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雪多瑙河
10664100000049

第49章 “希望工程”,希望中的爱

“情系中华”,这含义深沉又笔力遒劲的四个字,既是当今中国一位身世不凡的人物给“华联会”的题词,也是对“华联会”会长张曼新的勉励与奖赏。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宁夏日报》在“西部周末”版头版头条位置,用小孩子拳头般大的黑体字标题《三十万捧出侨领爱国心》,刊登了张曼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芦草洼吊庄兴建“曼新希望小学”的报道。

报道说:“匈牙利华侨领袖张曼新先生十一月十九日来到自治区政府外办会议厅,打开手提箱,拿出一叠叠美元、奥地利先令、人民币,共折合人民币三十万元,捐给泾源县芦草洼吊庄,用于兴建一所‘曼新希望小学’”。

报道强调指出:三十万元,对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的亿万富翁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而对从一九九二年起就全身心地为匈牙利乃至欧洲华人事业忘我工作不索取分文薪水的张曼新先生来说,就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为了凑足这三十万元钱,十一月十八日,张曼新将他五年前在银川市内蒙饭店置下的四套甲级客房全部抛出,卖了十二万元人民币。”

报道着重介绍说在‘曼新希望小学’捐款仪式上,因患重感冒嗓音有些沙哑的张曼新动了真情:‘我是喝黄河水成长起来的,宁夏是我的第二故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不久前,当他得知宁夏只有三四所希望小学,远远少于其他省区时,他决心在第二故乡兴建一所希望小学。他希望这所学校能使那些最贫困的学龄儿童受益;他希望这所学校能真正充满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考上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报道接着说:“有关部门把这所‘曼新希望小学’安排在回族聚居的泾源县草洼吊庄,当前去考察的张曼新看到有的儿童光着脚走到四五公里外的学校读书,得知还有数百名学龄儿童失学时,心里非常难过。他呼吁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伸出援助之手,改变祖国贫困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他希望国内先富起来的个体经营者向失学的孩子们献出爱心。他激动地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说起张曼新与“希望工程”的渊源,那是一九九四年他与“华联会”一些伙伴们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五周年华诞期间。

金色十月的北京,到处呈现着秋的丰硕。重峦叠障的香山满山如火的红叶,秋阳下气势雄伟、豪华壮丽的故宫和天安门城楼的红楼黄瓦与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庄严肃穆交映生辉,还有迎风猎猎的节日的红旗,无不象征着辉煌的收获,令人心里感到喜悦和充实。

然而,当参加国庆节观礼的张曼新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办公室,心立刻像被掏空了,又似一种空落之后的沉重,那沉重的感觉似铅砣样的大山,压抑得胸口发闷,还有一种酸酸的苦涩。

只见橱窗里的图像上一个黑白色调反差极其鲜明的小女孩,蓬松的头发裹着一张圆圆的发白的小脸,小脸上一双大大的充满饥渴的眼睛,稚嫩的小手握着一支铅笔,仿佛在无言唱着“我要上学”这样一支既现实又古老的悲凉凄婉的歌,铁勾子一样死死地勾住人们的心,使人怦然心动。

张曼新觉得两条腿顿时变得沉重了,心房像压上大山似的发闷。

张曼新一行受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的接待。

张曼新在秘书长徐永光的介绍中听到两组令人震憾和惊悸的数字:即我国现有近二亿文盲,全世界每四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如果说张曼新听完这两组数字心里只是异常沉重的话,那么当他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便抑制不住的热泪盈眶了。

在中国西北部的康乐县,有一个名叫马义梅的小女孩。义梅虽然已经十一岁了,可是身材矮小,头发稀疏,脸色焦黄,看上去像城市里的七八岁的孩子。小义梅虽然人小,个子也小,但她对上学却充满执著的向往。她知道,由于家里贫穷,父母不能给她支付上学的钱,便常常伤心地哭。一天,她听说村外有一个私人办的砖厂,每当出砖时需要把烧好的砖从窑里搬到窑外,搬十二块砖给一分钱,便决意去搬砖。大人们从窑里往外搬砖,一次可以挑几十块,可她一次才能搬动三块,往返四次才能挣到一分钱。小义梅为了给自己挣上学的钱,咬着牙,搬呀搬,在刺骨的寒风中,手冻得像红萝卜似的,不知跌过多少跤,不知脚被砖砸过多少次,也不知膝盖被磕肿了多少回,但她为了上学,从来不哭,也不喊累。当她参加完搬砖,把挣到的钱放在一个香烟盒里,高高兴兴地跑到学校,一见老师,高兴地喊老师,我挣到钱了,我要上学!说着,她把香烟盒里的硬币倒出来,一数,一共才八角五分钱……在场的老师们看到马义梅因搬砖冻得红肿的两只手,看到因跌跤额头上被磕破的伤痕,以及那充满要上学的渴求的目光,都哭了……

