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学与思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对矛盾。孔子很早就提出这一问题,并很好的作出解答,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与思的关系做出了辩证的解释与回答,是后世学习都普遍遵循的金科玉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读书,而不进行有效的思考,就会被书本所累,容易形成教条主义,就会像韩愈所说得那样“生死文字间,岂异蠹书虫”,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能深解意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得就是这么回事。如果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进行有效的书本知识的积累,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势必终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那样虚妄不实。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记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也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西方的哲人也探讨过学与思的关系,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相似。可见人类具有某些认知的共性是可以被接受的。
学习是进行有效的思考的前提,只有进行大量的学习,积累广泛的感性素材,才能进行有目的的、深入的思考。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孔子说他自己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眠,独自寻思,但无获益,还不如读书求学好。可见学习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学习是自我修养的第一步,是获得智慧和高尚品质途径,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各种社会规范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个人的智慧和自我修养才能有所进境。学是什么?学就是后人对前人知识的传承。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容许有投机取巧,需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为更进一步的思考、知识的升华做好准备。学习知识,须先耐着性子,掌握基本概念、规则和方法,防止偷懒取巧。一个人有思想,也很聪明,但是没有做人的真学问,作人不踏实不厚道,这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迟早会出问题,就会殆。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也指出:“好仁不好说,其蔽也愚;好知不好说,其蔽也荡;好信不好说,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意思是,孔子说:“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问,那种蔽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问,那种蔽病就是放荡而无基础;喜好诚实,却不喜好学问,那种蔽病就是会受损害;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问,那种蔽病就是尖刻剌人;喜好勇敢,却不喜好学问,那种蔽病就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问,那种蔽病就是狂妄。”孔子总是反复强调学习对于仁德的重要辅助作用。六种美德必须用学习来统率,不学,六种美德可转变成六种蔽病,可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用知识武装下的头脑去进行广泛的美德与爱好才会圆满。第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修仁道当然是对的,但是没有真正的智慧学问修养,就会死搬硬套而非善恶不分,把仁道当成教条,变成一个一个愚蠢的令人讨厌的滥好人。好心仁慈的人,智慧学问不够,流弊就是愚蠢。第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有的人爱好聪明,但没有做人的真学问,流弊就是爱耍小聪明,放荡任性。第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如果一个人对所有人都无原则的讲信用,特别是在战场上和敌人讲信用,以讲信用为标榜,不加分析判断,其结果就是做出一些害人害已的事;第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一个人太直,没有涵养的学问,流弊就是脾气急躁,最后一事无成;第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勇敢脾气大,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没有真正的学问修养,一味好勇斗狠,就容易闯祸,出乱子;第六,“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个人胸襟开阔,直来直去,个性刚烈,不会转弯,如果没有智慧学问的中和就会变成狂妄自大。
思考是学习和对已有知识的升华。只有思考才能使知识落到实处,为我所用,也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孔子认为,一个人学习求知刻苦认真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没有智慧的思想,对所学的东西不能明辨深思,就会迂腐不切实际,成为书呆子,就会罔,终究不堪大用。“思”乃是我们获取生活智慧之途径的另外半部,无思之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在这点上,它与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是一致的。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只有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以有限的生命驾驭无限的可能。在学习中应当具有思辩意识,具有判断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洞察真伪,力戒浮躁。学会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应对各种困难和局面的能力。
像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和内在逻辑一样,思考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次序的,不是天马行空,任意为之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思考中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小及大,从而达到由已知及未知的目的,思想不是空幻的想,而是有起点,讲方法,合逻辑,成系统的。例如月晕而风,润初而雨,见一叶落而知秋,就是用多年的经验来进行的符合习惯的推断。在做事与学习中必须慎思,慎思必须明辨,明辨就是要辨别真伪,是非、大小、轻重、长短、先后、缓急、公私、利害、忠奸等等,我们要客观的根据事实,最好的论理是根据事实的论理,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事,毋为感情所蔽,毋为孤陋寡闻所欺,毋为现象所惑而忽其本相。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注疏》正义曰:“此章论好学近于仁也。博,广也。驾,厚也。志,识也。言广学而厚识之,使不忘。切问者,亲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近思者,思己历未能及之事,不远思也。若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习者不精,所思者不解。仁者之性纯笃,今学者既能笃志近思,故曰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大千世界,万物俱变。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学”。进入青少年时,我们开始学着思考,因为我们知道“学”无边无际,“思”亦永无止境。仅仅是一味不变地“学”与模仿相接近,我们还需要改进,创造,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也只有学中求思,思中求变,思考的本身就是与自己争论。正确的“学——思”的关系就既有不可偏废于“单纯的学”的这一面,也有不可执迷于“单纯的思”的另一面。改进,创造,发展都需要实力,这实力就来源于学习。学与思,对陶治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从中我们会发觉:没有知识的人常常议论别人的无知而显得无知,有知识、有涵养的人时时发现自己无知而终能成就大智。学习,要自强不息,以求进取;思考,要通万物之神韵,明万事之义理,才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