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芝麻开花节节高
10661000000037

第37章 一次课堂提问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大家都低着头不说话。

为什么?原来我们今天学了《愚公移山》一文后,老师提出了一个“怪”问题:愚公“愚”吗?智叟“智”吗?到底哪个更聪明?不久,快嘴的李阳已回答说是愚公聪明,又按老师的要求讲出他的道理:“山不会增高、加大,而子孙无穷无尽。”跟书本的答案相符。

后来,老师又问:“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王津又说:“智叟聪明。理由嘛,就是如果让子孙世代挖山,辛苦一辈子,还不如搬家。”

愚公聪明,这是书上告诉我们的;智叟聪明,这个回答很有新意,而且也很说得通。门口有山不方便进出,干脆搬家算了,反正住在那里的人也不多,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有的是。如果让子孙挖山,就得让他们受罪一辈子,还不能上学,不愚才怪呢。用现在的话说,他们这是在破坏环境呢。我真想举手同意王津的说法,可是万一要说错了多不好啊,还是等其他人吧。教室里很安静,老师又问:“其他同学呢?”同学们无语。

老师说:“好,我给大家20秒钟的时间,来个表决,赞同王津的请举手。”

只有张芳和李麦的手举了起来,没有其他人。我犹豫了一下,手始终不敢抬起来。

“请同学们举手表态。”老师双眼环视全班,又问道。

教室里出奇的静。

是举手还是不举?想想王津说的也有道理啊。如果让子孙挖山,就得让他们受罪一辈子,还不能上学,不愚才怪呢,可是这跟书上的说法不一样,还是别举手吧。

老师忽然神秘地说:“举手多少并不代表对与错哦。”

对啦,这一定是老师的暗示,我不由举起了手,但不敢高举。看看周围,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也犹犹豫豫地举起手来。

回想老师讲课,他平时常常肯定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下决心了,把手高高举起。

老师终于开口:“其实,我们考虑问题无须拘泥于课本,也无须强求标准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智叟’和‘愚公’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因此,可以说,两个答案都正确。”我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回想起自己刚才的犹豫不定,不禁暗暗地笑了。

课本上的知识是前人的总结,也会有时代的局限性。不人云亦云,独树一帜的见解不一定是错误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