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0657200000030

第30章 医话一束

一、以补为法治脏病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脏者,肝、心、脾、肺、肾是也。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之精从来源分为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和经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气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要素,亦是功能活动的具体表现。五脏主藏精气而不能泻于外,自应常为之而盈满;若满而不实,必得后天水谷之气不断充养,方能维持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基于五脏的生理特点,疾病所伤,易致不足,不足者虚也。而历代医家对“虚”的论述则各具特点,各有千秋。首言“虚”之意,在于正气之虚,出自《素问·通评虚实论》之“精气夺则虚”。治疗总则“虚则补之”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叙述虚症不同证型的治则。《难经》进一步根据五脏发病时的特点,总结出影响后世学者的五大治法。即“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张仲景创制温肾、建中、益气、存阴等众多补益主药,并具体应用于诸多虚证的治疗,使补益大法初具规模,许多方药沿用至今行之卓效。李东垣独创脾胃内伤说,创制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系列扶补脾胃方为后世所推崇。朱丹溪颇有见地提出“大补阴丸”为代表的治疗****虚损的系列方。赵献可的培补命门之火说在中医学的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即“世谓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张景岳则进一步将肾脏虚损病证,从理法方药皆发挥至极。“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左、右归饮分补肾之阴阳习用至今。

姚氏家族继承以上众多医家的学术思想,经历“太和医室”四代传人的临床实践和发挥,形成五脏之疾以补为法的学术观点,总结出“男子注重益气补肾,女子注重养血疏肝,小儿注重消导健脾,老人注重平补阴阳”的用药特点。至第四代传人对其作了更深层次的发挥,形成“扶正固本”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临证时首先应判断正气是否受损、受损的程度及何脏受损,斟酌正邪斗争的情况,衡量标本虚实的性质,确定辨证论治的依据,从而作出合理准确的辨证,施以恰切全面的方药。常用的补益法包括调补、平补、清补、温补、峻补和食补,食补可以与其他五法同时应用。

在临床中,对家传补脏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还表现在对传统方药的创新和改进。“太和医室”秘录记载的“固本喘哮安”方,具有益气助肺,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止咳定喘之效,临床应用百余年,确系治疗咳喘哮疾之症标本兼顾的良方,于1985年献出此方,对此方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改制成“固本咳喘丸”。药理试验证明,此方确能使试验动物的喘息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从而具有明显的止咳止喘作用。本研究还表明该方具有促进实验动物生长的作用。此项成果无偿转让于西安自力中药厂,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远销海外,并获得国家、省、市、区多项奖励。

二、以通为用疗腑疾

《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六腑系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饮食入胃,腐熟消化,游溢精气;腐化之物,下移小肠,直接助于化物。膀胱内藏津液,气化而溺液出。膀胱之气化,实乃肾之蒸腾气化功能,“出”才是其本能,出则泄,泄则降,降则用。正是“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也。”三焦系人体气化之场所,主司一身之气,又为水液运输之通道。六腑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司饮食物的传输消化,排出糟粕,虚实更替,总以通、降、泄为常,故实而不能满也。

《灵枢·本输》说:“胆者,中精之府。”胆附于肝,《东医宝鉴》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之疏泄有常,则清净之汁化生不乏,释放有度,助脾之升清,胃之降浊,二者健运有序,是谓“土得木而达。”反之,疏泄不利,胆气郁滞,或横逆犯胃,或郁而化火,或逆而上行,皆为胆腑不通不降之机。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腐熟水谷,以降为和,以通为用,降是胃的生理功能特点,因而叶天土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说。《伤寒论》亦指出“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董建华教授指出:“胃和的关键是胃气润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不降则滞,反升则逆。因而胃之病,无论因于内伤,受于外感,无论素体脾胃之强弱,其共同之病机为气机壅滞,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郁滞于中,因而成病。所以《灵枢·平人绝谷》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源于胆与脾胃共司食物之腐化、吸收精微物质的密切关系,又小肠受化物、泌清浊之功能,实为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和进一步延伸;大肠输出糟粕也因胃降而降。均以降泄为和的生理特点,滞逆反常的病理特点,姚氏传人结合临症所见,经多年临床观察实践,针对消化系疾病提出了胆胃通降之说。其基本认识为胆禀肝木之气,其性刚直,以疏为常,以疏为降,病则多见郁滞化火之证。胃之降乃气机下降之枢机,胃之通降也助小肠受盛化物和大肠排出糟粕之功能畅达之。病则失于和降,甚则逆而上行,“浊气在上,则生胀。”故胆与胃之疏通和降,实乃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之关键,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由此创制出相应的胆胃通降方,治疗疏泄失调,中焦阻滞,升降失司所致的诸多病证,历经数年临床应用,确有良效,1985年后经第四代传人姚树锦主任医师与西安国药厂联合研制开发成新型中成药制剂——胆胃通降糖衣片,使其临床适用更广,易于服用,安全方便。经药理实验证明,胆胃通降片可以明显地加快胆胃排空增强小肠活动。用现代科学手段支持了该方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的组方理论。

