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100

第100章 持之以恒才能够成功

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其心理有着莫大的关系。你的心有多高,成功的高度就有多高。成功者在目标面前要有决心、耐心,需要持之以恒。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着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起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重复定律。

重复定律也称为实践定律,是指任何的思维和行为,只要你不断地重复就会得到不断地加强。在人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就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人的心理倾向于关注那些新鲜的、刺激的事物,不喜欢做重复单调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依靠重复操作来谋求突破,也就是说,那些心理上拥有忍耐力,能够在一次次重复操作中认真积累的人,他的人生更容易获得高于他人的成就。

有这样一项科学实验:这项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跳蚤跳跃的适应性的。研究人员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总是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了“爬蚤”了。跳蚤变成了“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

实际上,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外界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不敢拼搏,不思进取的精神面貌。在生活中,也就表现为随波逐流,因此,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也过早地熄灭了。这也就告诉我们:若想成功,光是有不怕碰壁的勇气还不够,还要有不怕碰壁的耐力和韧性。也就是成功的毅力,要坚持下去,要持之以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新生开学,“今天只学一件最容易的事情,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老师说。一个月以后有90%人坚持。又过一个月有仅剩80%。一年以后,老师问:“每天还坚持300下的请举手!”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手,他后来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他就是柏拉图。

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要想成功,就得抱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迎难而上。

无论是谁,一旦选准目标,就应该执著、坚定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在做事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假如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肯定将一事无成。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有抱定宗旨,锲而不舍地迎难而上,用意志和智慧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前进路上的困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是把事情做成功的不变法则。

科学家们推算,只要把50英亩的土地上的阳光集中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大到足够为世界上所有的机器供给能源。也许照在地面上的太阳光不会点燃地面上的任何一样东西,但是用放大镜来集中这些阳光射线,就连坚固的花岗石也会熔化,甚至让钻石变成气体。

对于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来说,不论就业或创业,一定要像选好自己的目标,在选定了目标之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个台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个台阶,终能抵达成功的顶峰。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一种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一直在为这个方向专注和坚持,不为道路上的小风景停留下来,它们要的就是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风景。

很多时候,人的失败不是因为实力不够,机遇不好,而是因为不肯在重复中积累、等待突破的到来,在一次次放弃和遗漏的过程中,人生草草地画上了一个句点。

心理学小贴士

若想成功,光是有不怕碰壁的勇气还不够,还要有不怕碰壁的耐力和韧性。也就是成功的毅力,要坚持下去,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