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为了大地的丰收
10654400000044

第44章 财政部长吴波厉行节俭

吴波从1941年开始,就在陕甘宁边区财政厅任秘书主任,建国后担任财政部办公厅主任、副部长、部长,40年来一直做财政工作,始终保持勤劳节俭的本色。

几十年来,他的职务几经提升,当了部长,但是他仍住在50年代初住的一个小四合院里,门窗的油漆斑斑剥落,颜色已由红变成灰白。屋里墙壁已经17年没有粉刷。唐山地震以后,住屋的墙壁多处出现裂缝,机关和房管所要给他修理,他执意不肯。说:“我是财政部长,管钱的,现在国家经济有困难,许多人居住条件都很差,我的房子能住就行了,应当先给别人修。”

吴老当了部长,行政处的同志准备给他配备新的沙发、大办公桌、电扇等家具。他知道后,就找行政处的同志说:“我家里的东西一切照旧,什么也不要给我。需要什么东西,我可以自己解决,你们要多关心下面的同志……”行政处的同志觉得吴老家的沙发实在太不像样了,提出要修理,换个沙发套,也被拒绝了。现在,吴老家里的沙发套还是他爱人邸力同志(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副教授)自己买布缝制的。

当了部长,照例可配备“红旗”轿车,可是吴老不讲这一套。他说:“车,只要能跑就行了。为什么职务一变,待遇也一定要变呢?”吴老用车一贯公私分明,从不坐公车逛公园,上百货商店。即使因公外出开会,如果路程比较短,他总是坚持步行,从不用车。他对家里人要求很严,从来不让家里人使用公家的车。有几次,邸力同志和吴波一起去八宝山参加追悼会,回来时,司机同志说:“邸力同志到电影学院上班,路比较远,我们绕一绕道,送一下吧!”吴老却笑着说:“不用了,她有月票,乘公共汽车很方便。”

三年困难时期,吴老把发给他的“供应卡”锁在柜子里,谁也不让动。秘书发现后,心疼地对吴老说:“你夜以继日地工作,年纪又大,应该注意一点营养,否则你身体吃不消。”可是,吴老毫不在意地说:“现在国家有困难,大家都有困难,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和大家同甘共苦,才不能脱离群众。”

1959年夏天,吴老到北京郊区卢沟桥公社一个大队参加劳动一个月,和社员过着完全一样的生活。社员都亲切地叫他“吴老头儿”,谁也不知道他担负的是什么职务。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