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50

第50章 择偶,你出于哪种心理

择偶心理是指男女双方在选择自己恋爱对象时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一般来讲人们建立恋爱以及婚姻关系的原因,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因此,择偶成为每个人成年之后必须面临的问题。而择偶的标准因人而异,主要决定于本人的恋爱观、婚姻观和人生观。

金钱至上是一类比较普遍的择偶心理,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他们把对方的经济状况放在首位,他们的婚姻是为了得到一个能满足他们吃、穿、住、玩的安乐窝,或者借以生存的依靠。这种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是不牢靠的。因为经济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它常常因对方丧失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失去凝聚两人心灵的吸引力,从而不得不分道扬镳。

一种择偶心理是以事业为重的。其实,每个人都愿意重视这一点,都希望自己的对象能成为栋梁之才,在工作、事业上出人头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人为数不多,可在知识分子群里,还是大有人在的。他们把工作成绩、事业进展看成人生最大的快乐;把对方有无事业心和拼搏精神,作为择偶天平上一个重要砝码;把爱情的幸福寄托于事业的奋斗之中。这种爱情由于事业的永恒性而得到永恒。

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在青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对象更漂亮点、更英俊些,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外表美,常因此走上歧途。靠对方漂亮的外表产生的爱情,是短暂的。随着岁月流逝,爱情也会随着外貌的衰老而消失。正如歌德所说:“外貌美丽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追求精神满足的择偶心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看重对方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性格爱好等,追求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融洽。只要能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满足,哪怕对方的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方面欠佳,都无所谓。这种建立在精神上的爱情是高尚的,许多传为美谈的爱情故事,都属于这种爱情心理的追求。

乐乐和元元是在大学相爱的,他们之间的情深意切和浪漫曾经让很多人羡慕。一次元元患阑尾炎需要手术,乐乐一会儿担心他受苦,一会儿又担心手术不顺利,以致于整整一个晚上都没合眼。

他们的分歧是从选择职业开始的。元元比较喜欢稳定,安于现状,希望早日进入甜蜜的二人世界。而乐乐毕业后进入社会,总有一种紧迫感,于是不停地学习、充电。她先在事业单位工作了几年,后又应聘进了一家合资企业,最后跳槽到了一家独资银行。乐乐希望元元也能进外企工作。可是也许因为元元并没有努力,或者是他的机遇比乐乐差,大学毕业后元元一直在研究所待着。元元自尊心特别强,大学时候的优越感完全没有了,以前乐乐总可以数落他或在他面前撒娇,可现在她也不能说他什么,哪怕是最小的事,元元也认为乐乐是在否定他整个人。元元甚至不愿与乐乐在外企的朋友一起玩。他们常常为了小事争吵,又常常后悔。为了避免争吵,双方尽量客客气气,亲密感也就没有了。

于是,这样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就在大学毕业几年后分手了。

男人与女人的择偶标准是有所区别的。男人的择偶条件较少且较为宽松,多是要求女性长得漂亮、温柔,择偶的感情和审美色彩比较浓厚。男人的择偶条件比较现实、易变。比如,自身条件差的男青年虽然也希望找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但更倾向于找一个和自己般配的女性。男人对女人的才学不那么看重,但是也没有哪一个男人会喜欢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老婆。男人一般不大适应强悍的女人,比较愿意找一位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的女人。

而女人的择偶条件则是比较具体的。除了外在形象之外,她们往往还会考虑到个人品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等其他相关条件,因而不会一口回绝男方,而愿意进行试探性的接触。如果其他条件不错,很可能就走到了一起。

女人常常将爱情过于理想化,在择偶时要求十全十美,择偶条件有时显得很苛刻,甚至脱离现实。由于女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女人在择偶时常有攀比心理。女人从众心理较强,如果同伴的男友比自己的男友强,她会觉得在她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心理学小贴士

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一定要慎重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婚后的生活幸福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