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0657200000010

第10章 实践“脾胃学说”之要义

远在春秋时期,《内经》一书便提出了重视胃气的观点,汉时张仲景之《伤寒论》在实践中又创立了补中之建中汤、泻中之承气汤、温中之理中汤、清中之白虎汤。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宝库,也为后世的脾胃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宋元,我国科学技术显著的发达昌盛,活字板印刷术的出现使祖国医学也日渐繁荣景象,医学上也开展了学术争鸣,其中李东垣著《脾胃论》成为论述脾胃学说的专著,足为医界所推崇。到明朝张景岳又进一步发展为温补学说,之后清朝江南名医叶天士在温病学说的理论下创立了养胃阴学说,至此脾胃学说日臻完善,后人称赞不已。在教学中屡次讲到脾胃学说,在临床时每每遇到湿邪中阻的病例总是比较多的,舌诊中的滑腻苔,切脉中的滑脉、缓脉、濡脉,比比皆是。在思考病因概念时,“为什么”、“所以然”,这是西学中同志经常发问的问题。鉴于此,经过广泛涉猎,扩大眼界,追思遐想,终于悟出比较能说服人的道理。而今脾之病实多虚少者,看来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随着人民生活上的日益改善,饮食上的过味厚腻,比之于历代饥饱失节之脾虚当有天壤之别,由此足证脾病之湿成了常见病多发病的一个原因。

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特性,说明湿是脾之一大敌。因脾虚最能生湿,而湿盛也是最易困脾。临床上肝炎为常见病、多发病,肝炎之辨证论治,要抓住湿热,此湿热为湿与热结,或湿邪化热,但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易着,湿热胶结之湿难化、热难清,因而此病临床上难速愈,易迁延迟缓而颇费周折。若按辨证,简言之急性阳黄为热重于湿;慢性肝炎为湿热并重;早期硬变或腹水属阴黄为湿重于热。当然,后期病情错综复杂,有阳损及阴故有阴虚之转化。但按湿热分析:邪原于中焦,又阻滞于中,既影响了肝之疏泄,又影响了脾之运化,因此出现肝胃不和症状;由于阻滞气机不畅致升降失司,因而出现清浊不分征象。病久伤正久痛入络则又会出现气虚、血虚,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临床上经与西医化验对照,看出这类正虚患者往往导致血浆蛋白总量降低,相对地讲,邪盛也会造成湿热毒化而损害肝脏功能。

因此在治疗上必须把握根本,立足于扶正祛邪的同时,也要兼顾影响所及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疏肝活血、和胃消导而比较理想。在具体运用上本着标本缓急的原则,初期邪盛时以祛邪为主,给邪以出路;后期正虚时以扶正为本,助正气恢复。70年代,通过在西安市中心医院科研实践期间观察了20多例慢性迁延性肝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也在广州发表了。看来一味的祛邪而不顾正,是招致胃气一蹶不振之一大偏向。病至后期湿热伤阴时则另当别论。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说看来,正如张景岳所说:“水肿一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主在脾”。当理解其主既制约之意,即“土克水”的意思。因为脾为三焦之中,上下之通道,升降之枢纽,故健脾利水,对通上达下最为理想。如肾炎病变,一般属祖国医学之水肿,但前人有****阳水之分,西医有急性慢性之别,古人有“开鬼门、洁净腑”之治疗法则,本着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之原理,对于肾炎病人急性与慢性皆以健脾利水为主。急性由于风水相结,六气化火,故需兼以宣肺发表,清热凉血,经观察尿检出现管型红细胞、蛋白以及临床上之血压升高等,多因表解热清,邪去而得以恢复。至于慢性之水肿蔓延,蛋白之大量丢失,说明病久伤正阳气渐衰,水湿阴邪无阳以化,脾气无力以固摄使精微下泄,因而在治疗上,仍需兼以扶正温阳益气固涩。后期之反复外感和瘥后之劳复皆由于病后失养,正气未复仍须扶正图以巩固,这样气血阴阳的补充也能促进肾功能之早日恢复。根据以上认识,曾在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肾病科研实践中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冠心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属祖国医学胸痹范畴。当前全国多采用活血化瘀和宣痹通阳等法。其在分型中,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脉瘀阻、气滞血瘀、痰浊阻滞等皆属正不足为本,而邪实仅仅为标,因标实是由本虚所造成。为此我们的观点是:立足于扶正固本,确立了“扶正气,固根本,开化源,增动力,执中央,运四旁”的18字方针。扶正气,固根本,开化源,正确处理了本与标的关系,气血充足则自能通畅运行,突出的照顾到正气的恢复。至于邪实如气滞、血瘀、痹阻、痰浊等,也以增动力为先,动力增加犹如“气为血帅”“气行血行”之意,动力不足自不能帅血前进,动力充足气滞血瘀迎刃而解。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执中央以运四旁”即是从脾着手,通过强健脾胃,化源充足自能运化四旁,运化正常也可能杜绝痰浊其源,这样从总体上来说虚实皆可适用。因此健脾益气为主养血通脉相应,兼以宣痹通阳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等就较为理想了。当然也要选用国内报道所介绍降脂和扩管较好的中药。我们反对一味地祛邪攻破的做法,这个观点也是在多年的治疗中系统观察了大量病例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古人说“外感尊仲景”、“内伤学东垣”,足证言之有理,从脾胃着手对于外感有防患于未然之意,对于内伤有促进恢复加强功能的作用。所以“治其肝、心、肺、肾之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最切”含义深刻,就实际意义来说在临床常见病的防治上往往以脾胃为着眼点。因此“治病勿犯胃气”也成了众所遵从的法则。当然在着重于脾的同时养胃阴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治糖尿病、尿崩症时都是从阴着手,当然连及肺肾之阴。

总之,脾之与胃,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表一里,由经络连通,关系至为密切,在生理病理上既相反又相成。如脾喜燥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得阳始运,胃得阴自安,这种对立统一的规律构成了人体阴阳升降气化的正常功能,维持了健康。在病理情况下人体的生理平衡遭到了破坏,如脾气不升也乃清阳不升(脾不散精)发生营养障碍,即太阳不能行气于三阴,这样诸脏会造成虚失所养,甚而中气下陷(如内脏下垂),所以化源对人体至为重要。

同时,胃气下降,也可导致浊阴下降(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亦即阳明不能行气于三阳。而胃不能纳谷,也势必化源空乏。胃气不降还会引起肺气不降,胆气不降一系列逆证。这种顺逆之颠倒,扰乱了人体气机,由此百病丛生,足证前言不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