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的手段全集
10659400000088

第88章 寻求彼此的共同点

《庄子·内篇·养生主》疱丁解牛的寓言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个世界并非没有障碍,没有阻力,但只要懂得融会贯通,事情也就会变得明朗、顺利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懂得适时变通,善于融会贯通的人,其遇事虽有惊而无险,其处事常游刃有余,这样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比他人更大的成就。

天下何处无朋友?交谈何必曾相识!要想用三言两语便赢得对方的好感,甚至一见如故,关键功夫要花在见面交谈之前。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先知其人,这也是一种赞美,赞美他的声名远播;这更会让对方有所感动,至少你在见面之前就曾关注过他。而你一交谈就能有的放矢,切中肯綮,就会迅速在对方心头产生共鸣,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好说了。不然,纵使有三寸不烂之舌,见面滔滔不绝,却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结果也只能是使对方有云里雾里之感,自然,好感也无从而来。

在当今商品社会,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的交际面越来越广,他的事业也就能变得越加顺利;而那些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的,他在事业上的阻力便会相对变得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增强自己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增强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而在与他人交往中,特别是在与陌生人初次交往时,寻求彼此的共同点,便能很有效地吸引对方,以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如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984年5月,美国里根总统访问上海复旦大学。在一间大教室内,里根总统面对一百多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他的开场白,就注意到了寻求彼此的共同点,紧紧抓住彼此之间还算“亲近”的关系。他说:“其实,我和你们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的谢希德校长同我的夫人南希,都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呢。照此看来,我和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此话一出,全场鼓掌。短短的两句话就使一百多位黑发黄肤的中国大学生把这位碧眼高鼻的洋总统当作十分亲近的朋友。接下去的交谈气氛极为融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就是外在的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总经理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总经理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如获至宝。凭着自己的学识,他通过了最初的面试。复试则是由总经理亲自主持。在复试时,他就与总经理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引发了总经理的同感,因而博得了他的好感,最后自己被录用为业务经理。

这位青年很聪明,他在和总经理打交道中并不拘泥于其他应聘者一样单纯的为了介绍自己和介绍自己,而结合了对象的特质,将自己的特点有策略的往交谈的对象身上靠近,使得老总对他有更多的亲切感。

当然,要想寻求彼此的共同点,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所有相关的信息,把握其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你要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喜好什么,他是哪里人……等等这些信息都是你应该最先要去了解的,只有把这些客观的特质都弄明白以后,这个人的基本性格你才会在心中掌握一个大概。如要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就要了解上司过去的工作绩效,渐渐的了解上司的做事风格。如果你想有所成效,你就必须尽你的所能去了解有关他的一切。这样说并不是在名人录里寻找到他的名字,而是通过多与认识他的人进行交谈,你就可以更多地了解上司的做事习惯,掌握双方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当然,还要注意应该避免的又是什么。

其次,在掌握了双方的共同点后,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亮出”这共同点,以在对方心理产生共鸣。你不说出双方的共同点,对方未必知道,知道也没有你亲口说出这般来得亲切。而在说出时,还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否则其效果便会不佳,有时还可能适得其反,有故意套近乎之嫌。

天下何处无朋友?交谈何必曾相识!要想用三言两语便赢得对方的好感,甚至一见如故,关键功夫要花在见面交谈之前。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先知其人,这也是一种赞美,赞美他的声名远播;这更会让对方有所感动,至少你在见面之前就曾关注过他。上述各例之所以成功,除了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无一不是在未见初交者其人之前早已了解他的大概情况。这样,一交谈就能有的放矢,切中肯綮,迅速在对方心头产生共鸣,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好说了。不然,纵使有三寸不烂之舌,见面滔滔不绝,却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结果也只能是使对方有云里雾里之感,自然,好感也无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