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智慧
10664400000039

第39章 诲人不倦

儒家的育人之道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不仅传递师道、弘扬师道,铸就万世之师表,而且孕育打造时代之精英,培养百年之人才!即使在科技教育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儒家的教育思想也熠熠生辉!

儒家特别注重师道,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他肩负者弘道和树人的历史重任,由此得到了历代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师长可与父亲的地位相比,师徒如父子就是从这方面说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为了弘道的献身精神。

儒家的教育思想发端于孔子,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具有世界普适价值。其“有教无类”(不分阶层,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思想,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后生可畏”等思想,以及孔子所推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的教、学态度等,堪称古今通用的“师道”、“学道”;儒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朝闻道,夕死可矣”,“当仁不让于师”,是教育界永远的座右铭。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教育思想是人类探索的永恒话题之一,古今中外有无数先哲圣人对其进行论述,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则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教育思想,为人类教育史谱写了辉煌的乐章!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它涉及到对人类本身的终极关怀,它的兴衰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荣辱兴衰,教育肩负人类未来的希望,所以卢梭在他的教育学名著《爱弥儿》一书中这样写道:

“不这样做,事情可能更糟糕一些;我们人类不愿意受不完善的教养。在今后的情况下,一个生来就没有别人教养的人,他也许简直就不成样子。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将象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我恳求你,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最因为你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

我们栽培草木,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如果一个人生来就又高大又强壮,他的身材和气力,在他没有学会如何使用它们以前,对他是没有用处的;它们可能对他还有所不利,因为它们将使别人想不到要帮助这个人;于是,他孤孤单单的,还没有明白他需要些什么以前,就悲惨地死了。我们怜悯婴儿的处境,然而我们还不了解,如果人不是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是已经灭亡了。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儒家很早就发现教育对人的未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与原则,其中尤其提出了师道的问题,因为师道关乎教育的成败与兴衰,所以在将儒家育人之道中无法避开对师道的认识。

儒家格外尊重师道,对教师期待极高。古语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世间若无佛,众生永沉沦。”如果没有圣人出兴,众生便永无出苦之日。提倡"师道"。尊师重教,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大教育家,他们阐述并发扬了师道。有学者云:“华夏文化,至重师承。”两汉时期,经学昌明,博士讲学之风极盛,师道保持不堕。到了魏晋乱世,政治分裂、战争频仍、此风始坏,这与当时的士家大族等有相当关系(参见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隋唐时期"师道"更是堕落,仍然不兴,韩愈作《师说》、《进学解》,抨击当时不重师道的现状,提出"师"的标准应该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的职能;也不应以地位、资历、贵贱、长幼来确定"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还提出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名言佳句,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下面是其传世之作《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儒家重师德。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是师道的重要表现。这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不到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又当如何?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所以有人说:“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师德为世人所敬仰,为了教育事业,他甘为孺子牛。1941年,在极端困难和不断遇到迫害的严重情况下,陶行知更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反共的阴霾笼罩下,物价暴涨不停,育才学校开支发生了极大困难,常有断炊之忧。他以至于发出了现在“我不得不和米价赛跑”的感慨。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乘机向他提出,如同意他们派训育主任,即可拨给全部经费,但遭到陶行知断然拒绝。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刻,陶行知不得不忍痛宣布,全校节衣缩食,每天改吃两餐。他甚至提出要像武训那样用“行乞兴学”的精神来度过难关。1944年9月25日,陶行知在为画家沈淑羊画的《武训画像》题词时,深情地写道:“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陶行知自己节衣缩食,把捐到的涓涓滴滴都拿去哺养儿童。常穿着敝衣奔走于富贵大人和太太之门,他从英国回来之时曾买了一件晴雨夹大衣,穿久了,又脏又破,他便把它翻过来穿。一次去找一位阔大人,通报的人说:“先生,对不起,我们老爷向来不接待这样装束的人,请你回去吧。”陶行知不慌不忙,掏出一张名片来递给他,那人只好恭顺地送进去了。在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和大家一起穿草鞋、挑粪、种田、种菜、养鱼,他请唐家洼一位出色的庄稼人唐老头教大家耕种的方法,他自己也做了唐老头的学生。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我们的老师。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扫地、抹桌、烧饭……所有生活上的事不用听差、伙夫,陶行知也亲自参与其事。

教师要德才兼备。教师在道德高尚的基础上还要学有所长,教学相长,不断学习,所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也!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一个是“才”,一个是“德”,通过“学而不厌”获得才能,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通过“诲人不倦”成就高尚的道德,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基础和条件。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能保证过人的才具,才有与人的资格,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否则,诲人不倦就只能是无休无止的唠叨,空洞的说教,就只可能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就只可能是“教”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甚至误人子弟、贻害人间。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

儒家主张诲人要以德为先。“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孔子以“仁”、“爱人”为教育的核心,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中庸中和、温柔敦厚的君子风范——“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温而厉”,“恭而安”,“君子中庸”,“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无众寡,无大小”(君子无所谓人多人少,官大官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等。孔子极为注重道德、诚信、气节、人格的教育,“道之以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放于利而行,多怨”(放肆地追求利益,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教育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儒家重视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健康成长。孔子还提出了身教重于言教以及君子在言行、修身方面的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仁者,其言也韧”,“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正其衣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坦荡荡”,“无求备于一人”(对任何人不求全责备),“道不行,乘桴(小木筏)浮于海”(面对挫折,保持达观)。

孔子是人类的精神导师,是人道主义的启蒙者,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并名列榜首。孔子本身就注重和提倡身教,处处为人师表。

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举止仪表。在待人接物方面,事事处处做到有礼有节,言行适度,举动文雅,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例如,和乡下人一块饮酒时,喝完酒以后总是让年长的先走,然后自己才退出来。吃着饭的时候,不和别人交谈;临睡之前,不高谈阔论。孔子既注重礼貌,又很强调要有真情实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来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办丧事的时候,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他不曾吃饱过。他看见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对方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路上碰到的也赶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赶紧迎上去。乐师走到台阶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台阶”。当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席子”。等乐师坐下以后,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绍屋子里的人,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那里”。送走乐师以后,学生子张便问道:“这样不是太麻烦吗?”孔子回答说:“接待盲人就应该这样”。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赶紧问:“伤着人了吗?”并不问伤没伤马。孔子的一个学生因事被捕,进了监狱。孔子并没有嫌弃他,认为“他虽然进了监狱,但并不是他的罪过”,还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孔子也很爱惜动物。据说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便叫子贡给埋起来。他对子贡说:“我听说,破帐子别扔,好埋马;破车盖儿别扔,好埋狗。我连车盖儿也没有,你拿我的破席子把狗盖上吧,别叫他脑袋露着啊!”孔子很喜欢结交朋友。对于朋友之情,他很珍惜,就是和自己作风不同的人也不肯轻易绝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如此。原壤是鲁国人,孔子早年的朋友,为人狂放,不拘礼节,思想作风和孔子很不同。可是孔子和他相处得很好,直到老年仍保持着密切交往。孔子给人的印象是谦和的,可是他对于认为应该做的事,便坚决地去做,百折不挠。他说:“看见道义上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他还提出“当仁不让于师”。

反躬现代教育,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似乎再也见不到传承明文、弘扬师道的气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师道在金钱与权势面前低头,不学无术的所谓“教授”充斥校园,道德沦丧的传教者却经常笼罩着“人类精神导师”的光环,误人子弟的悲剧随处可见,在群魔乱舞的时代再也没有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洁白的象牙塔已经失去光泽,再也找不到昔日光辉,而塔内还不时散发着铜臭!是该我们对教育经行反躬自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