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享受思维的盛宴
10662600000052

第52章 等不及

王国华

我去郊区办事,中途需要倒一趟车。可那趟车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这时过来一辆车,但不是我要等的。有人说,这辆车也能到达我要去的地方。我实在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于是毫不犹豫地登上车。谁知上去之后才发现,这辆车需要绕很大的弯儿才到终点。如果我按原计划乘车,即使加上等待的时间,四十分钟也就足够了,而现在,我足足耗费了一个半小时。

就因为浪费了五十分钟,我差点把正事耽误了。后来我想,自己明知道采取后一种方式更耗时,为什么还鬼使神差般的上了车?那是因为我不愿意再等了。等待,实在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特别是当你心急火燎要达到目的的时候,多等一分钟,内心的焦虑就增加好几倍。

有一次,我在等电梯的时候,看见旁边一个人,又是抓耳又是挠腮,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大概是有急事要办。偏偏电梯每下一层都要停一停,像个拉慢车的老牛,眼看着电梯已经下到三楼,那人竟然直接去爬楼梯了。这时候,无论他的目的地是几楼,其实都没有电梯快。他的等不及,促使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他的选择,显然也是明知故犯。为什么要明知故犯呢?这还是一个心态问题。当一个人的焦虑冲破承受底限的时候,他就希望通过行走来缓解焦虑。

我身边有个同行,大家公认他业务水平很高,而且他也坚定地认为自己可以担当重任。很不巧,他在工作单位总是受压制。于是,他负气而走。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离开后时间不长,那个经常压制他的领导也走了,而新换上来的领导,一度十分欣赏他。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好在新单位埋头苦干,干了没一年时间,他感觉不太舒心,于是又换了东家。这样一年年过去了,他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跳槽逐渐成了他生活的常态。而最初与他一起成长的那些人,大多成了本单位的中流砥柱,有的甚至成了高层领导。

这个同行提起一些人来,总是表现得非常不服气。是的,那些人业务水平确实不如他,但人家的资历不断积累,久而久之,自然也成了一种水平。而这个同行,他以为一个人只要不停地走啊走,就能到达目的地。他不懂得,等待,本应该就是行走中的一个环节,有时候甚至比行走本身更重要。一个人,能够默默忍受等待带来的苦闷,把焦虑转化为行走,也是一种智慧。

如果你等不及,你就永远等不到。

只有在等待中隐忍,在寂寞中成长,将耐心变为习惯,平服自己焦躁的心气,努力积蓄力量,才能厚积薄发,等来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