三、扶正固本辨证观

病理情况下之五脏以虚为本。疾病错综变化,随时判断病者正气是否受损,甚或受损程度如何,却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是斟酌“正邪斗争”情况,衡量“标本虚实”性质、确定论治措施的依据。下面举例加以说明。肝炎从中医病因辨证可概括为湿热二字,湿邪化热或湿热合邪,甚而热邪化毒等,“实证”非常突出,一定时间内,用清热利湿、解毒等“祛邪”治法,确有明显效果。但如在“祛邪”的同时不注意扶正,经慢性过程后,常常会形成所谓“邪盛正衰”的病理表现。由于“正虚”有时表现得不够明显,而“邪盛”表现得非常突出,若此时祛邪太过必伤正,所以说“太过不及”与“虚虚实实”之戒是应记取的。慢性延性肝炎,在祛邪治标的同时,一定要配合扶正固本,即在前法基础上取舍过偏药物,适当增入益气、健脾、养血、疏肝之类,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病至肝硬变时,由于肝脾肿大,胁下痞积形成,疼痛有定处,颜容瘀暗,舌质青黑,脉涩瘀血症候无疑,应施活血化瘀之法,但仅仅立足于活血化瘀法还很不够,尤其不可一味行攻破之品,病至肝硬化,已非短期病程。仍从湿热来说,湿为阴邪,恋久伤正,损伤阳气,热郁化毒伤正,阴血受损,气血受害,气无帅血之力,血失充脉营运,而形成气机不畅,经络郁阻,痞积由是产生。如只见邪聚痞积之实,而无视病理过程伤正之虚,以此定治法,必致太偏。

要正视疾病全过程,尤其要从“实”的现象下窥探“虚”的本质。肝病其所以“标实”,一定有邪伤气、血、阴、阳之伤正过程,实际上专对瘀血肿胀,而用活血化瘀法时,也应益气为先,增强“帅血之力”,使气行必无滞;相对地活化瘀之中增进养血药物,才能化瘀生新,要比单纯攻破全面,这样从益气养血着手,加以活血化瘀,就有“扶正固本”思想了。

肝硬化腹水形成,腹部明显突出,古人谓“单腹胀”水臌即是。此时,医者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精神,化湿利尿,逐水之法已在所不忌,欲求水邪急退,以济然眉之厄,往往欲速而不达。此水湿邪居之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病情早已复杂化,远非单纯之攻逐化水所能奏效。

对腹水膨隆之“标实”一定要看到“本虚”的严重程度,还以气血阴阳而论,气虚的表现如乏力、困倦、动则气喘等,更有满腔腹水无阳以化之阳虚症候。血虚生燥致肌肤甲错,血虚失养之面容青黑,乃至缺津之舌干及阴虚内热见舌质红赤等。

关于治疗化湿(治标),必先健脾(固本),健脾自能运化水湿,利尿(治标)必先温肾(固本),肾阳之温助膀胱才能化气行水,逐水(治标)必须疏利三焦,三焦“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标本”兼顾之法必须用之得当。“固本”还是气血阴阳,但补肾要行气,补血要疏络,补阴要助阳,补阳要和阴。除补虚泻实外,还需疏通肝气以通畅气机,促使升降。

