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10657300000031

第31章 给教育管理留个“风口”

为了美化环境,小区里栽花种草,其中两个相邻的地段,一段栽了花,一段种了草。刚栽上时,为了避免踩踏,在靠近马路的一边用塑料布围起了一人多高的临时围墙,其中种草的围墙剪了许多孔,栽花的围墙不知为什么没有剪。

夜里刮了一场风,第二天一看,剪孔的围墙安然无恙,没有剪孔的围墙匍匐于地,显然是被风刮倒了。

原来,小孔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风是挡不住的,那些小孔就是留给风的出口,有了出口,风就能顺利通过,从而给围墙减小了压力,免受了损伤。

给围墙留个风口,看似简单的道理,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园林工作者都能注意得到,而其中哲理也并非仅限于园林维护,其实我们的教育管理也是如此,给管理留个“风口”,才会确保管理的实效性与安全性,从而尽可能地发挥管理的作用。

1.给制度留个弹性的“风口”。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学校的制度。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于其约束性,学校的管理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执行与约束,从而实现管理的规范性与有序性。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超强约束力,任何教师、任何员工都要坚决执行,容不得半点商量的余地。这种刚性的制度虽然建立了一套公平公正的教师行为范式,却因制度的强硬性而失却了管理的弹性与柔性,对教师少了一点人情味。诚然,我们的管理需要刚性的制度,但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教师的情感以及个体原因,同样不能忽视,过度刚性的制度如若不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反而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削弱教师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从而降低工作的效能。例如,有些学校利用指纹机考勤,教师迟来一分、早走一秒也被视为之迟到、早退,这样的做法显然过分死板,甚至极有可能激起教师的对抗情绪,特别对于家庭有孩子、老人需要护理的教师,这样的考勤制度更是一种不近人情的制约。因而,学校的考勤制度不妨多一些弹性,在保证绝大部分公平的同时,照顾到部分教师的特殊情况,在集体商议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普遍与个体的关系。

2.给管理留个反馈的“风口”。

学校的管理需要多方面参与,不仅是管理者个体的行为,也是教师群体共同参与的结果。学校管理的适切性程度,需要科学的评价,需要积极有效的反馈,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正确性与科学性,才能让管理具有强有力的群众支撑。因而,学校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通畅的管理反馈渠道,给教师搭建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给管理留个反馈的“风口”。教师的反馈可以让学校管理者明确自己的身份,对管理多一份视角,多一份认识,多一份清醒,多一份理性。从而对教育管理的方法策略理性地分析,科学地对待,反复地审视,以保证管理的适切性与科学性,让管理日趋完善,顺应教育教学规律,顺应教师群体心理。

3.给教师留个释压的“风口”。

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认识,也应当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学校在幸福学生、成就学生的同时,同样需要幸福教师、成就教师,只有保证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管理者需要创造幸福的教育环境,而幸福的教育环境就需要给教师释压,给教师留个释压的“风口”。学校管理者在重视教师工作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在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应当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管理者可以积极创造机会,为教师释压,例如,组织学校教职工体操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等,以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丰富教师的教育生活,抽出一定的时间,或者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再如,节日、假日组织开展教师群体联欢、外出郊游等活动释放心情,缓解压力等等。

学校管理需要艺术,给教育管理留个“风口”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艺术。学校管理者不妨给教育管理留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