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智慧
10664400000032

第32章 用人之道

原文:“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魏源

在第三章治国之道中讲到了重贤,在第四章为官之道中讲到举贤,本讲则重点讲一讲儒家怎样用贤!在管理实践中,对人的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用人之道在管理理论中显得尤为重要。儒家的用人之道,是与其基本思想一致的,注重在用人过程中的“仁”与“礼”的思想,同时也注重用人的有效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用人方法。

儒家认为在用人之先要知人,在与其接触过程中考察他的道德品行与工作能力,诸葛亮就总结了很好的经验,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变”,就是向他提出矛盾的观点,看他的辨别能力;二是“穷人之辞辨而观其变”,就是同他辨证一个问题,看他的辨才和机智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请他出谋划策,看他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把面临的危险告诉他,看他的能力和牺牲精神;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在开怀畅饮的场合,看他的自制能力和醉酒以后所显示的本色;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他有利可图,看他是否廉洁奉公;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同他约定某种事情看他的信用。

儒家认为,知人,还要知道人的长处与短处,取其长避其短,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世界上绝没十全十美的事物,即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短处。如果用人求全责备,那是障蔽了我们识人用人的眼睛,就无人才可用。唐太宗李世民说:“人之所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短,取其所长”。宋代的王安石认为,“一人之身,原有长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用人的时候,“取其长则不问其短”,“可以任则任,可以止则止”,“以其人长于某不而任之,在事虽短何害”?对德厚才高的人,任其为长。对德薄才下的人,任其为佐属,要充分发挥第个人人的特长,不能责人以细过。王安石认为,人的才智是差别的,能力是有大小的,用人时一定要把人才放在相应能级的岗位上,能力强的大用,能力弱的则小用,“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明代薜王宣说:“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也。”可见,自古以来就有用其长而避其短的丰富理论和经验,这也是合符人才任用规律的。因此,任何层次和任何类型的人才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是相互相存的,所以,我们使人才时就不要求全责备,用其所长的一面,避其所短的一面。这是任人之道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的。所以清代的魏源说:“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不人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封德彝回答说:“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能。”太宗说:“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感到十分惭愧。唐太宗认为,使用人才就是要和使用器具一样,不同的器具自有它不同的用处,只要是有用的器具,用的得当就有它的价值,如果求全责备就发现不了人才。有才德之人,何时何地都存在,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慧眼识英才的本领,有没有使用英才的的魄力而已!

知人还要知道每个人的才能的大小,与每个人才能的不同与各自专长,做到量才授职。刘勰说:“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量任而受爵,则君无虚授,臣无虚任。故无负山之累,折足之忧也”。(《刘子》)唐代赵蕤也提出“量才授官,至理之术”的用人原则。他认为人的“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用之,安得不殆乎?”(《长短经》)汉代的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即“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俗人,通人过儒生,文人过通人,鸿儒过文人。”鸿儒是人才的最高层次。晋代傅玄把人的才能分为九等,然后根据人的才能的不同,而委之以任。傅玄说:“凡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治本;四曰,学才,以综经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经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辩才,以长讽谏。此量才者也。”(转引自《长短经》)也即是要根据人的不同的能力而任之。他还强调不同的事情,要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来做。他说:“夫裁径尺之帛,形方寸之本,不任左右,必求良工者。裁帛形木,非左右之所能也。径尺之帛,方寸之木,薄物也,非良不能裁之,况帝王之佐,经国之任,可不审择其人乎”。(《傅子》)人的才能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才能,真正说起来,世界上是没有全才的。因此,一些适合于作方面的工作,另一些人适合于作另一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认识一个人的才能的不同,从而委之以不同的任务,授之以不同的职务。这也是我国古代任人的一重要的原则。为要做到扬长避短,必须要分别人才的层次和类型。关于人才的层次问题,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划分法。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一天,汉高祖设酒宴于洛阳南宫,刘邦问群臣说:“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真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为我所擒也”。这一段话表明善于用人者则事业兴旺,不善于用人者则事业无成。刘邦比项羽善于用人,所以刘邦取得了成功。

用人为要大公无私,任人要不避贵贱,不避亲疏,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只要他有有才干就任用他。唐代韩愈说:“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可宜焉”。即是说,只要他能力能适宜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因为他和自己疏远或和自己有某种亲戚或亲密关系,就用或弃,而是大胆使用。

用人还要有胸怀,做到宽容大度。三国时的陈寿说“苟得其人,虽仇必举”。用贤不避仇必须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有容人之量,楚庄王在平定斗氏之乱以后,举行宴会庆贺。在宴会上,楚王命他的宠姬许氏为群臣斟酒,有一个臣子叫唐狡的,见许姬长得非常美貌,借风吹灭灯之机,拉许姬的袖子。许姬顺手将这个人的冠樱摘走,并走到楚庄王面前,告之此事,要求楚庄王查处。楚庄王听了此事之后,不但不想查处。反而命令掌灯的人把灯灭了,叫在场的所有人员都把冠樱摘下来。这样就辨不出拉许姬的人。后来,楚庄王攻伐郑国时,唐狡拼死护卫庄王,楚庄王十分感动,问其原因时,才知道当时拉许姬衣袖的人就是唐狡。正是楚庄王以宽容的态度对下属,才赢得了唐狡对他的忠心。

儒家是非常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人才,尤其是德育,努力把各种人才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也人类历史上的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展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为社、会国家的管理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使社会得以成为文明的和谐的社会。

在儒家,管理上提倡“德治”,但也不忽略相应的惩罚措施,主张“德主刑辅”。孟子也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屡上》)。在人才管理上提出了“赏行罚威”的观点,主张把赏与罚结合起来,荀子说:“备官职、渐庆赏,严刑罚以式其心,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已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故其赏行,皆知已之所畏恐之举在是于也,故其罚威。赏行罚威,则贤者可得而进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不能可得而官也,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在这里荀子是把奖与罚和人才的任用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他是把奖罚作为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法则来提倡的,只有赏罚分明,贤能之人才能得到提拨任用,不贤能的就被斥退。

我国古代就有系统完整的论功考绩制度,以明赏罚。为了要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作贡献,必须要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功大者得大奖,功小者得小奖,无功者不奖。汉代王符提出考功制度,他说“莫急于知贤。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贤不得见障蔽,而佞巧不得窜其奸矣。夫剑不试则利钝暗,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此四者之有相纷也,则不考试故得然也。今群臣之不试也,其祸非直止于诬、暗、疑、惑而已,又必致于怠慢之节焉。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懦,则勤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官长不考功,则吏怠傲而奸宄生,帝王不考功,则直贤抑而诈伪胜。故〈书〉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盖所以昭贤愚而劝能否也”。(《潜夫论》卷二)“有功者升,有过者黜,无功无过者,职其旧”。即有功劳贡献的人就晋升,有过的人就罢免,既无功劳又无过失的暂时保留其职务。李觏也说:“凡贤者、能者,皆先试以事,久而有功,然后授之爵,得禄食也。爵以贵乎人,天下之人共贵之;禄以富乎人,天下之人共富之。高官大盖,吏民趋走事之恐不及,天下共贵之也;禀财给谷,农桑赋贡,奉之而不暇,天下共富之也。”李觏认为,如果真正能够做到以功过作为升黜的标准,这样真正的有才能的人就能得到任用,结果是:“贤者必用,不肖者必舍;能者必行,否者必藏”(所引均见《李觏集》),从而能够达到社会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