四、着手中焦治失音

某翁年过花甲,骨瘦如柴,精神萎靡,颜面黯黑。张口唇动,未闻其声,询知乃食管癌放疗后所致失音。

患者纳食甚少,夜不安寐,口渴烦躁,溲赤便秘。饥不欲食,渴不欲饮。舌淡形瘦、苔薄欠润,六脉皆见沉弱细涩。面对斯证,医者岂可只治失音!四诊合参,析其病因,乃放疗使阴阳气血严重耗伤,胃气重创使然。治宜从本,从健脾胃开化源入手。方用四君加生黄芪、生薏仁、砂仁、生山楂、鸡内金之类。药进5剂,即见起色。患者饮食明显增加,能在他人搀扶下步入诊室。遂于上方中加生脉散以补气阴,药进7剂,患者能自行步入诊室,且精神日见转佳。仍步前法化裁,先后加用金石斛、桔梗、青果、蝉衣等。经服30余剂后,患者日食500g,精神健旺,声音已出,但为嘶哑之声。嘱其晨服人参健脾丸,晚服麦味地黄丸。月余后,患者即告声音恢复如初。

此例不治失音,何能声出朗朗?盖气虚无力鼓动作声,阴虚失却濡养之能为此病之因。因为本,重治本,然气阴不能速生,宜从中焦入手。脾胃兴则纳谷旺,纳谷旺则气阴化生有源。俟其正气来复,失音之病,当不治自愈矣。

五、因“世”制宜话通补

姚树锦先生以往崇尚东垣学术思想,重视补中益气之法。近年来却动辄枳实、大黄、龙胆草、半夏,而疗效较之往昔,亦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首窃思,确非有意弃东垣而效子和,欲以攻下派自诩,实乃时世不同,使余不得不改弦更张。简言之,因“世”制宜而然。

欣逢盛世,国富民殷,人民生活迅速提高,饮食成分显著改变,肉蛋乳酪日见增加,粗粮野菜无人问津。饮食习惯的变化已经导致病证类型发生改变,为医者自然不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胶柱鼓瑟,作茧自缚。

近年来,恣食厚味所致的食滞中阻,郁热内伏,痰浊壅塞,比比皆是。由于气机升降受阻,常见胆胃不降之口苦、呕恶,中焦壅滞之胀满痞痛,腑气不通之烦扰便结等证。此与现代医学之胆胃疾病关系密切。

六腑以降为和,以通为补。上述病证之治自宜通降,以泻促降,以降达升,清升浊降,六腑自和。通降之法,有辛开苦降、通里攻下、消痞散结、导滞涤痰、利胆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之异,临床若运用得当,自可事半功倍。笔者因“世”制宜,本通补治腑之法,与西安国药厂合作研制成胆胃通降片。经临床320例验证,对胆胃等消化系疾病总有效率达996%。该药已通过技术鉴定,投放市场。临床效果证明了通补治腑之法于今之世的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六、养心定志治不寐

知识分子之健忘不寐多为劳神过度,暗耗****,思欲不遂,肝气郁遏所致。此与血虚失养、心肾不交、余热未清、心胆气虚等所致之不寐自是有别,临床多见夜难入睡,思想纷纭,睡则多梦易醒,次日出现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呵欠频频,记忆不佳等证。西医称之为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中医似可名之脏躁不寐。

临证采用甘麦大枣汤、四逆散合《千金要方》之孔圣枕中丹加味投之,疗效颇佳。甘麦大枣汤可润养心神,其治在心;四逆散调畅气机,其治在肝;孔圣枕中丹补肾定志,其治在肾。三方药共10味,计有甘草、淮小麦、大枣、柴胡、白芍、枳实、龟板、龙骨、远志、菖蒲等,若嫌其力弱,临证常加枣仁、菟丝子、茯神、当归、夜交藤等,以增强其补肾养血、安神益志之功。诸药协力,气血阴阳均顾,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使虚得补而郁得疏,心得养而神得安。

因此临床时应多宗经方,但亦用时方;善简化经方,但有时亦扩充经方;常投小方,但有时亦予大方、复方。此证之治,乃合用时方,扩充经方,施以复方之例,足以表明临证用药之重要性。

七、阳布阴施治尿崩

消渴患者某妇,30余岁,纺织工人。西安几家大医院均诊为重型尿崩症。患者饮一溲一,昼夜出入水量约十数热水瓶。诊见两颧红嫩娇艳,舌质略淡、苔薄白而不润,脉沉细数。诊未毕,病人即感口渴难忍,急切饮水,阅往日所服之方药,均麦冬地黄类滋阴生津止渴之品。然消渴非但罔效,且增腹胀、纳呆等证,思之顿感棘手。姚师在踌躇间想起其父治一位日饮一担水之患者,药用参、芪,使阳布阴施,故在前医方药中加入参、芪。病人服药后,腹胀轻,食纳有增,药后虽有效,但消渴仍急,故增人参、黄芪量继服,诸恙平复,尿比重亦恢复正常。