张曼新此刻也心酸得落了泪。

张曼新在伤感中,记忆的车轮高速地转到了自己的童年。

张曼新清晰地记得,他小学毕业时,是多么渴望上中学呀!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父母的出身问题,想升学却不允许他升学,只得辍学在生产队参加笨重的劳作。

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张曼新读过的高玉宝写的回忆录《我要读书》;儿歌“爷爷七岁去讨饭,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也在他心中刻下深深的痕迹,那曾是新中国儿童幸福的象征,曾打动整整一代人的心。

可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国家也富强多了,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仍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直接导致上百万儿童上不了学呀!

“我要上学”,这是一个多么催人泪下的主题。

“我要上学”,这是一首多么悲怆而凝重的歌曲。

“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中国在近代所以积弱盈贫,主要是教育滞后,人民蒙昧,那笨重的经济翅膀欲飞不能呀!”张曼新想到此,与伙伴们一合计,立刻带领副会长薛飞,代表“华联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定了扶持和资助一千名孩子复学读书的协议。

张曼新回到匈牙利,立刻商讨成立了“结对救助中国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匈牙利爱心委员会”,拉开了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帷幕。

同时,张曼新激情澎湃地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匈牙利华人联合总会致匈牙利华人各社团的公开信》,刊登在《欧洲之声》报上,并印制成单页,广泛散发。

亲爱的各华人社团的兄弟们、姐妹们:

你们好!

自我会今年年初发起向中国“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后,得到了在匈华胞广泛的支持和响应。仅在数日时间内,就完成了预定的第一期募捐款数额。捐款同胞的爱心——两万美元现早已到达需要救助的孩子手里。

在第二期“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即要开始的时候,我以这种形式向大家讲几句话。

由于历史上经济落后的沉重包袱和人口的压力等因素,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相当落后的。据悉,我国有近两亿文盲,全世界每四个文盲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资料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名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根本就上不起学。他们仅仅因缺少几十元人民币,就被拒绝在校门外。面对这一百万双饥渴的目光,我们的心里感到非常的不平静。

前天,我到一个同事家,看到同事的小女儿刚买来了一双皮鞋,一问价格,是122美元。自然,在西方社会里这样的消费是很普通的,根本不能算奢侈。但是,我还是认为造物主不公平。这就是命运。如果换一个位置,我们的孩子能吃得了那么样的苦吗?

中国穷,就是穷在教育上。对这个观点我是很赞成的。再没有比日本的情况更具说服力了。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没有煤炭、没有石油、没有钢铁,真可以说到了一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精明的日本人却把目光转到了中小学教育上,他们懂得人是最宝贵的,是惟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由于重视了教育资源(实际上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奇迹产生了,他们终于又挤进了世界强国之列。

我们这些长年奔波在国外的中国人,最懂得国家穷对我们的影响了。同样是亚洲人种,如果持日本护照,在经过欧洲一些国家边检站时,会得到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待遇。原因就是我们“华联会”国家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说到底就是落后在教育上。世界的你争我斗,国力的此强彼弱,贸易的角逐,科技的较量,最终归结于教育的竞争。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希望工程”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事。它利在当代学儿,功在民族千秋。

匈牙利的“希望工程”活动,是我们受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委托开展的。截止今年二月底,我们共已捐款救助五百二十七名失学儿童。但是这个慈善义举,应该发动匈华全社会来干,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尽管对许多在匈华人来说,今年的经济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一个失学孩子的五年学费捐四十美元,这笔数目的款,我想,我们谁都会是能承担的。

目前,在中国二十九个省市希望工程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我们是身在海外的游子,但我们和祖国的心是相通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献出一点爱心,尽量能多帮助一些因无钱交学费而被迫失学的孩子,让他们早日重返校园吧。须知挽救一名流失生,有时等于挽救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啊!

