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10657300000076

第76章 狼来了,谁之错

一次班会课上,对学生讲起了《狼来了》。故事收尾,班级里却没有我想象的凝重,我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嘻嘻哈哈的说笑起来。面对孩子们这番举动,我颇感不解,于是与他们聊了起来。

“老师,那些农民太笨了,居然被一个孩子耍得团团转1

“老师,其实我们不应该责怪孩子,那些农民也有责任呀!他们应该早点发现孩子的玩笑,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这样就不会酿成大祸了。”

“老师,那个孩子也挺可怜的,一个人独自放羊,一定特别孤单,他只是想解解闷,才想出这样的法子来。”

我惊叹于孩子们独到的见解与认识,他们从他们的视角赋予了《狼来了》这个众人皆知、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以全新的解读。一直以来,《狼来了》这则故事常常被我们老师用作诚信教育的经典教材,故事中的孩子,曾被无数次的批判过,“说谎者必遭惩罚”的训诫也被师者无数次的挂在嘴边。然而,我们做教师的为什么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一件事呢?

诚如学生所言,孩子说谎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孤单,因为无聊,因为一个人寂寞,每日除了面对草木石块,就是自己的那群羊,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孩童来讲,无异于一种折磨与摧残,但是,生活的原因使他不得不重复着这种枯燥无味的简单生活。面对这样的生活,孩子找点乐子,又有什么错呢?

可是,对于我们大人来讲面对孩子的“找乐”行为,如果视若无睹的话,那就是我们的责任了。事实上,那些农民在孩子第一次说谎的时候,就应该有所警觉,从羊群的安然无恙,从孩子的处事不惊,从虚无之狼的悄然离去,从事件的来龙去脉、蛛丝马迹应该能够觉察到孩子说谎行为的,然而农民们却没有,他们依然做着他们的农活。也许对于第一次我们可以用粗心大意加以解释,而对于第二次呢?只能怪之于农民们的洞察力的迟钝了。因此,在“狼来了”这起事件中,农民对孩子的粗心也是造成事件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如果农民们能早点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也许就不会酿成悲剧的发生。如果农民们能从孩子说谎行为的背后找到其说谎动机,并予以积极开导的话,那么一切都能顺利解决,然而农民们却什么也没有做。

农民们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应该是孩子做错事之后,没有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当孩子第三次说谎,并向农民道出事件的原委时,农民们愤怒了,他们不再相信这位孩子,因而在狼真的来了时,听到孩子呼救采取了置若罔闻的举动,以示惩戒,但就是这次的不信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孩子就是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并不是说孩子犯了一次错误之后就无可救药了,说了一次谎就永远是骗子,永远不值得信任了。我们应该给犯了错的孩子改过的机会,相信、信任他们能够重新做回好孩子。

当然,农民毕竟不是教师,他们在劳碌的生活压力下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就教师而言,我们难道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吗?我们对学生做到细致入微的了解了吗?在孩子犯错的背后,我们看到孩子的内心了吗?我们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了吗?

从孩子的视角看待《狼来了》,的确会给我们教师诸多启示。感谢我的学生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