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确实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每天要面对父母,要面对儿女,面对另一半,还要面对亲戚朋友、上司和同事,甚至面对竞争对手,在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怎样才能妥善处理,达到游刃有余呢?
中国古代儒释道分别提出了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法,释家主张彻底的切断羁绊人类心灵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把各种社会关系完全抛弃,即摆脱世俗,一心向佛,断除烦恼,只要做到根除自己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就能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反向逻辑,是一种独特的智慧,但从逻辑上讲却很简单,因为没有与社会的关系了,就不用处理各种关系了!可是从实践上这很难做到,只有少数高僧大德能够看破红尘,以其金刚智慧断除魔障,证悟涅盘!道家在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是也主张消极避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就是他们的解决方法,道家倡导一种超脱,不为物累,返璞归真,社会后退到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争斗竞争的时代,人们就可以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儒家主张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提出了各种解决人际关系的准则和方法,主张以君子之心坦然面对各种矛盾!儒家提出了许多震撼人心,具有穿透时空的警世恒言,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当然虽主张对人要宽厚仁慈,但并不是为人处世不讲原则和方法,一味顺从或不懂变通,而是能够世事洞明、随机应变、处事练达,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达到立人立事之功!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并能贯穿始终,你知道吗?’曾子回答说:‘知道’。孔子说完就出去了。同学们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呀?’曾子回答说:‘老师的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忠恕之道啊!’”
儒家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就是忠恕之道,任何其他的处事原则都要符合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正面的积极的规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是消极的反向的规定,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第一个要求,是让人们爱护他人,相互帮助,成人之美;对于后一个要求,则是让人们必须尊重他人,不得伤害他人。如果第一个要求有可能过高的说,还可以适当放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可以了,但第二个要求则是无论任何都必须遵守的,不容打折扣的。它是人类的生存法则!
朱熹《论语集注》释“忠恕”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他又引用程子的话:“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其实,无论“尽己”还是“推己”,都无实质性的差别。是一块磁铁的两极,“尽己之谓忠”,“忠”的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只有自己内心中有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才能做到“恕”。“推己之谓恕”,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也要尽量想到别人亦是如此,并帮助要别人达到。现代所谓的共赢就体现这个思想。同时还要注意自己不想要的,不利于自己的,也不利于别人,别人也不想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与“恕”其实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辅相成。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就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仁道。《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可见,“恕”亦可包含“忠”。也就是说,若真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仅可以谓之“恕”,而且亦可谓之“忠恕”。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颜渊》篇仲弓问仁、孔子回答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己所欲,必有当施于人。
儒家把“忠”作为道德范畴,“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的意思。《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杨倞《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主张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句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每日反省自己,在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论语·学而》)
“忠”还包含在君臣之间、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道德关系之中。孔子的学生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每一次交代时,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忠矣。”(《论语·公冶长》)这里说的“忠”是指尹文子对国家民族的忠心。鲁定公曾经问孔子,君怎样对待臣,臣又该怎么样侍奉君呢?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应该依礼使用臣子,臣应该忠心事奉君主。“孝兹,则忠”是说如果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民众就地对你尽忠竭力了。这里的“忠”主要是指臣下对君主,下属对上司要尽心竭力服务的道德关系。可见,儒家的“忠”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之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说到“忠”,关羽的事迹可以诠释“忠”的内涵,关羽为人忠厚,豪爽,重感情,讲义气。他和刘备,张飞三人桃园结义成为兄弟,寝则同榻,食则同桌,他的事迹被历代尊为讲义气、重感情、交朋友的典范。他忠君、忠主、忠朋友。当初,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给他高官厚禄,拜为偏将,封议寿亭侯。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过五关斩六将”毅然回到刘备身边,一心事主。成就千古佳话!在刘备面前关羽竭尽忠心,能为其两肋插刀,深得刘备的器重。被历史尊为忠君忠主的典范,成为全忠全孝之人,流芳千古,历代祭祀。
儒家“恕”的内容包括: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学生仲弓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礼记·中庸》)如果人人都自觉地按照“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就不会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社会就会出现和谐的局面。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即是说,自己所希望的,所欲求的,所要达到的某个目标,也要让别人去追求和实现,所欲与之,这是恕道的另一方面。即不要把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还说:“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作为一个有道德人,应该严于律己。应该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也具备;自己没有恶习,然后才能批评别人;自己心中没有“恕道”,却要要求别人。这样实行“恕道”,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儒家的“恕道”是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恕道”的价值,并且实行它,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某些不必要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孔子说:“恕道”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种道德规范。
唐代郭子仪,忠厚宽恕。对国家一片赤诚对同僚、朋友一片忠诚。他宽厚待人,对兵士、部下宽恕,兵士乐为其用。凭着他的忠诚和兵士竭尽全力,"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的部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平定了"安史之乱",为李氏唐立下了"家国再造"的赫赫功勋。大历二年(767)十二月,郭子仪父亲之墓被人盗掘,官府未能捕获盗墓人。人们都以为鱼朝恩一向妒嫉郭子仪,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子仪也深知其原由。盗掘祖坟,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污辱。当郭子仪入朝时,人们都以为会喋血京师,公卿大臣也深感不安。可是当代宗向他讲述了此事,他却哭泣着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郭子仪宽厚待人,犯而不校尽力把大事化小,朝廷上下才相安无事。尽管鱼朝恩一再诋毁、离间,坏事做绝,郭子仪对他仍是以诚相待。大历四年(769)正月,郭子仪入朝时,鱼朝恩邀他去章敬寺,宰相元载暗中使人告诉子仪“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将士们请内衣甲三百人随从侍卫,他又不允,说:“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遂以家僮数人随从前往。朝恩亲来迎接,见其随从甚少,很感惊讶,子仪把所听到的事如实相告,并且说:“恐烦公经营耳。”朝恩听了很受感动,抚膺捧手,流着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现代社会,由于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个人利益和权利,已经很少关注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承载的义务了!虽然法律规定了每个人都不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但那更多的消极的,是有局限的,法律也只能如此!可是人们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好像已经忘记了人还需要过一种群体的道德生活,人们没有爱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没有责任感,不愿想到自己应承担的义务!现代人拥有了自由,却失去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与崇高!现代人拥有了法治,却失去了道德!
儒家的忠恕之道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气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