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秘诀
10658800000080

第80章 益寿之宝——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亦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人体正气强盛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健康。又怎样保持正气旺盛而不衰呢?方法尽管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要采用药物补养的方法。

人们都盼望着能够延年益寿,但怎样尽终其天年,安度百岁呢?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常年坚持药物养生法。

所谓药物养生,就是通过服用药物,促使人体气血旺盛、阴阳协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焕发生机,达到延缓衰老目的的养生方法。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早就懂得了用药物养生的道理。据唐朝李翱记载:在顺洲南河县,有个叫何田儿的人,生来就虚弱多病,58岁时还没有娶妻生子。一天他在山野间,忽然看见两株苗蔓相交的藤子,因为叫不出这种植物的名字,就去问乡里的百姓,大家也都不认识。后来,一位山间老人告诉他,这种植物的块根轧成粉末,用黄酒送下,对人体有好处。于是,何田儿按老人叮嘱的方法坚持服了数月,奇怪的是,他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强健了,因而服药的劲头更足,并且有意识地增加了药量。又过了一个阶段,他不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而且头发变得乌黑,容颜显得年轻,旧的病痛也全消失了。后来又娶妻,还得了儿子。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能嗣”,替儿子取名叫“延秀”。父子两人坚持服用何首乌,都活了160多岁。延秀为纪念这种植物,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首乌”,他也活了130多岁。后人为了纪念这家采药人,就将这种植物定名为“何首乌”了。事实证明,何首乌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剂,有乌须发、悦颜色、健筋骨、延年抗衰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何首乌之所以有延年的作用,是因为它含有卵磷脂的缘故。这种卵磷脂对人体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强壮神经、降低血脂,并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像何首乌这样能延年的药物,中药里还有许多。

众所周知,大枣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的常用中药。古有良枣、美枣之称,被列为上品之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能轻身延年”,据《北梦琐言》记载:“河中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食可度世。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女。”这虽有夸张,但也说明枣有可观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名医张锡纯曾高度评价它:“枣虽为寻常之品,用之得当,能建奇功。”他曾用大枣治疗过多例虚弱病人,都收到满意效果。如治一个50多岁的患者,病人饮食逐渐减少,身体日益消瘦,嘱其每天吃熟枣数10个(将枣先用水煮两三沸,捞出后蒸熟,当点心吃),经一年多以后,饮食较前增加了1/3,体质也大有好转。在医圣张仲景创制的300多个方子中,其中有近60个方子里用到了枣。不仅如此,国外学者也对大枣发生了兴趣。如英国有位医生在163例虚弱患者中做对比实验,凡是连续吃枣的,其健康恢复的速度比单纯吃维生素类药物快3倍以上。在民间还流传说:“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实属养生经验之谈。

传统中药确实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纠正阴阳气血偏差、协调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但是,在具体使用时,一定要用之得当,不能乱用,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不无故进补

补药并非人人都可吃,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倘若一见补药,以为对人体皆有好处,贸然进补,很容易导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进补应在医生指导之下进行。

2.要因人进补

此指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乃至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补药。如少年儿童,纯阳之体,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不胜补药,恐有拔苗助长之虑。如屡见报载,有儿童滥服人参蜂皇浆之类的补品,出现性早熟现象,就是小儿误服补药的结果。然禀赋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者亦可稍进补品以壮根基。青壮年时期,机体发育成熟,大多无须进补,即使用补,亦以平缓少量为宜。人至老年,精血亏耗,必须进补,但选择补药一定要对症,并注意少量频用,持之以恒,切忌重剂骤补,或一曝十寒。

3.要因时进补

药物养生要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因四时不同,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同。如春天进补,可适当服以辛散升提之品,但南北不同,北方可服肉桂、当归、熟地、人参等;南方可服玉竹、生地、沙参等。夏天天气热、汗液多,可选用一些性微凉、有益气生津、健脾胃的滋补品,如菊花、藿香、佩兰、西瓜、绿豆等,也可以根据人体虚弱情况,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木耳、山药、白术等,但不宜选用过于温热的药物、厚腻的滋补品。秋天,燥气盛行,易伤津液,故秋季进补,宜以滋阴润燥为主。如沙参、石斛、玉竹、百合等。冬季是进补的最好时机,北方气候严寒,宜用温补,如:鹿茸、首乌、龙眼、肉桂等;南方冬季严寒而干燥,进补宜用温润之品,如:熟地、菟丝子、桑寄生、人参等。

4.要对症进补

此指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切不可乱补,如血虚补阳等。此外,不要补之太过,像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其他方面,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滞,所以补勿过偏,适可而止,这是进补时应注意的。

5.要注意虚不受补

此指脾胃虚弱之人,在受补时,当先健运脾胃。因脾胃不健,可致气机壅滞,加重脾胃之虚,致使药力难行,体虚愈甚。故此时用补,当以健脾为先,即使补脾,亦当用进补不滞之品。

总之,药物养生是益寿延年的法宝,但一定要遵循进补的原则,切不可乱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