由此联想阳布阴施、阴阳互根在多种虚损证时的应用,如糖尿病、肺结核及各种癌肿等,如能注意阴阳互化多获良好的疗效。

八、细辛临床应用述要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性味辛温,归肺、心、肝、肾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之效,且为少阴经之引经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水煎剂有解热、镇咳、镇静作用,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细辛应用灵活多变,得心应手,不但师以古法,而且常临证发挥,治疗病种广泛,效果确凿,现简要介绍如下。

1.祛风散寒抗过敏细辛性温味辛,有升浮之性,既能发散在表之风邪,又能祛除入里之寒邪,沟通表里,使内之邪出于外。临证常以细辛配麻黄、附片(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等。如治彭某,女38岁,患过敏性鼻炎5年。每因天气转冷,则鼻塞、流涕、痰涕清多,咳喘气短,手足不温,腰背寒凉,中西药多方治疗无效,甚为痛苦,转求治疗,诊见舌淡、苔薄白滑,脉沉细。投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3剂见效,4周大效,巩固治疗。动物试验证明,细辛的提取物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

2.辛温通络止疼痛细辛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善搜肝、肾血分之寒湿滞邪,治疗腰脊、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顽固性头痛,癌性疼痛及牙痛等。常以细辛配土元、甘松、苏木、降香以通络止痛,疗效显著。如治史某,女,34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年,全身关节疼痛,双手指变形,晨僵、屈伸活动不利,周身沉困,步行迟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投通络止痛方加味,7剂后各大、小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继续巩固治疗。动物实验也证明,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与安替比林相当,其水煎剂亦有镇痛作用。

3.温经散寒通血脉细辛归肝、肾经,为少阴之引经药,辛香气烈,善开结气,宣泄郁滞,疏通血脉,而“主血闭”,常以细辛配当归、桂枝、通草、赤芍(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雷诺氏症、周围血管病变、痛经、冠心病等。如治赵某,女,45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10年。诊见四肢发凉、青紫、皮肤花斑,经行腹痛,月经量少,多瘀块,舌淡稍紫,苔薄白,脉沉弦。投当归四逆汤加味10剂,以上诸症明显减轻,予以巩固治疗。现代药理证实,从细辛中分离出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能β兴奋剂样广泛的生理作用,因而能强心,扩张血管,松驰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从而达到提高新陈代谢的功能。

4.寒热并用治咳喘细辛有温肺化饮之功,故治疗各种寒性咳嗽、痰饮当属正治之法,然应用于热性咳嗽却极少,且《中药学》中已明确记载:“肺热咳嗽不宜用”,但将细辛与远志、贝母、天竺黄配伍,用于痰热咳嗽、气喘,屡用屡效。如治张某,女,60岁,不慎感冒,咳嗽咯痰,色黄难出,鼻干尿黄,大便干结,三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投化痰方加味,5剂后痰已清利,腑气畅通,减量巩固。现代动物药理试验亦证明,挥发油对气管有显著的松弛作用。醇浸剂对动物离体肺灌流量先短暂降低,后持续增加,可维持15~30分钟,与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相似,这一点正是细辛治疗“痰饮喘咳”的药理学基础。

至于细辛用量问题,前人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通过实践一般情况下用辽细辛在3g以下,而用毛细辛则应在5g以下。动物试验证明,细辛中所含的大量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继而呼吸渐渐减弱,反射消失,最终会死于呼吸麻痹。所以古人认为细辛有毒的说法亦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临床使用时应避免大剂量应用。

九、泡参田七丸应用经验

姚树锦先生在诸多学术活动中不断阐述自己防治疾病的学术观点:“扶正固本学说”。作为省、市、地、县及多家医院数十场演讲,该学说被多家刊物所登载,该学说中所提到的多种疾病均运用了泡参、田七药物,可见泡参、田七药物也属“扶正固本”的范畴。

泡参、田七这在中国中医界属常选药物,中国人民早已习以为常,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故“泡参田七丸”在马来西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信赖事属必然,作者对此将深信不疑。兹不揣冒昧,为了进一步将我国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而著此文以飨天下。