所以,我希望匈牙利的各兄弟社团,能发扬我海外华人爱国爱乡的传统,积极地投入希望工程活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呼唤教育,为修善积德而慷慨解囊吧。

匈牙利华人联合总会会长 张曼新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五日这封“公开信”,言简意赅,充满张曼新刻骨铭心的感慨和一个海外游子火热的心肠。

张曼新的“公开信”一发表,立刻在匈牙利华人社团和广大华胞中引起燎原之势,一篇篇带着呼唤又带着爱心的《中国人帮中国人,救孩子就是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为了失去校园的孩子》、《我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文章在报端纷飞,一笔笔漾着情又蓄着爱的捐款送到了“爱心委员会”。

在为期不长的时间里,由“华联会”发动并得到广大旅匈华胞支持的为“希望工程”的捐款达四万二千美元。旅匈华胞的心与上千名复学的儿童的心连在了一起,旅匈华胞的爱心与祖国的胸膛贴在了一起。

转过年来的国庆节,张曼新又作为国宾参加了国庆活动。

席间,一位记者在采访张曼新时,不经意地问了句:“张先生,听说您现已荣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会长,又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和自治区侨联的常委,你还打算为国家做些什么贡献?”

这位记者话出口顿时觉得有些唐突,感到问得不太得体,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不安。

张曼新思索有顷,开口便答:“我打算今明两年内为祖国兴建一所希望小学。”

“兴建一所希望小学?那得需要几十万元人民币吧?”这位记者不禁惊讶地问。

“大概需要三十万。”张曼新答。

“三十万?!”这位记者脸上的惊讶之态继续在扩散。

因为,他知道,张曼新虽然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但他却称不上亿万富翁。几年来,他放弃能大把赚钱的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华联会”的工作中,不但在“华联会”中分文不拿,而且每年还要为“华联会”开展会务活动付出数目可观的费用以及办《欧洲之声》报的费用。不仅如此,他在每年以“华联会”的名义发动的向匈牙利残疾人及中国的“希望工程”等方面的募捐款中,以及对国内灾区的捐款中,他都为人表率地带头捐献。仅对安徽和浙江温州等地区的水灾,他就捐助六千美元,加上每年大量接待工作的开支,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每年耗费的资金,都在五六万美元以上。他只花不挣,钱从哪里来呢?

多亏了他的家族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而今,他张口又要兴建一所希望小学,莫不是心血来潮,说说而已吧,能做得到么?

“放心,面包会有的,奶油也会有的。”张曼新见记者的表情挂着几分狐疑,幽默地说。

之后,便出现了本章开头《三十万捧出侨领爱国心》所描述的那样,张曼新将筹集的三十万元人民币,如期交给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校名的“曼新希望小学”,在宁夏泾源县芦草洼吊庄七村竣工。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现任自治区主席的马启智担任“曼新希望小学”的名誉校长。

这所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可容纳六百多名学龄儿童入学的“曼新希望小学”校址,原先是一片荒滩,芦草萋萋,沙坑遍布。而如今,高高的红砖围墙里,六幢崭新的教室内,一排排课桌,一张张甜蜜的笑脸,书声朗朗。

前不久,笔者曾随同张曼新驱车来到距银川市二十里以外的“曼新希望小学”。交谈中,张曼新说,希望小学竣工那天,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启智、自治区政协以及自治区侨务等部门和当地县、镇、村的负责人都来了,揭幕式隆重而热烈。马启智除代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张曼新的爱国行动表示感谢之外,还希望有关部门要管好用好这所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将这所学校建成希望小学中的样板。

张曼新说,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倍感祖国无与伦比的重要和弥足珍贵的分量,因而才更爱国。祖国,是海外游子的根。祖国强大了,海外游子才腰杆挺得直,步子迈得稳。而祖国要振兴,要强盛,教育是本。兴学育才,是千秋伟业!所以,他才甘愿卖掉房产和利用家族的力量兴建希望小学。

这是他源于对祖国的爱,也是他源于对宁夏这片哺育过自己的故土的眷恋。

当笔者站在“曼新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头上是明媚的阳光,脚下是金灿灿的黄土地,面前是身背书包的学童,由衷地感到,善行和爱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永恒的美德。

人是爱的产物,而爱则是人类的出路。这片昔日的荒滩,今日里却播撒着爱的种子,托举着冉冉升起的太阳。

张曼新说:“我希望从‘曼新希望小学’中造就出更多的高中生,造就出更多的大学生,造就出更多的祖国所需要的人才。凡是能考上大学的,我都供。考上多少,我供多少。什么时候考上,我从什么时候供起!”。

这是张曼新的许诺,也是张曼新对祖国母亲充满挚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