害首先在它们的叶子上表现出来,叶子侧面会呈现出黄色或暗褐色的伤点和伤块。如果上述植物的叶子由伤块又很快发展到整片叶子发黄,那就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已经很高了。

剑兰、棉花、番茄、桃树和梅子树都是氟化硫的“监测员”,受氟化硫伤害的植物,则是叶尖或叶子边缘出现浅褐色或红色坏死斑点或条斑。木棉、水石榕等树,也是监测氯气的“哨兵”。长春藤清除甲醛和苯最有效,而去除氨气,表现最出色的是黄金葛。

可见,植物对环境的监测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植物监测环境在自然条件下难于获得精确可靠的定量数据,但是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有直观效果,不仅普通人喜爱,而且环保专家也是情有所系。

“小档案”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目前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时尚。专家建议要注意四条原则:一是根据室内环境污染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有的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的净化吸附效果比较强,如果在室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养殖,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二是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程度选择植物,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和中度、污染值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下的,采用植物净化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三是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选择和摆放植物,夜间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放出二氧化碳,卧室内摆放过多植物不利于夜间睡眠;四是根据房间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