1.对泡参和田七的应用经验姚树锦先生从医40年,对参类药物作过一一实用,早年中国红参(野山参)不易得到且价值昂贵,因而很少应用,替代之党参(大野党)。同样西洋参(花旗参)即现在所说之泡参要进口。所以常常代之以太子参(孩儿参)。现在好了,红参、泡参中国大量引种成功,药效经试验含人参皂甙基本相同,医生用之也得心应手。

红参和泡参在临床上的区别在于红参劲大,补气回阳为主,兴奋作用大常用于衰竭病人,而泡参益气养阴为主,不燥不升火,适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病后调养,或常人进补比较平稳妥当。

田七以前也是贵重药物,往往应用于止血效果好,如云南白药主要成份是田七,之后用它的化瘀血作用以消肿止痛,如三七骨伤片等。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的推广医家已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根据作者的经验,田七具有化瘀而生新的功能,这对改善微循环和血虚病大有裨益,用田七少量来进补也极合适。

“泡参田七丸”用泡参的益气养阴、用田七的舒通经络而生新养血,这样益气化瘀高度统一既增强功能,又补养实质,其效力是非同凡响的,其进补是卓著的。由于中医讲“因地制宜”这在南洋是适合的,中国北方寒冷,故用“参三七”是红人参也是合适的。

2.泡参田七进补可保健1992年姚树锦先生应海鸥公司之邀,来马来西亚贵国进行学术交流,作了数场学术报告,和马国同道及病黎接触中发现了“药食同源”之风颇盛,尤其风靡当地的“骨肉茶”药食共煲,其营养可想而知。就如人们喜爱和信赖的“泡参田七丸”一样受到青睐,这说明是继承了中医药的宝贵传统经验而致。为何当地人对泡参田七之类药物情有独钟?仔细想来因天气炎热,工作辛苦,服用泡参田七,可养精蓄锐好在以后积极进取,做出一番事业来。

3.从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的启发到药用剂量每个中药方剂中都有主辅药物问题的存在,用药剂量是临床经验的结晶。泡参一味药,在中医上也称“独参汤”,用之恰当往往有“起死回生”之效。量足可调动人体的功能,功能强健了,自然会生出气血来,作为进补保健量不宜过大,在治疗疾病上泡参田七可按7∶3比例,在进补保健中8∶2是合适的,这样就达到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互补了。

4.泡参的补和田七的散符合中医升清降浊功能泡参的补,补的是人体的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强壮了,就能升清,散精、吸收营养。田七的散,散的是瘀血,瘀血一去便可滋生新血,所谓“化瘀生新”就是化掉清除也就是降浊,浊去后新生的血液就流畅于人体血脉。

人体内的不断升清降浊才能促进代谢功能,使之气血循环运行畅通无阻,于是维护了人体健康,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

5.用泡参田七治疗多种“现代病”取得成功用泡参田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扩管、强心、改善心功能,增加血流量。用于糖尿病可改善口渴症状(泡参的益气养阴)增强精神,减少夜尿次数,可改善糖代谢(田七的活血化瘀)及许多兼症。用于类风湿可舒通经络、消肿止痛作用明显。用于肝炎可缓解肝脾瘀肿疼痛。用于肾炎,可益气摄纳减少蛋白尿的丢失。用于鼻敏感症,可增强免疫功能及抵抗力,减少感冒次数,田七可扩张于血管,使之鼻窍通开,呼吸自如。总之,“现代病”内容较多,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可适用于多种病的防治。

6.泡参田七丸用于妇女病的防治因于气虚血亏的闭经或月经量少,以及经量过多而色淡者皆可用泡参益气摄血,田七活血止血。妇科慢性炎症而致带下日久致虚,可以泡参益气,田七通络促进炎症吸收。妊娠期间以泡参益气、以田七固胎。产后用泡参补虚,田七祛瘀血净恶露。泡参田七丸再佐少许药物可养容、除斑使气血充盈,面色红润,容光焕发,丽质生辉。

7.用于益气化瘀抗衰老在中国古代战国有一位名医叫扁鹊(秦越人),他为了治老年病,自称为“耳目痹医”用现代话说他专治老年人的耳聋、眼花,行走不便的病。

现代的老年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咳嗽哮喘,老人性痴呆(脑萎缩),前列腺病(尿失禁)等一系列退行性疾病。用泡参田七丸既能补老年气虚(功能衰退)又能活血通经络利关节,故当代医家的观点是益气化瘀抗衰老,诚哉斯言矣!

