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28

第28章 我看师生同考

高考临近了,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又出新招,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时参加高考,引来教师及社会的热烈讨论。

网上调查显示:44.62%的教师坚决反对,24.62%无所谓。总结起来,原因大致如下: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怕考不过一般教师或年轻教师;②基础年级教师对高考心里没底,怕考不过同行;③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不太适应快节奏的考试,怕考不过学生。

怕考试实际上就是怕暴露自己的不足,我们要有自信心、自尊心,但不要有虚荣心!在教师队伍日益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名出色的教师。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何不潇洒地走进考场呢?

一、师生同考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保持对知识体系的熟练程度。

2.有利于教师增强解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利于教师接受新信息,把握试题的变化和发展,体会学生做题的感觉,在教学中体现针对性,恰当地做好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的考试指导工作。

4.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利用时间完善自我。尤其是对于不能胜任高三教学工作的基础年级教师,便于他们及早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合理变革教学方向、内容和方法,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矗

5.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科队伍。通过师生同考,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各学校的学科水平,为本地区学科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科组的战斗力提供了依据。

二、师生同考要慎重

教师与学生同考并不是件坏事情,关键是如何对待教师的考试成绩。如果单纯地用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并公开排名,甚至作为下岗的依据,则是件十分荒唐的事情。

我记得有个国家的游泳队获得比赛的冠军时,队员兴奋得把教练抛到了水里,教练直喊救命——原来教练根本不会游泳!所以,一个好的教练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运动员。同样,我们的教和学也是两回事,“考得好不等于教得好,考得不好也不等于教得不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高三的后期阶段,往往教师分数没优生的高,这是不争的事情,长年教高三的优秀教师参加高考不一定能得最高分。再说目前的理科综合卷,不少教师十几年、几十年没练过其他科的题,综合多点的试题确实有些把握不准。还有语文、政治等特殊学科,教师能保证考得非常出色?有一年,著名作家王蒙以及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心血来潮做高考语文试卷,对照参考答案竟然考了个不及格和勉强及格!我们能否认他们的国学功底吗?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为我们教师找借口,而是要看到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不一样,教师与学生的特点不一样,教师与教师的情况不一样,要全盘考虑,而不能以分数作为对全体教师“生杀予夺”的标准。