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语心得
10656800000046

第46章 述而篇第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③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①识:记住的意思。

②厌:满足。

③诲:教诲。

“心得”

孔子说:“把所见到、听到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地学习而不感到满足、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故事链接”

宋濂是我国明初的一代文宗,一生著作很多,曾担任朱元璋时太子的老师。

宋濂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家里有许多藏书,宋濂小时候很爱读书,他下定决心,要把家里的书全部读完。

他说到做到,坚持每三天看一本书,从不间断。就这样,宋濂花了六年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家里所有的书。

宋濂听说《史记》是部很好的史书,很想看看,可是家里却没有《史记》。后来他打听到浦江县城有位姓张的先生家里有《史记》,就急忙赶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向张先生借。张先生说书已被借走了,让他三个月后再来。

三个月后,宋濂又来到张先生家,没想到张先生却说:“对不起,朋友还没有把书还给我,你再等三个月吧。”

终于又过了三个月,这时已是寒冬季节,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宋濂这天早早儿起来,没顾上吃饭就向张先生家赶去。张先生见到宋濂又来了,不解地问:“我听说你是个神童,小小年纪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一定要看《史记》呢?”宋濂说:“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学的那点东西算不了什么,《史记》是一部好书,我想我一定可以从里面学到更多的知识。”

张先生被宋濂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感动了,马上把《史记》借给了他,并且说:“以后你想看什么书就来借。”

后来,宋濂仍不懈地努力,最终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