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10658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高等教育扩张对劳动力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研究领域,也是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的重要议题。本书从就业和工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效应。

本书以供需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构造了我国高等教育扩张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在分割性劳动力市场中,当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大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加时,从就业效应看,高等教育扩张会增加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从工资效应看,高等教育扩张在长期内将使得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被不断压低,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会出现下降趋势或停止增长。

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毕业生职业定位是否明确、专业选择和学历高低等因素均对成功就业有显著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扩张明显降低了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毕业生的起薪在地域、单位性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未来几年内,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起薪将被进一步压低。

文章在CHNS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通过Mincer人力资本工资决定方程,估算出我国1991-2004年各阶段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发现高等教育收益率在早期有较快的增长,但随着近年高等教育扩张进程的推进则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而验证了关于高等教育收益率随高等教育扩张而下降或出现停滞趋势的假设。

文章进而利用CHNS数据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征,及这种分割状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分割,使得初次就业进入哪一级劳动力市场或者部门,对于终生收益有重要影响,故大学毕业生有着强烈的择业偏好。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为正规部门、工作地点在东部大城市时,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更高。理论和实证都表明,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毕业生在进行就业决策之前十分重视工作搜寻,且广泛借助非正规的工作搜寻渠道,工作搜寻成本较高、工作搜寻周期较长。

文章最后比较了有关国家在处理教育扩张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的政策建议,主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要与充分就业目标相互衔接,尽快推行各种改革措施和就业促进政策,以减轻劳动力市场分割,从而弱化大学毕业生对传统一级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偏好,促进就业。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张;就业;工资;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