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碥石集(第四集)
10653100000005

第5章 时疫病毒腹泻

时疫病毒腹泻,古无记载,但余在临床时常遇此患要按内科泄泻辨证治疗,往往疗效不理想,而按温病辨证治疗,其收效较理想,故余命名称谓时疫病毒腹泻,其临床病象是多为急性发病,症见腹泻,水样粪便,或溏便,或粘液便,大便次数4~8次,甚者十余次,亦有部分恶心、呕吐,或腹胀、发热或肢体酸楚,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多濡数。由于时疫病毒分为湿热病毒、寒湿病毒、暑湿病毒、风寒病毒、风热病毒不同,感受人群亦异,故有成人感受为病,更有以侵犯儿童、婴幼儿为主,亦有学龄儿童受染者发病,病程一般来说,3~7日左右,流行季节多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亦有因暑湿病毒之余邪,得秋燥疫邪相混,或冬有寒疫病毒杀历之气,侵犯人体为患,所以有秋冬二季流行者。

病 因 病 机

本病发生主要是中焦元气虚,肌腠卫气不强,内外抗邪能力低下,所以外在六淫病毒或各类时疫病毒乘虚而侵袭人体,侵入途径有三。一是由皮毛而入,进犯肌腠,直入募原达入脾胃,之所以然者:脾与胃以膜相连,膜络相通所使;二是由口鼻而入,由鼻而入者,是经呼吸道借风气飞扬吸入由膜络而归宿于脾胃所致;三是由疫毒污染饮食,由口入胃及脾而生。其病机形成是因邪胜毒强正弱,疫毒直归募原,直害脾胃,引发中焦升降枢轴不得旋动,疫毒失约,下注入小肠,潜入脂膜,气机发生障碍,受盛器官出而不入,疫毒变浊,移邪于大肠,侵害脂膜,损其膜络及阑门分利水谷之功,大肠传导机能不利,小络绌急必见腹痛、腹泻之疾。

证治

神农本草经曰:“凡欲治病,先察其源,侯其病机。”即是说治疗本病,首先要从季节、气候变化入手,明了病因握取病机,察其虚实,求索表里,审其寒热,法寓其中,所以医者必须在治疗过程中,要明确见泻休止泻,有表先解表有积有滞先通里为先,表解、里通则治泄,慎用收涩之品,以免遗留腹痛腹泻之患,解表选用荆防败毒散,葛根芩连汤辨证用之(方不录),通里用解毒承气汤治之,表解、里和辨证遣方用药可治泻。

一、湿热证

症状:胸闷、口苦、渴而不欲饮,大便水样便,有粘液、腹痛有欲便感,舌淡红、苔白腻,脉多濡数。

治宜:清热渗湿,和胃导滞为法

方剂用参术治中汤治之(笔者方),药用苍术、苦参(酒炒)、车前子、前胡、茵陈、泽泻、马齿苋、莲子肉,黄柏、茯苓、厚朴,水煎送服紫金锭。恶心呕吐,加竹茹、清半夏、藿香、生姜之类治之。

二、暑湿证

症状:头痛头晕、面红、心烦、口渴、尿赤、大便溏水兼有、肠鸣腹痛、脘腹胀闷或恶心呕吐,舌红尖赤、苔多淡黄而腻,脉多沉缓而滑。

治宜:健中和胃,渗湿解毒为法。

方剂:用清暑解毒汤治之。(笔者方)

药用滑石、扁豆、甘草、翠衣、苍术、马齿苋、黄连、官桂、泽泻、荷梗,水煎送服紫金锭治之。

三、寒湿证

症状:腹中肠鸣即泻,便如暗褐色,溏便或恶心呕吐,畏寒,腹痛喜热,按之腹痛减,舌淡红,苔薄白,脉多沉迟。

治宜:温中化湿、建中和胃为法。

方剂:用温中逐湿汤治之。(笔者方)

药用白术、藿香、官桂、白蔻、泽泻、白芷、莲肉、炮姜、茯苓、羌活,水煎服,送服紫金锭治之。腹泻便溏不止者,加泽兰、诃子肉、莲子肉、谷芽之类治之。

附:解毒承气汤(寒温条辨)

僵蚕、蝉蜕、姜黄连、黄芩、栀子、大黄、姜存朴、枳实、芒硝,水煎服。

附:封脐法(卫生鸿宝)

母丁香一粒,木鳖一枚去壳,共研细面,加少许麝香研和,放入脐中,绊创膏贴之,泻止去之。

附:紫金锭,原名神仙解毒万病元,关于此药疗效可佳,但当前中医多认为此药只能外用,不能内服,实际此药内外皆可用,内服安全,请医者在急诊病人用之,能起夺命之效,今将寒温条辨对紫金锭临床运用录之如下,以正医者对此药误解。

玉枢丹一名紫金锭,专治暴中杂气病,昏晕欲倒,如霍乱吐泻,搅肠痧,青筋胀,心腹痛胀,诸般危证;并一切山岚瘴气,水土不服,解诸毒,疗诸疮,利开窍,通百病,奇效不可殚述。

山茨菰,洪山出者,洗去毛皮,焙,二两川文蛤一名五倍子,制净槌破,焙,二两,红芽大戟,去净骨,焙,一两五钱,千金子一名缋随子,用鲜者,去油,一两,朱砂有神气者,研束,三钱,明雄黄鲜红大块者,研末,三钱,麝香抹皮毛干者,研束,三钱。

右七味,称毕,合研匀于细石臼内,渐加糯米浓饮调和,燥湿得宜,杵千余,以光润为度,每锭重一钱。每服一锭,病重者连服二锭,取通利后,以温粥补之。

一治一切饮食药毒蛊毒,及自死牛、马、猪、羊等肉,菌中毒,并山岚瘴气,烟雾恶毒等证。昏乱猝倒,或生异形之状,悉用凉水磨服。

一治阴阳二毒,瘟疫痧胀,或狂言乱语,或胸腹肿痛,并喉痹咽肿,俱用薄荷汤待冷磨服。

一治痈疽发背,对口天泡,无名肿毒,蛀节红丝等疔,诸恶等疮,诸风瘾疹,久痔红肿及杨梅结毒,俱用无灰酒磨服。外用凉水磨涂,日夜数次,觉痒即消,溃烂者亦可少减。

一治男妇急病,疑邪奔走叫号,失心狂乱,羊儿猪癫等风,俱用石菖蒲煎汤磨服。

一治心胃病,及诸般气痛,及诸般血痛,并赤白痢,泄泻急痛,霍乱绞肠痧之类,俱用姜汤磨服。

一治中气、中风、中痰,口眼歪斜,牙关紧急,语言謇涩,筋脉挛缩,骨节风肿,遍身疼痛,行步艰难等证,用酒磨,顿热服之。

一治风犬毒蛇,涧溪诸虫伤人,及注偏身毒气入裹,命在旦夕,俱用酒磨服。外以水磨涂之,再服葱汤汗出愈。

一治年深日久,头胀头痛,偏正头风,及温病后毒气攻注脑门作胀者,俱用葱、酒磨服,仍磨涂太阳穴上。

一治小儿急惊风,五疳,五痢,黄疸,俱用薄荷汤磨,加蜜调服。

一治小儿遗毒,生下百日内及皮塌肉烂,谷道眼眶损者凉水磨服,并磨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