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87

第87章 主动效应:积极主动的人才能成功

工作主动的人,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能力,必要时会发挥创意,以完成任务。这样的人到处受欢迎。这就是主动效应。

一个人具有了主动工作的意识,也就具备了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关键。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阵规”的智慧和判断力。简单概括成一句话,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也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他之所以为自己所领导的微软而感到自豪,是因为在这个团体中聚集了一大批积极主动的年轻人。而他在选择公司领导者的时候,十分重视选择条件,把热爱微软的事业这一标准放在尤其重要的位置。比尔·盖茨说:“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积极主动,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毅力。”热爱微软、积极主动是比尔·盖茨最为强调的职业素质。

在微软公司运动营的篮球场上,那张代表公司的面孔红彤彤的,他身手敏捷,动作职业,或跑或跳,十分活跃,这就是处于巅峰状态的鲍尔默。他做生意就像他打球的风格一样,精力充沛,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在竞争中从不畏惧,并且会不惜一切代价获胜。在没有进入微软之前,盖茨曾经多次主动高薪邀请鲍尔默加盟,因为他需要鲍尔默这种主动开拓风格的人来让微软公司脱胎换骨。

1994年年末,美国IT似乎陷入了绝境。而早在1994年秋天微软公司的年会上,鲍尔默就把一台便携式计算机放在自己的头上鼓励大家:“拿出点信心来,我们有NT。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直至使其成为标准。”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在他的号呼之下,到1997年,NT4.0版开始大规模打入企业和机构市场,并成为今天Windows2000的基础。鲍尔默以他的积极主动,带动了一批人的主动,使得一个新事物就这样横空出世并叱咤天下,企业难道不欢迎这样的人,还欢迎谁?

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工作中不够主动,听吩咐才能做事”的被动性格,努力培育自己的主动意识。工作中要有一种“率先主动”的竞争意识,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开拓性地思考和改进达到成功的工作方式方法。要主动推销自己,要有为自己创立“名牌”的意识,善于表现和展示自己的特长优点,与领导和同事共同分享成果、分享快乐、分享成功。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拥有了“主动精神”,成功就会变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致加西亚的信》一书,曾写道:“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由于曾经对于工作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从而不断地迈向成功的。

在许多人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的意义不大。其实不然。工作其实是一个机会,一个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等待发现的机会。积极主动,这样才会有创造力,才会有不断进步、取得新的成绩。正如某成功人士所说:“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示,使我们的不足得以暴露,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动代表着一种创造力,主动地思考、积极地行动,会在让人接触事物的同时扩大主观的认知视野,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顺藤摸瓜其实都是主动思维的另类诠释或证明,主动的人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与资源,这对处事的灵活性、多样性、成功性都大为帮助;同时主动的思维会带来积极的行动,行为上的主动会引起良好的外界反馈,从而进一步刺激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更积极的思维,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能让人在处理好事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体会到一种安全感、价值感、幸福感。

主动是发掘和发挥潜能的最佳途径。它拓宽人的思维,更大限度地促进人的潜能开发。有的人天生积极主动,这是一种幸运,这种人就更应该珍惜这种天厚,更大限度地去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争取更大的成功和价值。有些人天生被动,那么就要赶快行动,培养自己的主动性。

积极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成功的人与不成功的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成功的人做事都积极主动,而不成功的人则多半消极被动。无论你是再底层再普通的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因为你的主动,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心理学小贴士

比尔·盖茨说:“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积极主动,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