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与周信芳都是我国剧坛的一代宗师,两人交往密切,友谊深厚,在戏剧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田汉18岁去日本求学,途经上海观看了周信芳的京剧艺术。1923年秋,二人相见,一见如故。周信芳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今天我们能一见如故,明天就以兄弟相称吧。”
从此,二人交往甚密,一起切磋戏剧曲目。
1928年,田汉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不久受挫停顿,转而集中力量办南国剧社。剧场难借,又没戏台,在周信芳的全力支持下,公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1930年,田汉改编的《卡门》被国民党当局禁演,田汉遭搜捕。由于鲁迅先生的及时警告,田汉转移,悄悄来找正在演出的周信芳,周信芳给田汉改了装,又拿出钱给田汉,然后设法将其送到日租界的一位朋友家里,田汉才免遭拘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信芳、田汉等人冒着敌人的轰炸,在上海为不做亡国奴而奋勇斗争!
1948年,田汉离开上海,进入解放区。
田汉与周信芳再次见面,已是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6月,周信芳被选为出席全国第一届文代会的代表赴京开会。战友重逢、感慨万千。此后,田汉在北京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文联常委,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周信芳还是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京剧院院长。他们虽然远隔两地,却仍在同一条前线上工作,两人南来北往、凡相聚必作长谈,分别时又总依依送行,友情与日俱增。
1961年2月,文化部隆重举行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田汉到会作了题为《向周信芳同志的战斗精神学习》的讲话,高度赞扬了周信芳的战斗精神,革命热情以及对京剧艺术的贡献,称他为“战斗的表演艺术家”。在纪念活动中,周信芳先后在北京、上海演出了《打渔杀家》、《乌龙院》等拿手好戏。田汉欣然命笔,赠诗四首,其中两首为:
喜为人间吐不平,早年英锐已知名。
曾因王莽诛民贼,亦借陈东励学生。
手创移风肝胆壮,扶持南国意图新。
登场犹忆鱼龙会,武二刀光一座惊。
六十年来磨一剑,精光真使金石开。
由它眼弱和头白,唱通山陬与海隈。
万死不辞尊信国,千山所指骂王魁。
乾坤依旧争邪正,珍重先生起怒雷。
诗中巧妙地列举了周信芳各个时期编演的剧目《王莽篡位》、《徽钦二帝》、《文天祥》、《义责王魁》等,称赞周信芳正是通过这战斗的历程,实现了自己的非凡人格。
1961年,田汉因工作到上海,正逢农历除夕。周信芳的夫人到海外探亲去了,家里只有周信芳一人。田汉怕老友感到孤寂,除夕之夜特地来周家陪伴。两人作竟夕之谈,直到次日凌晨,大年初一的爆竹响起时,他们的谈话还没有结束,数十年的友情真比流水还长。
1963年年末,1964年初,上海举行华东话剧会演。田汉作为中央有关部门的代表到上海,可是那个叫喊“大写十三年”口号的华东局领导人以及张春桥等,给田汉以冷遇,并对他排挤、诬谄。那次,田汉与周信芳虽然仍彼此看望,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心境都不好,因此二人忧心忡忡,有许多话不便明说,只能通过忧郁的眼神,相互心照不宣。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会面,也可以说是最不愉快的会面了。
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驴的耐力,患难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谊的忠诚。
——米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