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10665800000005

第5章 禁句成绩不好,长大就去捡垃圾

在人们心目中,捡垃圾是一种没有本事的人才干的又脏又累又没有出息的“工作”,只有笨人、懒人、脏人才去干。父母也就经常会拿捡垃圾来说事。当家长同孩子走在大街上,看到有捡垃圾的人骑着破车、一身脏衣服、满身臭味的经过时,父母总是不忘提醒孩子几句:“你要好好学习呀,不然就只能捡垃圾了,你看他们多脏,多累,捡多少垃圾才够买衣服的?”

“你呀,成绩不好,长大了就去捡垃圾,看你丢不丢人。”

在唐山的一小区附近的一条街上,有一对以捡垃圾为生的老两口。他们有一位三岁多的小女孩,每当他们在路边的垃圾桶里翻箱倒柜时,已是夜半时分,那位小女孩就会在被窝里睡得香香的,日复一日。

又是一天夜里, 老两口正在忙着他们的“工作”。这时,一位穿着新潮的小男孩同他的父亲路过,恰好看到这一情形,小男孩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爸爸,你快看!”小男孩的爸爸语重心长的点了点头:“儿子,她是个小垃圾孩”!小男孩不太懂:“爸爸,什么叫垃圾孩?”爸爸回答说:“就是不好好学习的人”!男孩若有所悟点了点头:“爸爸,你看那小孩多脏”!爸爸见教育孩子的机会来了,就对儿子说:“宝贝,你要记住,一定要好好学习,更要听老师和大人的话,好好做作业,争取考个好成绩,不然长大了就去捡垃圾,还会同那些蹬三轮车的人一样的累!”

回到家后,小男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被爸爸强拉着去捡垃圾,他便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救我,我不去捡垃圾,不当垃圾孩,我一定好好读书!”

孩子从梦中惊醒过来,已经是一身的冷汗。第二天,小男孩带着几个自己的同学到了昨晚见到捡垃圾的老人那,围在那个小女孩,漫骂和攻击着:“你这个又脏又臭的垃圾孩,谁让你不好好学习的,真该打……”

人们说类似“考不上大学就去种地!”“没文化就去捡垃圾!”这种话,无形中往孩子的脑海中灌输了“农村人就是考不上大学的人。”“捡垃圾的就是没文化、不好好学习的人。”的错误思想,孩子从心底便开始看不起种地的人和捡垃圾的人,影响了孩子健康人格和心理的成长。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思思几天就是不想上学去,妈妈决定亲子“押送”她去。路上,经过一个书报摊,妈妈说只要思思去学校上学,就给思思买了一本卡通图书。妈妈掏钱给思思去买的时候,思思拉住妈妈,把钱往妈妈兜里塞,说:“妈妈,我不买了,我今天不去上学。”

妈妈生气地跟思思说:“不去上学,就不能学会认字,不能学会算数,更不能学会与人相处,你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长大了就什么用都没有!长大了就只能去捡垃圾了。”思思哭喊着说:“我不去捡垃圾……”

在家长(尤其是城市了的父母)看来,捡垃圾是一种耻辱,因此可以通过强化这种耻辱来教育孩子,达到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目的。熟不知这样说,只能给孩子造成错觉,认为凡是捡垃圾的,都是不好好学习的人;自己万一哪天成绩不好了,妈妈也会让自己去捡垃圾等等。因而一方面歧视捡垃圾的人,一方面又极度紧张和恐惧,生怕自己出什么错。

但是,现实中也有能够依靠捡垃圾帮助家庭分担忧愁、解决学费问题的有志气的孩子,他们不靠父母,不靠银行的贷款,也不用社会捐资,而快乐自信地靠自己的双手赚钱,这无疑是一种光荣,一种做人的精神。

专家支招:当孩子成绩不好时,家长该如何鼓励和规劝

1.家长不以成绩好坏来区别对待孩子

现在的父母看见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喜欢得不得了;看见成绩不好的,便横眉冷对,批判责骂的,有的甚至体罚孩子,这都是不对的。其实越是成绩差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大家的帮助。简单地让他去捡垃圾,只会造成孩子的误解:学习成绩好就可以呼风唤雨,学习成绩不好,就只能去与垃圾相伴。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需要帮助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要帮助孩子,而不是责怪孩子。

2.说话要注意方式,讲究分寸

即使你的本意只是想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也要斟酌一下自己的用语是否恰当。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不管你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不管是靠父母拿工资生活,还是靠捡垃圾生活,你们都是人,是人就应该受到尊重。以鄙视、污蔑一方、伤害别人的感情为主的说法都不可取。以捡垃圾人为例,只要是辛勤劳动,不管他文化水平怎样,从事怎样的工作(如捡垃圾),都不能被家长用地教育、危吓孩子的内容和对象。大人们口中所描述的情形就是孩子心中的正确情形,父母说捡垃圾不好,孩子一定会觉得捡垃圾也不好。

3.当孩子成绩不好时,要多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必拿一些人和事情危险孩子要好。即使还在成绩不好,也要帮孩子分析原因,找到提升成绩的方法,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声声关心的问候,会让孩有安全感,有被尊重和重视等感觉。当我们相信孩子能力的时候,要视孩子内在的自我激励,家长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要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多鼓励,少埋怨少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