8.用于中年人的保健中年人在事业上如日中天,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均需负担照顾,按生理规律讲,身体该走下坡路了,所以中年人很辛苦,心情容易紧张,精神上往往有压力,为了防患于未然,要未病先防,有些毛病出现了也要防微杜渐,既病防变,换言之中年人付出量大,所以更应该进补。用“泡参田七丸”既弥补了气阳,也充养了血阴,这样阴平阳秘,气足血生,而致和平。

中国人的保健规律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们“太和医室”的先人们强调要补五脏而通六腑。这“没病”要相对看,一是不可能绝对“没病”,既就是暂时无病也要防病,所以进补保健是有益无损的。人们生活在自然界,和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要顺从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而“泡参田七丸”既能补春夏之阳,也能养秋冬之阴,应该说是首选。中医讲五脏主藏,藏精气而不泻也,实而不能满,没有任何人说:“我的五脏强壮的过头了”所以脏主补,“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也,满而不能实”,所以六腑以通为顺,六腑不能闭塞,腑主通。“泡参田七丸”正好适应了人体的生理规律,若用之只能强健,决无弊端。

姚树锦主任医师在其40年之医学生涯中,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本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理论指导实践,但从来未偏离气血阴阳学说。其所以推荐“泡参田七丸”决非为了推销此种药物,而泡参与田七正是这种气血阴阳学说下的重要药选。作者参与的多部著作和数十余篇论文的撰写,涉及到药用泡参、田七占了很大的份量。由于擅长疑难病诊治,所接诊的病例中除了中国内地各省外尚有来自港、澳、台地区、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者,对各种癌症、脑炎后遗症、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肾炎尿毒症、肝硬化、类风湿等无一不用泡参田七。感谢“泡参田七丸”的制药者,撷采精萃,福泽于芸芸众生。

十、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设想

关于中医药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设想及有效措施,姚树锦先生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中医药学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古代人在自然界为了生存而创造的;在古代哲学的思想影响下,由文字记录下来,经历了公元前后近10个世纪,才编写成为医学经典著作。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西方和世界医学的萌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中医药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又产生在世界文明古国,辉煌的古文化促使了科学技术的发达和进步,中医药学也由原始发展进化到相当地科学,故而成就了中医学的一定特色,而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深奥的理论知识,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财富,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中医药学的理论,博大精深,以人为核心,包括了天地、自然界、内容广泛,以科学的哲理思想为指导,这种学说流传至今而不衰,正说明了它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正如《内经》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以整体观念看待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由辨证论治指导临床医疗,在这方面,众所周知,攻克了不少疑难病症,这是在许多国家的同行是公认的。

中医学与之不同步形成理论用之于临床,药物资源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自于大自然的赐给,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用之安全可靠。为此,中国政府号召西医学习中医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西医师经过了系统地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学习后,医疗技术更有了提高,更加丰富了临床的治疗手段,中西医两种学术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近年来姚树锦先生和日本、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同行在交流学术经验,研究中医学术和讲授中医药学术中,发现对中医药学认识上存在一些从源到流的不少问题,有的忽视了中医药的系统理论,有的临床医疗非常局限,所以很有必要使中医学术走向世界,为更多同行同道所掌握,以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因中医药学某些研究课题受到各国同行专家学者的重视,如益气化瘀,抗衰老,卫、气、营、血、髓的辨证治疗白血病,笔者的“扶正固本”观点治疗各种疑难病,都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和机体抵抗力而效果卓著。

古代朴素的治疗方法,容易被各国患者所接受,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故乐于将中国医药学知识宝藏奉献给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人民健康的财富。

类似此类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范围的会议要在一定区域和范围经常召开,这就要请各位著名人士多倡导和联合提议,成立跨国性的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刊物和杂志,使各国同行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互通情报,互通信息,还建议成立跨国学术团体和组织,互请讲学和互请会诊,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上提倡合作共事,分担任务,统一完成有关共性内容的题目。

在中药剂型上、制作上、提炼上、工艺上,共同开发,合作研究,相互流通,不断交流,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争取使中医药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内容,为人类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附篇 传世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