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必用的谚语荟萃
10662500000035

第35章 季节篇

节令不饶人

“释义”节令:时节、节气的气候。指节令运转自有规律,不是由人决定的。强调从事农业生产不要误了农时。

“例句”再有半月就要入伏,节令不饶人。要是担水点种,见苗就有三分收。(刘江《太行风云》五一)

立春似大年

“释义”每年2月4日左右正值立春。对农耕而言,立春比春节还要重要。

“例句”“立春似大年”,从立春开始农民便企盼有个好收成。

雨水送肥忙

“释义”每年2月19日左右正值雨水,雨量从这时候起逐渐增加,正是对农作物施肥的好时候。

“例句”农民都是种庄稼的好手,“雨水送肥忙”,一过雨水,他们忙着给农作物施肥。

惊蛰十日地门开

“释义”每年3月6日左右正值春分,气温开始升高,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

“例句”“惊蛰十日地门开”,刚过惊蛰很多蛇一类的冬眠动物就开始出来活动了。

清明前后,植树插柳

“释义”开始每年4月5日正值清明,这时气温上升,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例句”老师说:“清明前后,植树插柳,现在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候,学校要举行一次义务植树劳动,大家愿意参加吗?”

小满花来全

“释义”每年5月21日左右正值小满,我国部分地区农作物成熟,枣树开花。

“例句”弟弟问我:“咱家枣树什么时候开花?”我耐心地说:“小满花来全,一过小满,枣树就开花了。”

夏至狗,无处走

“释义”每年6月21或22日正值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从此过后,天气炎热。

“例句”俗话说:“夏至狗,无处走”,从夏至开始,北京的天气逐渐燥热起来。

小暑大暑,快把草锄

“释义”每年7月7日左右,正值初伏前后;大暑是每年7月23日左右,此时天气最热。这一时期,农业上多忙于夏作物的田间管理和秋作物的播种。

“例句”二叔责备儿子:“哪个庄嫁人,不知道‘小暑大暑,快把草锄’,你家地里的草都比苗高了,为啥不去收拾?”

立秋看秋

“释义”每年8月8日左右正值立秋,是我国秋季开始的时节。看秋:看年景。指立秋开始收割早稻,这时可以看出一年的年景。

“例句”立秋看秋,看着黄澄澄的早稻,农民伯伯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呀!”

白露割谷

“释义”每年9月8日左右正值白露,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秋收作物即将成熟。

“例句”“白露割谷”,可白露还没到,爸爸就早早地磨利了镰刀准备上山割谷。

秋分谷子堆满仓

“释义”每年9月23日左右正值秋分,这一天昼夜等长,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秋收。

“例句”秋分谷子堆满仓,秋天的时候,到农家来看一看吧,那么多的粮食,一定会让你羡慕不已。

寒露霜降,耕地翻土

“释义”每年10月8日或9日正值寒露,晚稻已经成熟;霜降在每年10月23或24日,这一时期忙于秋收秋种。

“例句”寒露霜降,耕地翻土,眼看别人家都开始耕地了,可我爸还在外地,妈妈急得团团转。

霜降树叶落,鸡瘦羊肥

“释义”霜降后,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枣树叶子落尽,鸡少食变瘦,羊变得肥美。

“例句”霜降树叶落,鸡瘦羊儿肥,可爱的小羊羔一天天壮了起来。

立冬白菜肥

“释义”每年11月7日或8日正值立冬,土壤开始冻结,这时正是收白菜的时候。

“例句”每年在立冬时收白菜,因为有句农谚:立冬白菜肥。

小雪不冻地,大雪不封河

“释义”每年11月22或23日正值小雪,此时,黄河流域初雪,天气逐渐转寒。每年12月7日左右正值大雪,黄河渐渐积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例句”小雪、大雪会带来较大的寒流,“小雪不冻地,大雪不封河”,冬天真正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之时。

大雪遍地白,冬至不行船

“释义”每年12月7日左右正值大雪,这时黄河流域积雪不断,河面开始结冰不能再行船。

“例句”不是有句话说:“大雪遍地白,冬至不行船”吗?咱们到河里溜冰去,怎么样?

冬至日子短

“释义”每年农历12月22日左右正值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例句”难怪人们常说冬至日子短,你看!眨眼之间天就黑了。

小寒大寒春节前,开沟排水车子田

“释义”每年1月6日左右正值小寒,正当三九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严寒时期;大寒在每年1月22日左右,这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一时期,农业上对三麦、油菜等冬季作物进行追肥、开沟等,保证其安全过冬。

“例句”“小寒大寒春节前,开沟排水车子田”,在冬季最冷的时节,农民要对冬季作物实施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