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必用的谚语荟萃
10662500000023

第23章 家庭篇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释义”要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必须依靠亲友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例句”沙僧笑道:“兄长说那里话!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西游记》八一回)

父子无隔宿之仇

“释义”父子之间的仇恨不会太久,很容易消除。

“例句”“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吴承恩《西游记》)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释义”指各个家庭都有难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例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哭声,又是谁家的哭声,随着秋风,伴着败叶,悲悲戚戚地传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七回)

家和万事兴

“释义”指一家人和和气气,家庭一定兴盛,所有的事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快迎刃而解。

“例句”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七回)

家不和,被人欺

“释义”指家庭内部不和睦,会受到外人的欺负、凌辱。

“例句”古语说:“家不和,被人欺”。我俩应是同舟共济。(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八)

父债子还

“释义”父亲欠下的债务,理应由儿子偿还。

“例句”娘娘道:“你既是他的儿子,俗话说‘父债子还’,却也饶你不得。”(《后西游记》)

知子莫若母

“释义”最了解子女的人是母亲。

“例句”知子莫若母,老七的形迹,你老人家也未尝不看了一些出来。(张恨水《金粉世家》)

兄弟如同手足

“释义”两兄弟就象手和脚一样是分不开的。形容感情特别亲密融洽。

“例句”兄弟如同手足,让我亲手杀死二弟,我怎能下得了手?

人亲骨肉香

“释义”指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感情异常深厚。

“例句”秋丝瓜跳起脚来,额上青筋暴出了,人亲骨肉香,他替老妹争气了。(周立波《山乡巨变》)

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母恩

“释义”没有亲自持家,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只有自己生养了子女,才能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凡事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

“例句”那呆子走得辛苦,内心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母恩’。”(《西游记》二八回)

大不正,小不敬

“释义”长辈做事不光明正大,晚辈也无法树立威信,更不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例句”大不正,小不敬,你们为人父母的,天天泡在麻将桌上,孩子怎能发自内地地敬重你们呢?

人行千里,处处为家

“释义”出门在外的游子,在哪落脚,就把哪当成自己的家。

“例句”老人道:“说哪里话头!你们又不是坏人,还怕进老百姓的屋子?俗话说‘人行千里,处处为家’嘛,甭客气,请屋里坐!”(王厚选《古城青史》一二回)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释义”子女遭受不幸,最伤心的是父母。

“例句”听着“啪,啪,啪……”的一阵耳光声,母亲已是泣不成声,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呀!父亲见状也不忍心打下去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释义”每个国家都有法律制度,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管理方法。

“例句”他只是蹲在炉灶前烤火、抽烟,一句话也没说。这时,忽然笑嘻嘻地向奶奶说道:“你老说的,倒也是一番理。古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依规矩不成方圆。”(马烽《刘胡兰传·奶奶的“女儿经”》)

长兄如父,长嫂为母

“释义”长兄、长嫂可以承担父母的责任,要象尊敬父母一样尊敬他们。

“例句”燕西笑道:“谁教我花得太厉害呢?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为母,在嫂嫂面前说实话也不要紧。”(张恨水《金粉世家》二八回)

百姓爱幺儿,皇帝爱长子

“释义”老百姓疼爱小儿子,皇帝则喜欢大儿子。

“例句”俗话说:百姓爱幺儿,皇帝爱长子,自从妈生下了小弟,父亲整日笑呵呵的。

马依恋故群,人怀念乡亲

“释义”马总是依恋原来的群体,人总是觉得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最亲。

“例句”也许是马依恋故群,人怀念乡亲吧!妈妈经常做梦都是和家乡的婶子、大娘们一起谈笑风生。

坐饮家乡水也甜

“释义”人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觉得家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例句”回到久违的家乡,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真是坐饮家乡水也甜呐!

倦鸟思林,人老思家

“释义”人年纪大了就更加依恋故乡和家园,就象飞倦的鸟儿思念自己曾经栖息的树林一样。

“例句”满头银发的王教授放弃了海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倦鸟思林,人老思家,落叶总要归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